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羽
漂浮在大漠上空的熱氣球。
在米娜宮酒店的迷人夜色中遠眺金字塔。棕櫚樹掩映下的胡夫大金字塔。矗立在哈佛拉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
埃及正午的太陽極其熾烈,舉世聞名的吉薩金字塔矗立在沙漠中,幾片小云朵不時飄過。作為攝影人,此時我腦子里最強烈的念頭,是如何能在這個著名景點找到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拍出一張有新意的照片。
我頂著烈日,在獅身人面像周圍來來回回走了數(shù)百米,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合適的機位,以金字塔作為后景,襯托著端端正正的獅身人面像,前后的色調(diào)十分一致,加上正午的頭頂光使得陰影毫不偏斜,于是果斷按下快門,一張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的合影誕生了。
當晚,我們?nèi)胱【o鄰吉薩金字塔景區(qū)的“米娜宮”酒店。米娜宮是1869年埃及總督伊斯邁爾建造的行宮,1887年被改造為一家奢華酒店。金碧輝煌的大廳里、優(yōu)雅華貴的走廊里、極盡奢華的房間里,到處懸掛著歷史老照片,記錄著那些曾在此下榻的名人,包括歷任英國首相、美國總統(tǒng)、中東各國君主、電影明星等。這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著名的開羅會議的會址,在丘吉爾住過的那個套間里,辦公桌后面的墻上懸掛著“二戰(zhàn)三巨頭”的照片,這里是觀賞金字塔的最佳位置,同時也為攝影人提供了新的視角。
我在酒店來回穿梭,尋找著拍攝金字塔的理想機位。我攀上一座配樓的消防梯,支好三腳架,想從高處俯瞰酒店夜景,卻意外地在取景器中看到了蒙蒙夜色中兩座金字塔的身影,這令我興奮不已,趕緊提高感光度,開大光圈,用漸變鏡壓低酒店花園的前景,用慢門拍下了這珍貴的畫面。從消防梯下來,走進緊鄰景區(qū)的棕櫚樹林,又看見金字塔巨大的身影,于是有了“棕櫚樹下的金字塔”。第二天早上,我又在酒店花園的水池邊拍下了金字塔和它的水中倒影。這一組片子,算是圓了我“從另一角度尋找金字塔”的夢想。
卡納克神廟外景。作為古埃及最大神廟,這里是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全長6740公里。我們乘坐豪華郵輪泛舟尼羅河,從埃及最南部的城市阿斯旺出發(fā),最終抵達中部城市盧克索,航程約300公里。
尼羅河兩岸最為惹眼的是眾多的古埃及神廟,大都建造于4000年前,壯觀,華麗,展現(xiàn)了當時最高的建筑水平和藝術(shù)造詣。這些巨大的建筑群集中出現(xiàn)在尼羅河兩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河邊狹窄的綠洲大多是人們的生活區(qū),此外,尼羅河也成為運輸神廟建筑材料的便捷通道。
郵輪在尼羅河上游順流而下,黃昏時,孔翁坡神廟宏偉的身影出現(xiàn)在岸邊,夕陽映照著高大的廊柱,投下碩大的陰影。下船走近神廟時,一輪明月已經(jīng)掛在了它的門廊下。
134根26米高的石灰?guī)r組成的石柱方陣靜靜地立在卡納克神廟院內(nèi)。
第二天一早,郵輪停靠在一個小鎮(zhèn)的碼頭上,一條小街順河展開,清晨的陽光將船身的影子投射在街上。身材高大的努比亞馭手和他們?nèi)A麗的馬車順著街道一字排開,郵輪上的客人三三兩兩乘上馬車,穿過小鎮(zhèn),前往艾德福神廟。艾德福是埃及迄今保存最為完好的神廟,當初考古學家從積沙中發(fā)現(xiàn)和挖掘了它,經(jīng)過埃及政府上百年的保護、修葺,廟門、廟墻、殿宇、雕塑都相對完整。
最難忘的神廟之旅是在盧克索。這里曾是古埃及的著名都城——底比斯,公元前1570年左右,底比斯人趕走西克索人,以底比斯為中心重新統(tǒng)一了埃及,建造了眾多宏偉的王陵和神廟,是探訪古埃及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其中,卡納克神廟是埃及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神廟,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宗教遺址,廊柱群、庭院、方尖碑、神道等神廟的代表性建筑在這里都能看到。
盧克索神廟與卡納克神廟毗鄰,規(guī)模雖不及卡納克,但在它斑駁的石墻上有三層不同時期的彩繪,這些精美的繪畫告訴后人,這里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古代埃及宗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三個時期,這些宗教都利用同樣的場所宣教,這也說明埃及在歷史上是個開放、融合的國度。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坐落在距離尼羅河岸不遠的沙漠中,背靠陡峻的峭壁,氣度不凡,似乎在向后人展示這位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博大的胸懷。
眾多的金字塔、神廟、王陵,代表著古埃及璀璨的文明,它們也是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為人類歷史豎起的一座豐碑。
數(shù)艘手劃小船向郵輪靠攏,用繩索把船固定在郵輪上,小船上的努比亞人開始向郵輪上的游客推銷,他們把紡織品打開展示,然后打成小團高高拋向甲板,游客如果對商品滿意,再談價錢,談妥后小船上會再拋來第二件商品,游客則把美元夾在其中拋回小船。這項生意并不容易做,郵輪在前面行駛,小船要在后面拼命追趕,有時游客回拋錢物時失了準頭,東西掉入激流中被卷走,奮力追趕無果,小船上的人不停用手拍打腦門,懊惱之情溢于言表,被河水卷走的也許就是他唯一的生活來源。
郵輪在阿斯旺靠岸,我和朋友下了船,想到集市走走。這里是努比亞人的聚居地,他們身材修長,有著赭紅色的皮膚,男人通常身著白色拖地長袍。
小船上的努比亞人向郵輪甲板上的游人兜售紡織品。與游客講價的商販,臉上充滿了成交的希冀。
沿河的街道寬闊整潔,商店櫥窗內(nèi)陳列的商品琳瑯滿目。沒走兩步,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家經(jīng)營中國運動品牌的店鋪。埃及的日用品大量來自中國,不少旅游紀念品,圖案是埃及的,產(chǎn)地卻是浙江義烏??吹街袊慰蛽屬徏o念品時,我們的埃及導游阿杜說:“大量商品乘集裝箱從中國運來埃及,而大量中國游客又帶著這些商品乘飛機運回中國?!痹诎<暗氖?,阿杜一直陪伴著我們。他三十多歲,長得高高大大,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導游工作,中文說得十分流利,北京方言和近兩年中國網(wǎng)絡上流行的段子都熟得很。因為精明能干、腿腳勤快、嘴皮子利落,阿杜深得游客歡心,在他身上,我也看到了埃及人的勤勞、質(zhì)樸和賢德。
路過一家為汽車補胎的鋪子,里面的三個師傅熱情地招呼我們。他們說的是努比亞語,我們聽不懂,但是他們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很容易看懂:他們是想請我們喝茶。透明的小玻璃杯中盛了古銅色的茶水,發(fā)散著紅茶的沉香。
郵輪繼續(xù)在湛藍的河水中靜靜航行,因是順流,感覺十分輕盈,偶爾有水鳥從船舷邊飛過。我坐在船頂?shù)募装迳咸魍?,沿岸的沙山上長著成片的棕櫚樹,像是兩行衛(wèi)士,護衛(wèi)著尼羅河不受沙漠侵擾。棕櫚樹的后面不時有村莊出現(xiàn),能看到在河邊洗滌、垂釣的村民和嬉戲的孩子。蜿蜒的尼羅河在蒼涼荒蕪沙漠中靜靜地流淌,造就了一片溫潤舒適的土地,也成就了埃及的另類格調(diào)——沉重之外的舒淡,滄桑之外的閑適。
夜色還濃,星光閃爍,我們在尼羅河西岸坐上一輛中巴,駛向一個熱氣球營地,準備從空中俯瞰盧克索。
營地已經(jīng)聚集了上百人,工作人員圍在幾輛卡車前忙碌,反復向游客交代注意事項。熱氣球陸續(xù)點起了火,明亮的火光照亮了黎明前的天空。我們一組16個人上了一個吊籃,熱氣球緩緩升起,操作員不時用巨大的噴火槍向熱氣球的內(nèi)壁噴出熱流,熱氣球迅速向上爬升,腳下的房舍越來越小,不遠處可見一條蜿蜒的白練,那就是尼羅河。
神廟廊柱下兜售明信片的老人。艾德福神廟殘破的廟墻。4000年前的雕梁畫棟如今風采依舊。精美的浮雕,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紙莎草畫展示了古埃及人高超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
東方地平線露出一抹微光,熱氣球上的乘客們用不同語言歡呼著,準備迎接日出。我還是第一次在數(shù)百米的高空看日出,火紅的太陽瞬間跳出地平線,給沙漠披上了紅妝,雄渾壯美。盧克索號稱“世界露天博物館”,有上百個神廟的殘跡散落在沙漠中,成片的神廟遺址在朝陽的映射下露出真容,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王陵靜靜地嵌在陡峻的山腳下,在清晨的光線中顯出一種青藍的色調(diào)。
乘熱氣球俯瞰,從另類角度觀看這個古文明沉淀之地,更加感受到埃及文明的博大和恢弘。
埃及是一個崇拜太陽的國度,太陽作為神靈被供奉在各個神廟,在無數(shù)的壁畫和雕塑中都有現(xiàn)身。根據(jù)氣象統(tǒng)計,埃及每年有超過200天是晴天,日出和日落成為最容易捕捉的拍攝對象。每天都有太陽的陪伴,這次埃及之行真可謂是“光明之旅”。
飛機抵達開羅時,迎接我們的就是晨輝。參觀過埃及博物館,走上尼羅河邊的大橋,恰好看到日落,河水緩緩流淌,帆船上高高的桅桿好似鍍了一層金箔。前往大漠深處300公里參觀阿布辛貝神廟,一輪紅日照亮整個沙漠,攝人心魄。在郵輪上小憩,身披晚霞,夕陽刺穿云層,灑下萬縷金光。漫步吉薩高地,陽光下的金字塔愈發(fā)宏偉壯麗;徜徉在神廟的廊柱下,一縷高光照射在墻面的浮雕上,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更迭。最震撼的是紅海之濱輝煌的日出。我們早早在沙灘上支好了長槍短炮,天色漸漸發(fā)亮,一個耀眼的光斑輕輕躍出海面,慢慢變成一道亮線、小半圓、半圓,最終變成一個在海面躍動的大圓盤,海面被映得金光四射,相機快門的咔嚓聲響成了一片。
在去往機場的路上看到一幅廣告,導游告訴我,上面的阿拉伯文寫的是:“埃及——光明的國度”。
吉薩高地上共有六座金字塔。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法老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據(jù)說是10萬人用了20年時間才得以建成。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xiàn)高136.5米。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法老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和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法老,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在第三座金字塔旁邊還有三座一樣大的小金字塔,據(jù)說是門卡烏拉的三位妻子的陵墓。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法老,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高。除獅爪外,整個雕像全部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由于石質(zhì)疏松,且經(jīng)歷了四千多年歲月,風化嚴重。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埃及歷史上唯一的女法老,她所建造的神廟被稱為女王神廟,共分三層,大量雕塑和壁畫記錄了埃及的那一段歷史。遺憾的是,圖特摩斯三世將帶有女王形象的東西全部鏟毀,使其藝術(shù)價值大為降低。
約有2300年歷史,是埃及目前保存的最完好的神廟,規(guī)模僅次于卡納克神廟。塔門高36米,入口處兩側(cè)置有以黑色花崗巖雕成的荷魯斯鷹像。圣殿后的圣所放有荷魯斯圣船的復制品。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宗教遺址,規(guī)模宏大,錯綜復雜,占地約40公頃,歷史長達13個世紀??梢杂^賞到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廊柱、庭院、大塔和方尖碑。 神廟共有10座塔門、3座雄偉的大神殿,20余座小神殿,全部用巨石修建,是法老們獻給太陽神的廟宇建筑,規(guī)模龐大,氣勢宏偉。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雕像是卡爾納克神廟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公元前150年由托勒密六世興建,一條中軸線把它分成互相對稱的兩部分,神廟同時祭奉著鱷魚神索貝克和鷹神荷魯斯,所以又稱“雙神廟”,神有兩位,入口的門有兩座,圣殿也有兩座,緊緊連在一起。神廟始建于希臘時代,羅馬時代加建了不少柱子,雖然遭到古代基督徒的破壞,本身也有不少傾塌,但建筑宏偉、壁畫精致,不難想象當初的盛況。神殿的浮雕記錄了從古埃及到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明,浮雕的內(nèi)容,如醫(yī)學、算術(shù)學、神與宗教、建筑、彩繪等,堪稱一絕。
位于尼羅河岸邊,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位法老為祭奉太陽神阿蒙神以及阿蒙神的妻子穆特、兒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經(jīng)拉美西斯二世擴建,形成了現(xiàn)今保存下來的規(guī)模。神廟長262米,寬56米,由塔門、庭院、多柱廳和神殿構(gòu)成。神廟里面建有庭院、神柱以及神奇的柱廊。矗立在庭院里的獨特而巨大的草花樹狀圓柱舉世聞名,頂端雕刻有精美的花形圖案。沿著道路走下去,會看到很多石碑,歷經(jīng)幾千年,還能看清上面雕刻有古埃及的圖畫和象形文字,甚至還能看到上面覆蓋著古羅馬時代的粉飾灰泥?;◢弾r墻壁上刻有講述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之間戰(zhàn)役的古埃及文字。
公元前150年由托勒密六世興建,一條中軸線把它分成互相對稱的兩部分,神廟同時祭奉著鱷魚神索貝克和鷹神荷魯斯,所以又稱“雙神廟”,神有兩位,入口的門有兩座,圣殿也有兩座,緊緊連在一起。神廟始建于希臘時代,羅馬時代加建了不少柱子,雖然遭到古代基督徒的破壞,本身也有不少傾塌,但建筑宏偉、壁畫精致,不難想象當初的盛況。神殿的浮雕記錄了從古埃及到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明,浮雕的內(nèi)容,如醫(yī)學、算術(shù)學、神與宗教、建筑、彩繪等,堪稱一絕
。
1863年由被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設計建造,位于開羅的解放廣場,收藏的各種文物有三十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僅6.3萬件,約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這座博物館以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也稱之為“法老博物館”。
位于開羅東郊的穆蓋塔姆山上,是11世紀時埃及民族英雄薩拉丁為抗擊十字軍東侵而建造。城堡分內(nèi)城和外城,城內(nèi)建有宮殿和寺廟。
始建于1830年,具有土耳其風格。古城堡內(nèi)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zhàn)役、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制品、模型、圖畫等。清真寺的寺頂尖塔像一把利劍高聳入云,巨大的圓頂沐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距離阿斯旺市區(qū)2公里的一處古采石場,沿尼羅河南北延伸約6公里,其中有一座“未完成的方尖碑”,是一處新王朝時期的重要遺址,展示了古埃及人開采方尖碑的過程和高超技藝?!拔赐瓿傻姆郊獗痹瓰楣刂x普蘇特女王建造,計劃把它矗立在卡爾納克神廟前,后因頂部出現(xiàn)裂紋而被遺棄。此碑高達40米,重1200噸,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方尖碑。
位于阿斯旺上游約300公里的尼羅河西岸,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有大小兩座,直接鑿刻在巖窟上。神廟入口處列有四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門口上的小立像是太陽神,因為面向東方,晨光可直射入廟內(nèi)。阿布辛貝神廟以及其雕刻是炫耀法老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的,所以法老面部塑造得莊重威嚴,具有寫實性,是世界藝術(shù)史中比較精彩的一筆。
帝王谷位于開羅以南700公里,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第十八到第二十王朝(大約從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時期的法老和貴族的主要陵墓區(qū),埋葬著古埃及六十多位法老,包括圖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埃及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有1/3來自帝王谷中的圖坦卡蒙墓,圖坦卡蒙的金面具和金棺更是“鎮(zhèn)館之寶”。
位于開羅市中心地帶(老城區(qū)),由分布在幾十條小街巷里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主要出售金銀首飾、銅盤、石雕、皮貨及其他埃及傳統(tǒng)手工藝品,許多店鋪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店面古樸,貨物齊全。
去埃及這樣的國家,一定要提前做些功課,面對大量古跡才不會感到迷茫。我出發(fā)前看了一本不錯的旅游指南《下一站,埃及》,同時在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的文章和圖片,力求對埃及有更深入的了解。
外出拍攝應該有計劃,行前備課,拍攝前踩點,詳細了解拍攝對象周邊情況,確定機位,準備合適的器材,這樣實際拍攝時會更得心應手。
針對拍攝環(huán)境和對象選取鏡頭,比如在熱氣球上拍攝應準備兩只鏡頭,一個廣角,便于拍攝更為廣闊的畫面;一個長焦,便于將較遠的對象拉近,同時還有壓縮空間的作用。如果比較追求畫質(zhì),盡量選用定焦鏡頭。
數(shù)碼相機時代,濾鏡的作用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因為圖片的后期處理功能十分強大。但在攝影實踐中,我愈發(fā)感到,風光攝影還是離不開偏振鏡、減光鏡和漸變鏡。偏振鏡可以去掉場景中的雜散光,使顏色更為飽和;減光鏡可以使用慢門,增加了攝影師的創(chuàng)作空間,同時加強畫質(zhì);漸變鏡則是處理大光比場景的利器。
攝影圈子里流傳一句話:用架子的不一定是專業(yè)攝影師,但專業(yè)攝影師一定用架子??梢娔_架的重要。在埃及,拍攝日出日落、神廟中許多光線較暗的位置,以及要用慢門處理的場景,都必須使用腳架。埃及的不少景點,例如金字塔和一些神廟,會對使用腳架的游客加收一張門票,但為了收獲更理想的圖片,這個錢還是應該花。
拍攝建筑物等高大對象時,困擾攝影師的一個難題是畸變。在埃及,這個問題會比較突出。有些畸變應該保留,作為顯示物體高大特征的一個符號;有的畸變需要處理,首先前期注意選取機位(上下左右的中點),后期處理時可使用PS中的形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