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寅飛
10月26日下午,北京刮起了6級大風,而我正計劃去采訪一位90歲的老法學家孫國華,本來料想這樣的天氣下,老人不可能會有室外活動。但是當下午兩點撥通了老教授家里的電話說明來意之后,老人卻表示需要去醫(yī)院取藥,時間推遲到晚上6點。
到了西四環(huán)附近的人大家屬院,我見到了滿頭銀發(fā)但笑容可掬的孫國華教授。孫國華身上有多個頭銜:中國人民大學法理學博士點的創(chuàng)建人、中國第一部法理學統(tǒng)編教材主編和編寫人、新中國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老人一直微笑著,沒有一點擺架子的感覺,“你問吧,我有問必答”。
對于這樣一位在法學領(lǐng)域有著深厚造詣的教授,原本預想他應該是從小喜愛律法或者受到先輩熏陶??墒菃柕嚼先饲髮W經(jīng)歷的時候,他的回答很讓人詫異,孫老說:“我1946年考入朝陽大學司法組,但是我并不喜歡這個法律,內(nèi)心一直希望成為音樂家,只因為這里給了我公費的名額?!?/p>
孫國華先生1925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陽高縣一個小集鎮(zhèn)(現(xiàn)屬河北省陽原縣),年僅16歲的他,告別了家鄉(xiāng)和親人,來到北平求學,就讀于北平匯文中學,在這里他接受了系統(tǒng)的中學教育,然后陰差陽錯地考入當時法科最負盛名的朝陽大學。
進入大學后,孫國華一心想要轉(zhuǎn)學音樂,他自己聯(lián)系的北師大音樂系,卻因為當時的學生運動久久不能如愿。后來朝陽大學并入人民大學后,他又積極地參加了人大文工團,以為可以在文工團學到關(guān)于音樂的知識。“誰知道去了之后,自己卻成為了文工團其他人的音樂老師,甚至需要向他們介紹冼星海是何許人也。”孫國華說。
后來,孫國華仍然沒有死心,他自己輾轉(zhuǎn)聯(lián)系了天津音樂學院,當他正準備出去圓自己的音樂夢時,人大迎來了蘇聯(lián)法學專家傳授法學知識。孫國華因為有法律學習的經(jīng)歷,無奈只能“服從組織分配”,成為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習法學理論的第一期研究生。“或許學習法律也是真善美吧!”他這么安慰自己,也這樣走上了近70年的法學研究之路。
整個采訪過程中,孫國華談?wù)摰乃约簩W習、研究法律的故事并不多,反而在他談及自己的音樂夢想時語言卻顯得格外的暢快,或許這也是一種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