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堅
【關鍵詞】 作文教學;評語;商討;鼓勵;期待;
指正
【中圖分類號】 G63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98—01
實踐證明,有效評語是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法寶。認真撰寫評語,既要關注評語撰寫的角度和尺度,又要注重評語的效度。心理學家一般將效度進一步分為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和預測效度,而作文評語效度就是作文評語在作文訓練中所產(chǎn)生的效果比例。那么,怎樣的作文評語是有效的,怎樣促進作文評語有效化,哪些評語模式更能優(yōu)化作文評語效度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介紹幾種有效的作文評語模式。
一、商討式
尊重學生,就該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商討。和學生商討,恰似綿綿春雨,如涓涓細流,一潤禾苗,一入心田,能促使學生各抒己見。在給學生寫作文評語時,教師應采用商討式的語氣和句式。例如,“收尾時能不能去掉‘總而言之?能不能不把作文的結尾寫成這樣的模式?語言再美一些、形式再新穎一些,好嗎?”商討式評語也可以寫在修改定稿后詢問學生是否贊同這樣的修改,這樣一是體現(xiàn)師生平等的地位,二是促使學生放開眼光,對寫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商討式評語用得頻率比較高,學生比較愿意接受。
二、鼓勵式
作文評語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激勵其寫作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挖掘其寫作潛能。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告訴我們: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施與對象的行為,使施與對象感覺獲得了支持,進而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重要動力。所以,從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來看,應遵循鼓勵原則。教師要讓學生體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使其獲得成就感,使其在提高寫作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時,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在評閱學生作文時,應多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尤其是肯定后進生作文中的可貴之處。如,作文中的某一部分寫得好,有獨道見解,能旁征博引,哪怕是一個詞用得準,一個比喻用得妙,也要大加表揚。
三、趣味式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評語往往是嚴肅周正,條理俱明,直指不足,再提希望。若教師一改傳統(tǒng)批法,適時酌情采取趣味式評語,使批語趣味橫生、耐人尋味,定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不再只盯著教師給予的作文分數(shù),而更多地期待教師的評語。魯迅先生給許廣平的論文《羅素的話》寫出這樣的批語:“擬給90分,其中給你5分(抄工3分,末尾幾句議論2分),其余85分給羅素?!边@是批評許廣平盡抄羅素的原話,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用語委婉含蓄,又幽默詼諧,受此啟迪,我們的作文評語也可以趣味一下。
四、期待式
在作文批改中采用期待式評語,提出富有層次性、指導性、針對性的改進與提高的目標,可以讓學生樹立起更進一步的信心。采用期待式評語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采用期待式評語時,應盡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遇到書寫不認真的學生,可在其作文本上寫出“認真的你會把字寫得工工整整的”;遇到作文抄襲的學生,可在其作文本上寫出“誠實是一種美德,用你聰明的腦子、靈活的雙手去完成作業(yè),肯定會得滿分的”。諸如此類的期待式評語,能夠增強學生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使學生確立認識動機,增強自信心,進而使其改正缺點,加倍努力,取得進步。
五、指正式
教師的評語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予具體的指正,通過評語明確提出今后的要求與希望,使學生從評語中受益,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改正,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如,某學生平時喜歡看《三國演義》,對三國知識了如指掌,但寫作文卻不見起色,平淡地如同白開水。在一次作文練習上,他的作文又平淡無奇,筆者在他作文后寫了這樣一段話:“聽說你諳熟《三國演義》,你可以把熟悉的知識用到你的作文中去,讓作文再現(xiàn)三國時的壯大氣勢?!敝?,他又寫了篇作文交上來,里面開始大寫三國人物和三國事件,但與中心相差甚遠。經(jīng)過多次指導,該學生的作文內容充實了不少,條理也清晰了,還不時與我品評其中情節(jié),寫作興趣也增強了不少。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