于鳳琴、劉小龍
神秘的泰加林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的北方大陸,從苔原南界的樹木線,一直向南延伸大約1000公里,是一條環(huán)狀的森林帶,這就是泰加林。
在北緯52度的內蒙古東北部,是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是中國的最北部,大興安嶺在這里綿延起伏,我國泰加林的中心就盤踞在這里。泰加林也叫寒溫帶針葉林,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落葉松組成的地帶性森。這兒是興安落葉松的故鄉(xiāng),一株株落葉松,如哨兵般整齊列隊,守候著北國這片純潔而又靜謐的天空。
泰加林
泰加林的冬季漫長而寒冷,從10月末到次年的5月初,都是冬季。隆冬季節(jié),北風呼嘯,零下40多度的氣溫好像要把一切生命都凝固起來。然而,生命是頑強的,雪地上這些新鮮的足跡,告訴我們這里依然充滿生機。
通過預先布置的紅外觸發(fā)相機,我們看到:駝鹿從容地游蕩在林中,啃食著樹枝;紫貂在雪地上輕輕漫步,尋找著屬于它的食物;猞猁則不舍地追逐著獵物,在它的前邊,剛剛有一只毫不知情的原麝走過;烏林鸮貌似無所事事地停歇在樹上,原來,它是等待著雪地上林鼠的出現(xiàn);渡鴉和北噪鴉悠閑地在路邊覓食,垃圾,成了它們過冬的保障;朱頂雀無疑是一個十分頑強的物種,它不停地在雪地上忙碌,只有填飽了肚子,才能熬過下一個漫漫寒夜。
春、夏、秋三季都擠在了6~9月。說是三季,其實只能算是一個暖季——當人們稍稍感覺到春日的暖陽時,夏季就翩然而至;秋天的色彩剛剛掠過樹梢,雪花卻已經漫天飛舞了。這,就是泰加林!
生命的綻放期雖說有些短暫,但從來不缺少燦爛與生動。普通秋沙鴨和鵲鴨在河流里嬉戲,鵲鴨是塔里亞河中的優(yōu)勢種,母鴨帶著小鴨悠閑地劃著水波;普通鵟在林子上空翱翔,搜索著下的獵物;紅喉歌鴝在枝頭一展歌喉,似乎在贊美這春日里陽光的明媚。各種野花也在這個季節(jié)競相開放,桔梗、芍藥、野玫瑰、紫斑風鈴草、萱草、金銀花、百合、柳葉秀線菊、獨活、鳳毛菊,誰都不甘示弱。
紛飛的蝴蝶是舞動的花瓣,羽化后的蝶類,壽命一般只有十多天,它要在這極其有限的生命歷程中,盡情地展示著固有的多情與燦爛,花朵間各種昆蟲,也都不失時機地為自己的生計與責任而忙碌著。
枝頭上的黑嘴松雞
落葉松是泰加林的主體,它們構成了森林的主色調。初春顯現(xiàn)的是嫩綠;夏季轉為醉人的濃綠;短暫的秋季就是這迷人的金黃;而漫長的冬季當然就是枯黃色了,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莊嚴肅穆。
大興安嶺的低緩地帶是白樺林,它是泰加林消失后的替代者。白樺是多種動物的食物——枝條是駝鹿和狍子的主食;花絮和芽又是黑嘴松雞和花尾榛雞喜歡的食物;就連小小的銀喉長尾山雀也對它的芽苞情有獨鐘。
雌雞
塔里亞河是汗馬唯一的河流,它簇擁著泰加林的地表水,蜿蜒而下。河的兩岸生長著許多有著紅色枝條的高大樹木,這是色彩鮮明的紅毛柳;陽光里,微風下,無數抖動的枝條,傳遞著春的信息。黑啄木鳥常常選擇在老樹上筑巢,以堅硬的喙,敲擊著樹木,發(fā)出“篤篤篤”的響聲。
嚴寒的冬季,山崗上的綠色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哦,這是偃松!在泰加林帶里,它匍匐于冰雪,透視著生命的不屈與堅強。偃松是無私的奉獻者,它為多種鳥兒提供了越冬的食物,偃松籽是白翅交嘴雀、錫嘴雀、松雀冬季的主要食糧,松鼠能在這嚴寒時刻飽餐一頓偃松籽,當然是最愜意的事了。
泰加林上的黑嘴松雞
泰加林的垂直結構簡單,整齊的樹干層下只有幾種灌木,數量最多的是杜香,它是常綠的。摘一片葉兒,在指間揉一揉,再送到鼻下,嗅到的總是持久的幽香;矮于杜香的是越桔,也是常綠的;秋季矮枝上密集的漿果透著誘人的紅色,吃起來酸甜酸甜的,也是許多鳥兒最愛的食物。
越桔下就是鋪遍泰加林的“地毯”,這是由苔蘚和地衣構成的,它像是厚厚的海綿,吸收著來自各個地方的水分;而后,水又從這“地毯”中慢慢滲出,最后匯集成塔里亞河。有了這厚厚的“地毯”,夏季即便是多日無雨,林中也能保持濕潤;連續(xù)幾日的大雨滂沱,塔利亞河也不會洪水泛濫。這“地毯”里還有麝的主要食物——地衣,據說,人工飼養(yǎng)下的麝就是因為缺少了這種食物,不能繁育。
在泰加林,土壤下普遍有永凍層,致使土壤的滲透性差;再加上排水不暢,在平緩的或溝谷地就形成了森林濕地。森林濕地對調節(jié)泰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小氣候至關重要。汗馬泰加林濕地的中心是牛耳湖,在塔里亞河的源頭地帶,牛耳湖是最大的湖泊,它不僅是多種水鳥理想的棲息場所,也為許多獸類提供了生命之源。具有神話色彩的塔里亞河,不僅養(yǎng)育了眾多的野生動物,還孕育了驍勇善戰(zhàn)的鄂溫克和鄂倫春兩個民族,牛耳湖,則是這兩個民族的發(fā)祥地。
泰加林中最美的情郎
4月初的汗馬,地面的積雪一點融化的跡象都沒有,泰加林依然寒冷寧靜。凌晨3點,晨昏中,幾聲“噼啪”的“梆聲”在林中響起,打破了泰加林的沉寂,是誰在敲梆?又是為何而敲梆?我們循著“梆聲”去探個究竟。
一只大鳥從遠處落葉松的樹冠上飛離,林中又響起“梆聲”,再去找尋,還是那只大鳥……它叫了起來,這叫聲不就是剛剛的“敲梆”聲嗎?原來就是這只大鳥——黑嘴松雞,當地人也叫它“梆雞”!
黑嘴松雞雄雞體重一般在3千克左右,眼睛旁邊條狀的紅斑,是雄雞的明顯特征,在繁殖期尤其鮮艷;通體是黑色的,頸部閃爍著金屬光澤,翅膀和尾羽點綴著白色的斑塊。雌的個頭雖說小了一圈,也有2千克重。在泰加林中度過了漫長而嚴酷的冬季,雄雞就開始發(fā)情了,這“梆聲”就是求偶者的呼喚。“敲梆”的地方就是黑嘴松雞的求偶場,當地人稱之為“梆雞場”。林下地面的積雪還很深,先到的雄雞就在落葉松樹冠的頂尖,輕盈地展示著舞姿。這種展示,對雌性是一種炫耀和吸引,對其他雄雞則是警告:這里是我的領地!別人不可進入!不過,警告歸警告,每只雄雞還是以同樣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對手,因為挑戰(zhàn)者還是會如期而至。
它們先在相距不遠的樹尖上小試鋒芒;如果互不退讓,就降落到雪地上一爭高下。黑嘴松雞在雪地上行走還很吃力,互不服氣的兩只雄雞,仍然在雪地上起勁地起舞,大聲地“敲梆”!
求偶中的雄雞
4月中旬了,桃花水開始在冰面上蔓延,泰加林春天的序幕就在這“梆聲”中拉開了!然而,雌雞還沒有做好接受戀愛的準備,對雄雞迫不及待的“殷勤”仍然躲避著。即便如此,雄雞們依舊拿出最強勁的舞姿,來感染那些等待者。
梆雞場上的雄雞是不知疲倦的,凌晨3點就開始跳舞鳴叫,一直持續(xù)到上午8點。陽光透過林冠,鋪展在雪地上,雞場的“梆聲”終于稀落下來。桃花水裹挾著的春訊讓積雪迅速消融,春天的腳步加快了,春姑娘手里像是拿了把翡翠梭子,山野、河岸綠了起來。
這綠色,催促著雌雞體內的荷爾蒙快速高漲,它們開始接受求愛,于是,雄雞跳起舞來也更加起勁兒了。地面的積雪完全融化了,泰加林的“地毯”顯露出來;塔利亞河的桃花汛勾起了沉睡半年的老冰排,它們相互拍打著、推搡著、嬉鬧著,順水而下,求偶場上黑嘴松雞的“舞蹈大賽”也隨之進入高潮。
“梆雞場”上的雄雞全都降落到“地毯”上,短兵相接,互不示弱,比試著舞姿,展示著歌喉,誰也不服誰,直到有的雄雞體力不支,才沮喪退出。退出的雄雞在這個繁殖季,便不會再登場。
來到梆雞場的雌雞逐漸多了起來,雌性們關注著每只表演的雄雞,希望從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經過幾個月的苦苦追求和等待,已有雄雞終于贏得了雌雞的“芳心”,它們提前幽會去了。
這是一只特別強健的雄雞,同時“征服”了3只雌雞,它時刻看守著剛剛得到的妻妾,絕不許別人越雷池半步。不論在哪一個物種當中,愛情從來都是排他和自私的。在這一點上,人和動物的屬性是相同的。
當兩只雄雞的爭偶達到了白熱化,平日的紳士風度也喪失殆盡了,它們開始用身體開始沖撞,翅、喙、爪都成為進攻的利器,“刀對刀”“槍對槍”,不退縮,不避讓,相互警示著、威懾著……“梆雞場”瞬間演變成粗野、兇殘、血腥的角斗場。
登上“梆雞場”的每一只雄雞,此時都成為了王者的化身,它們以同一種方式向對方宣戰(zhàn):這是我的求偶場!王者的競爭保證了最優(yōu)秀的基因代代相傳,同時也把最為美好、最富浪漫情懷的求偶場演繹成了最為殘酷、最具血腥的角斗場!
經過又一番昏天地黑的廝殺,最終獲得了配偶的雄雞,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飛上泰加林的最高點,一邊啄食落葉松的嫩枝,一邊俯視著林下,以勝利者的驕傲向世人宣告:這泰加林中,只有我才是最美的情郎!
上圖 孵化中的雌雞下圖 地衣是黑嘴松雞冬季的食物之一
落葉松吐出了新綠,喧鬧了近兩個月的“梆雞場”漸漸平靜下來。未獲配偶的少數雄雞還在堅持著。但已經沒有雌雞光顧了,它們錯失了這個繁殖季。零星傳來的“梆聲”或許表達著它們的執(zhí)著與不甘心,但時光是不會為它們倒轉的,它們只好在遺憾中慢慢離去。
參賽的雄雞每年是在變化的,但“舞臺”卻是固定的,即便是生境變遷,或遭遇天災人禍,黑嘴松雞們仍然會準時光顧,尋找自己心愛的伴侶。
經歷了一個繁殖季,雄雞的體能也似乎被耗盡,是時候該好好歇歇了。離開梆雞場之后,雄雞就只顧自己休息和覓食,不再關心曾經的妻妾。最自私的丈夫、最不負責的父親也莫過于此吧。然而,這卻是自然的法則,一個物種一旦選擇了某種繁殖策略,它就會固定在這個物種的基因中,而以后的繁育就全部由雌雞來承擔了。
泰加林的地面還沒現(xiàn)出綠色,雌雞就開始孵卵了。巢一般安置在陽坡,隱蔽的枯枝堆、倒木下或樹根旁。巢是簡陋的,只是就地扒個淺坑,鋪上些枯枝、樹葉、草莖和羽毛。
若不仔細分辨恐怕在視野中是找不到雌雞的,它是一個偽裝大師,隱蔽起來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只為一心一意地孵卵。這窩卵肯定是出自同一個母親的,但卻未必屬于同一個父親。同一窩雛鳥同母異父也是黑嘴松雞的繁殖策略,它能保證松雞種群的基因多樣性,有利于種群的繁榮和延續(xù)。
孵卵是辛苦的,更伴有危險。除了離巢覓食,孵卵期的雌雞每天20多個小時都在巢上,不定時的幾次離巢,也都是悄悄地進行,每次也只有十幾分鐘。雌雞非常戀巢,遇到驚擾,不到十分危急,絕不離巢。有時,研究人員為卵的情況不得不輕輕托起雌雞,又迅速放回,雌雞好像很不滿意被打擾,似乎又能感知人的善意,只是眨幾下眼,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似的,照舊孵卵。它們是最辛苦、最負責任的母親。如此的戀巢,要是遇到捕食者,雌雞就有性
命之憂了。
有時候雌雞不知什么原因,離巢的時間太長了,被垂涎已久的紫貂乘虛而入,頃刻間一窩卵便被饕餮而盡。歸來的雌雞看到曾經充滿活力的卵,只剩下一堆破碎的蛋殼,茫然不知所措,在巢邊焦急徘徊。幾日后才傷心離去,這個繁殖季,它們先前的一切努力都付之
東流了。
23~25天后,新的生命誕生。剛出殼的雛雞毛絨絨的,像一個個的小絨球。不久,雛雞就跟在母親身后離巢覓食了。6~7月是泰加林的黃金季節(jié),陽光充足,氣溫適宜,植被茂盛。黑嘴松雞的食物也是最豐富的,黑螞蟻、步甲等昆蟲;草穗和漿果,都是雛雞喜歡的美味,它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身體也迅速發(fā)育。雛雞像吃了催長劑似的,半個月就長到拳頭大,并可以短距離飛行了,遇到驚擾還能飛到樹上避險。在2個月時,就能分辨出雛雞的雌雄了,而3個月大的雛雞已經接近成體了。
已是深秋,幾個家族聚集在一起,它們要在泰加林里度過漫長而嚴酷的冬季。下雪了,北風呼嘯,大地一片潔白,樹木光禿禿地挺著凍僵了的枯黃枝椏。這時的黑嘴松雞只能成為完全素食者。夜晚,它們將軀體在埋藏在厚厚的雪被中,抵御寒冷;只有喙尖露出雪被,保證呼吸的暢通。由于緯度高、冬季日照時間短,黑嘴松雞每天要在雪下熬過近14個小時的長夜。
沉睡在雪被下的黑嘴松雞,最容易受到紫貂、赤狐等天敵的襲擊。黑嘴松雞處于食物鏈的底端,許多個體捱不過冬季,就成了多種捕食者的美餐,正是黑嘴松雞的血的代價,維持了天敵的生命,才保證了泰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持續(xù)和穩(wěn)定。
黑嘴松雞僅在夏季吃少許昆蟲,其他季節(jié)幾乎全部是以樺樹的花絮、芽苞、嫩枝為食,經它們“修剪”的樺樹長得又快、又高。除樺樹外,4~5月,黑嘴松雞還轉食大量的落葉松嫩枝,大堆的糞便中,全是未消化的落葉松木屑,因此,黑嘴松雞既是泰加林的“辛勤園丁”,又是主要施肥者,由此泰加林長得更加挺拔、整齊,松籽兒也更多、更飽滿。
夏季,無論是黑嘴松雞的成鳥還是幼鳥,都喜歡吃越桔的漿果,那些不能消化的種子就隨糞便排出,黑嘴松雞又成為越桔種子的傳播者。目前,人們對黑嘴松雞的認識還不完全,但可以肯定它是泰加林的一個關鍵物種!一旦失去,難以預料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作為泰加林中的珍禽,目前黑嘴松雞僅斑塊狀地分布在我國北部,總數不過5000只,是我國的I級重點保護動物。
歷史上,保存完好的原始泰加林曾經向南延伸到北緯50度的地方,在大、小興安嶺都有黑嘴松雞的分布。這些泰加林中的大鳥甚至沿著森林帶遷移到河北省境內。只是近幾十年,小興安嶺以南、大興安嶺及阿爾山地區(qū)的黑嘴松雞種群已瀕臨滅絕,在河北就更難見到黑嘴松雞的影子了。
殘存的黑嘴松雞種群以黑龍江的呼中和內蒙古的汗馬為中心分布著,近些年,種群的數量也迅速下降。如何拯救這一瀕危物種,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課題。
泰加林的前世今生
鄂溫克人是泰加林的原住居民,當我們去了解他們眼中的黑嘴松雞時,巧遇中國冰雪畫的創(chuàng)始人——于志學先生。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于老先生曾在大興安嶺體驗生活,這次他要拜訪的是老朋友,鄂溫克人的老酋長——瑪麗亞索。
于先生說那時的黑嘴松雞數量很多,泰加林的整個春天幾乎隨處都能聽到它們的“梆聲”。鄂溫克人放養(yǎng)馴鹿,過去也曾從事狩獵,有人認為黑嘴松雞的減少與鄂溫克人過去的狩獵有關。鄂溫克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有自己的說法。
于志學說:“鄂溫克人只打夠他們吃的,沒有商業(yè)行為!瑪麗亞索的大侄女也告訴我們
說:“我們不打母的和小的!”
大興安嶺大面積的開發(fā)始于上世紀60~70年代,開路、建林場、采伐。人多了,林子少了,野生動物也少了?,旣悂喫鞔笾杜f:“過去我們上林子里放鹿,只能聽到各種鳥叫,聽不清遠處鹿的鈴聲;現(xiàn)在,聽不到鳥叫了,離老遠就能聽到鹿鈴聲。”90年代初,政府收繳了鄂溫克人手里的獵槍,并劃定了放鹿區(qū),鄂溫克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改變了。由游牧到定居,并且不再狩獵。談起往事,瑪麗亞索唱起了憂傷的鄂溫克民歌,她說她懷念過去的日子,游牧的時光。
飄雪了,年近90歲的瑪麗亞索還能到門外搬柴,干力所能及的家務。下雪天,她沒忘記在撮羅子邊兒的小落葉松上掛一塊肉皮,給冬季小鳥們留下可以救命的美味。很快,褐頭山雀和普通?就來到樹上,叨食著這在雪花中迎風飄蕩的肉皮。
2013年,北京林業(yè)大學的鳥類學家郭玉民先生來到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隨后,一批愛鳥人和野生動物保護者,陸續(xù)來到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他們對這里的泰加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及珍禽異獸做了全面調查,并研究這里的生態(tài)演替,關注黑嘴松雞的命運。保護黑嘴松雞,保護泰加林生境,已成為保護者們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