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南
摘要:在多種新型教學觀念的滲透下,各階段的教學工作者在角色扮演意識上均有了較大的轉變,同時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這些對于我國教學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都非常有利。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長期以來一直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實踐表明,層遞式教學應用下的作文教學質量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升。本文將簡單分析目前作文教學中的不足,重點就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問題;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097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部分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態(tài)度存在較大的差異,作文寫作中的假、大、空頻頻出現(xiàn),無法發(fā)揮出作文寫作真正的價值。甚至部分學生因找不到寫作素材出現(xiàn)大篇幅的借鑒與抄襲,并未展示出一個初中生應具備的寫作水平。究其根本,這種寫作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教學方法等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找出原因:
1. 作文教學的趣味性不強。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并未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僅僅將其作為一個任務進行傳達,而對于寫作技巧、學生寫作興趣的開發(fā)、寫作素材的積累等都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甚至采用題海戰(zhàn)術進行寫作訓練,造成了學生出現(xiàn)抵觸、厭惡等不良心理。
2. 寫作教學的認知不全面。長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對于作文教學的認知及評價大都停留在升學考試中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基于寫作教學自身的特點——持續(xù)時間長、教學效果不明顯等特點,一些教師將教學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上,致使寫作教學的頻率減少,學生所能掌握和了解的寫作信息也非常有限。在學生作文的評價中,教師也并未予以重視,致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停滯不前。
3. 素材積累不重視。意識來源于生活,文章寫作也需要從生活中找到靈感,但是學生自身如果沒有掌握豐富的素材和一定的閱讀量,必然會對作文寫作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在不同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程度各不相同,發(fā)展相對落后的城鄉(xiāng)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量更加少,再加上家長對于學習的重視度不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聞,這對于其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非常有利。但是,因家長自身的偏見造成閱讀范圍狹窄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這些都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與改進。
二、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寫作能力與學生的知識量有著較大的關聯(lián),部分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其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也非常有限,缺乏素材和經(jīng)驗的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遇到的困難也相對較大,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時,需強化學生的觀察及積累意識。在進行層遞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遇到較為優(yōu)美的詞句可以進行摘抄,通過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文章的分享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鼓勵學生去朗誦、背誦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寫作素材的積累。在寫作訓練初期,教師可以適當?shù)胤诺鸵?,由淺入深、由難到易,幫助學生適應寫作教學。此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閱讀材料,或鼓勵學生進行個人讀物的分享,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及寫作興趣。
2. 從仿寫過渡到作文創(chuàng)作
人們在進行任何新事物的學習都有其既定的過程,作文寫作也是如此,在寫作教學初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經(jīng)典句子、段落的仿寫,此時,學生需要做的是進行句子的分析,了解不同結構下其傳遞出的意思。然后,從句子慢慢向段落、文章轉變,逐層遞進,鼓勵學生將所仿寫過的結構、句式運用到不同文章的寫作中,組成一篇篇脈絡清晰、結構完整的文章,幫助學生在寫作中找到自信和快樂。該階段,教師需注意好訓練的持續(xù)性及難易度的變化,控制好訓練的量及趣味性。
3. 作文形式多樣化,課內(nèi)、課外作文雙管齊下
課內(nèi)作文,要求具體,學生受到約束較多,有時往往處于被動,但它又必不可少。如果課內(nèi)作文可以看成作文教學的第一條腿,那么第二條腿應該是課外作文。只有兩條腿一齊走,學生才走得好而快。課外作文主要是讓學生寫隨筆,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選文體,學生直觀選自己最想寫的事情,可把所見所聞或平鋪直敘,或抒發(fā)感情,或發(fā)表議論,亦可說明,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也可,點點滴滴幾百字也行。這樣的隨筆對于學生來說,無異于給他們“松了綁”,使他們寫作興趣日益濃厚。
4. 作文批改靈活多樣,充分發(fā)揮主動性
教師坐在辦公室里一本本精批細改,可是學生拿到作文,只關注得了什么等次,很少有學生關心教師的“評”。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宜采用“統(tǒng)一標準”的方法。要以鼓勵為主,多肯定、少批評,教師可以采用舉例批改、自己批改、互批互改等多種批改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調動寫作興趣。
總之,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教師也要適當?shù)剡M行個人教學意識的革新,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做好教學方法的調整,除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及積累習慣之外,還需以身作則,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及使用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層遞式教學的實施中,注意好節(jié)奏及進度,以學生能夠接受和適應的方式來逐一落實各階段的工作,做好后期的作文分析及批改,以鼓勵為主,引導為輔,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與興趣。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仙下中學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