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富祥
摘 要: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體育教學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頑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理念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例如,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沒有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這樣就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緩慢。通過對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探究,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初中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關(guān)鍵詞:初中體育;自主學習;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既學會了體育知識,同時也掌握了更多的體育鍛煉方法,提高了自身的綜合能力。但是,在學生的參與度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樣就導致教學的效率還有待提升,
學生的潛力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
一、豐富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
當前,在我國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學內(nèi)容比較單一,學生得不到真正的鍛煉。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豐富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來開展教學活動,讓教學內(nèi)容以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使內(nèi)容更加豐富。例如,在練習“快速跑”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讓幾個學生分為一組,然后采取接力賽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游戲比賽中進行體育活動,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更加愿意參與到游戲中,同時又能夠使學生鍛煉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通過合作取得成功。當然,在學習快速跑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跑前準備,以免在游戲中受傷。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組織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教師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例如,在課前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各個基本動作進行預習和嘗試,讓學生能夠有基本的動作概念,讓學生從內(nèi)心里接受體育動作的學習,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以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主,注重學生的已有知識體系和身體本身素質(zhì),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練習,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體育動作的討論,這樣既能使學生的領(lǐng)悟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顯現(xiàn),保證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應該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
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提問式教學法,要讓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然后讓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產(chǎn)生興趣,從而形成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在實踐中尋找答案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排球雙手傳球”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練習,大家一起研究怎么才能進行排球雙手傳球,怎么才能提高傳球的成功率。這樣,通過學生對于問題產(chǎn)生興趣,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探索問題的實踐中,同時學生出于好奇心,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才能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保證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
初中體育教學一定要符合當前教學實際,把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完每一個體育動作或者每一個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現(xiàn)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對于表現(xiàn)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表揚,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能夠更加愿意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來;對于表現(xiàn)不是十分好的學生,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對于其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提高其體育學習的信心,從而使其能夠更加愿意參與體育學習,能夠更加積極地趕超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這樣能夠提高學生整體的積極性,能夠使體育教學更加有效的開展。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首先應該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只有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使互動效果更加明顯。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積極的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能夠在主動參與的基礎(chǔ)上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小龍.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32).
[2]鈕文勝.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1(58).
[3]孟凡鈞.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調(diào)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