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美昆曲

      2015-08-25 19:45:14楊守松
      群眾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白先勇昆山昆曲

      楊守松

      編者按:2001年5月1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19個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發(fā)源于我省昆山千墩、盛行于明清年間、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昆曲榮登榜首。

      昆曲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的重要文化符號,是因為它極為豐厚的文化含量與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昆曲乃唯美的集大成者,行腔優(yōu)美,以纏綿婉轉(zhuǎn)、柔曼悠遠(yuǎn)著稱,屬于“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shù),融文學(xué)、歷史、音樂、舞蹈、美學(xué)等于一體,被譽(yù)為“百戲之師”。其許多名劇如湯顯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經(jīng)久傳世的不朽之作。

      這十幾年來,經(jīng)過探索創(chuàng)新的昆曲,正在本土——我們江蘇蘇州乃至全國實現(xiàn)活態(tài)傳承,青春版《牡丹亭》已面向世界成功巡演200多場,電影《紅樓夢》也捧回了第十二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jié)三頂桂冠。

      昆山腔600年了!

      昆山腔而昆曲,昆曲而昆劇,600年間,200年成形,200年輝煌,200年衰頹。

      美聲美,唱而不舞。芭蕾美,舞而不唱。交響美,不舞不唱。惟有昆曲,且歌且舞,亦文亦武。昆曲文辭美、聲腔美、身段美、服飾美、水袖舞蹈美……昆曲集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之大成,為中國文化之至峰至美。

      昆曲大美。

      美到極致,雅到奢侈!

      嫡嫡親親的美人呵……

      美人如花隔云端。

      大美小眾。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曲高和寡。孤芳自賞也顧影自憐。

      雨絲風(fēng)片,斷井頹垣。殘夢一線!

      問天,暗自神傷,何時拍雅曲,明月度新聲?

      問地,潸然淚下,何方佳人在,良宵覓知音?

      昆曲命不該絕,昆曲如有神助。傳習(xí)所薪火相傳,《十五貫》橫空出世,紫禁城一票難求……

      折騰,起落,上天入地,剝繭抽絲,綿韌光鮮。

      大難依然不死,大災(zāi)依然大美。

      全世界三大古典戲劇中,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早已杳如黃鶴,惟有昆曲尚在。

      昆曲,神曲也!

      杜麗娘游園、驚夢、尋夢、離魂、回生、圓駕。生可以死,死可以生。

      夢之美麗,夢之神奇,夢之頑強(qiáng),夢之偉大,至情至圣也!

      昆曲是中國夢的一個符號,一個圖騰,一個折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起落興衰的標(biāo)志。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優(yōu)而不雅、富而不貴、名而不實、快速行進(jìn)的人們啊——

      想一想吧,你還有夢嗎?

      停一停吧,停下來等等你的靈魂……

      慢一拍,留半步,到園林,在廳堂,賞春色,聽昆曲,未必“早晚玩之叫之拜之贊之”,只要知之聽之賞之呵護(hù)之,足矣!

      寂寞,清心,進(jìn)入昆曲的靈魂。

      昆曲(文化)里面有我們的靈魂。

      中國的昆曲在明清之際曾經(jīng)輝煌了200年之久。

      大約在6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昆曲最早發(fā)源于江蘇昆山傀儡湖、陽澄湖交接的正儀(今屬巴城)一帶,它起初的名稱叫昆山腔。

      昆山腔是元明南戲五大聲腔(弋陽腔、海鹽腔、余姚腔、杭州腔、昆山腔,前四種聲腔已經(jīng)失傳)之一,明代中葉(正德、嘉靖年間),魏良輔“十年不下樓”,對昆山腔進(jìn)行了改革,融南北曲為一體,此后稱為昆曲。

      根據(jù)史料記載,在明萬歷至清乾嘉年間,是昆曲在中國最為輝煌的“盛世”。

      這期間,昆曲北上,逐漸取代了北曲。昆曲在京城迅速流傳,風(fēng)靡,并且從明朝一直延續(xù)到清朝中期。萬歷年間,以蘇州為中心,向全國拓展,流轉(zhuǎn)大江南北,至于南方閩粵,直達(dá)西部邊陲。

      在湖南桂陽八個民間宗祠戲臺題壁上,發(fā)現(xiàn)上演的劇目就有146個,其中不同劇目119個!1974年,臨武縣香花公社甘溪坪大隊的草臺上,發(fā)現(xiàn)有用化妝粉寫的“宣統(tǒng)二年,勝昆文秀班在此連演十六天”的記載。甘溪坪是個只有一百多戶的村莊,昆曲戲班能演16天,可見昆曲深入民眾的程度。

      “東”風(fēng)西漸,俗登廟堂。一時間,皇帝都上了癮,康熙五下江南,兩次有昆曲供奉,直至迷到“豈可一日少閑?”乾隆六下江南,初次巡幸,“因喜昆曲,回鑾日,即帶回江南昆班中男女角色多名”,在景山內(nèi)垣的住處有一百多間,人稱“蘇州巷”,足見皇帝喜好之極,皇家梨園之盛。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蓖豕F族、豪門內(nèi)府、文人雅士,作為一種“身份”的標(biāo)志,皆以欣賞昆曲為榮。

      隨之,一大批職業(yè)昆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蘇州一帶就有數(shù)千“專業(yè)”演員!他們大多在專業(yè)的戲班,也有在“家班”,多靠演出昆曲為業(yè)。這樣的戲班、家班,北京、天津、蘇州、杭州、揚(yáng)州、上海,直至湖南、廣西、山西……星羅棋布,面廣量大。

      演出多,“明星”多,捧場的追星的不計其數(shù),大畫家大書法家文征明,可以一個月不洗腳不沐浴,卻對昆曲癡迷,往往從早上一直聽到晚上,是個典型的“昆蟲”!

      張岱《陶庵夢憶》說,杭州余蘊(yùn)叔家班有一次演出時,“萬余人齊聲吶喊”!而蘇州楓橋楊神廟的職業(yè)昆班的演出,“四方觀者數(shù)十萬人”。難怪陸文衡在《嗇庵隨筆》中說是“通國若狂”,可見,當(dāng)時對昆曲的追捧,遠(yuǎn)比現(xiàn)在的追星族還要瘋狂!

      正是在這樣豐厚的土壤中,產(chǎn)生了一大批戲劇作家,出現(xiàn)了數(shù)以千計的昆曲劇本。其中,湯顯祖以《牡丹亭》為代表的“臨川四夢”,“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成為中國戲劇史上與關(guān)漢卿、王實甫等巨擘相比肩的偉大劇作家,而從文學(xué)、美學(xué)和哲學(xué)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上說,則與同時期的莎士比亞遙相對應(yīng),堪稱東西方的雙璧。

      是自然和社會的規(guī)律,還是政治或者經(jīng)濟(jì)的演變,或者就是常說的物極必反?昆曲在產(chǎn)生、發(fā)展直至輝煌到“萬眾齊頌”的頂點之后,開始日漸式微。

      “四大徽班”進(jìn)京,“花雅之爭”引起軒然大波。皇上諭旨,對“花部”聲討和鎮(zhèn)壓:“嗣后除昆弋兩腔仍照舊準(zhǔn)其演唱外,其亂彈、梆子、弦索、秦腔等戲,概不準(zhǔn)再行演唱。所有京城地方,嚴(yán)行飭禁;并傳諭江蘇、安徽巡撫,蘇州織造,兩淮鹽政,一本嚴(yán)行查禁?!?

      如此上諭,有點“格殺勿論”的味道,其嚴(yán)厲之態(tài),不可謂不兇。然而,最終隨著封建皇權(quán)的衰落,“上諭”失去原先的作用之后,徽班便重整旗鼓,恢復(fù)并發(fā)展了自己的優(yōu)勢,直至逐漸取代昆弋腔而成為京城的主流。

      “最高指示”不管用,昆劇輝煌不再!

      1911年,辛亥革命,皇帝制度壽終正寢。

      10年以后,1921年,中國發(fā)生了兩件大事——

      在上海,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

      在蘇州,昆劇傳習(xí)所成立。

      一個是政治,一個是文化。

      政治的夢和文化的夢,在同一年出現(xiàn),是巧合,還是天意?

      不能將兩者相提并論,但是,至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前者,中國的今天不會是這個樣子,而如果沒有后者,那么,中國文化的一個經(jīng)典符號,很可能就滅絕了,也許連進(jìn)博物館的資格都沒有了!

      縱然傳習(xí)所培養(yǎng)的 “傳”字輩藝人,學(xué)會了昆曲400個折子戲,但最終在上海還是站不住腳,只好到鄉(xiāng)下去,“畫紙為衣,束草為帶”,在太湖沿岸、蘇南浙北的農(nóng)村集市上的草臺、茶館、廟宇、蠶房甚至是橋堍、墻角演出,被稱為“叫花班子”、“討飯班子”。倘若遇上地痞流氓和國民黨的殘兵“老爺”,還要備受欺凌……

      五六搭剩水殘山,七八個頹梁亂瓦。

      莫道是天籟之音,都付與斷井殘垣!

      凄凄慘慘戚戚,冷冷清清泣泣……

      1954年,黃源在上海看過浙江“國風(fēng)”演出的《長生殿》,覺得這是一個“有根底”的劇團(tuán),“要幫助它”!沒想到第二年到浙江工作了。

      接著,上海電影局長張駿祥陪同印度電影代表團(tuán)到杭州,送走客人后,黃源陪張駿祥看《十五貫》?!捌婆f的劇場中,觀者寥寥”。但兩人全神貫注地看完了這出戲,駿祥同志舒了一口氣,說:“這戲真激動人心呵!”

      黃源是有心人,當(dāng)晚就翻閱了有關(guān)資料,并且決心改編,第二天就調(diào)來《十五貫》的演出本,又從梅蘭芳那里借來朱素臣的原著,緊接著就成立了以他為組長,文藝處長、作家鄭伯永為副組長,著名越劇導(dǎo)演陳靜為劇本整理執(zhí)筆和執(zhí)行導(dǎo)演的“三人小組”,小組中還有周傳瑛(演況鐘)、王傳?。ㄑ輮浒⑹螅?、朱國梁(演過于執(zhí))、包傳鐸(演周忱)、龔祥甫(演熊友蘭)和人稱“笛王”的李榮圻。

      20天寫戲,30天排,也是一個奇跡。

      杭州的演出就引起了小小的熱潮。先后連演了24場。這在浙江是破天荒的故事。

      黃源感覺,杭州演出,再怎么也很難有大的影響。他就策劃去上海演出。上海他有廣泛的人脈,可以充分利用起來,為《十五貫》擂鼓吶喊。

      正是在這里,華東局和上海市委領(lǐng)導(dǎo)陪同陸定一觀看了《十五貫》。陸定一對周傳瑛說,北京再會,我在北京等你們。

      消息傳到浙江,省文化局要求他們趕緊回杭州,準(zhǔn)備進(jìn)京演出。

      1956年4月4日,《十五貫》劇組一行啟程去北京。

      開頭演出,還是賣票的,看的人不多,只是文藝界很推崇,梅蘭芳、歐陽予倩、田漢等人都來看戲。梅蘭芳還買票請朋友看,一場都不落。田漢還寫文章,激賞《十五貫》。

      接著,中宣部文藝處長林默涵在廣和劇場看了《十五貫》。林默涵向公安部長羅瑞卿推薦。羅瑞卿又向毛澤東主席推薦。4月17日,毛主席觀看了《十五貫》。

      北京轟動了,全中國都被一出戲吸引了!

      4月21日,文化部在吉祥戲院召開隆重的表彰獎勵大會。會上,傳達(dá)了毛主席的三點指示,公開報道是這樣說的:

      《十五貫》是個好戲;

      要獎勵;

      要向全國推廣。

      文化部獎勵了5000元人民幣,這在當(dāng)時算是巨獎了!

      《人民日報》根據(jù)總理講話的精神,用田漢的一句話作標(biāo)題,由副刊部的袁鷹執(zhí)筆,發(fā)表了一篇影響深遠(yuǎn)的社論:《從“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

      《十五貫》進(jìn)京演出,功莫大焉!

      這一刻,昆曲是如此美麗!

      這一刻,政治是如此美麗!

      這一刻,中國夢如此美麗!

      《十五貫》轟動朝野,《十五貫》救活了昆劇。

      救活了,卻未必就能活得好,尤其是,未必能活得長久,活得青春。

      “文革”期間,昆曲一樣在劫難逃。

      出于政治需要,江青說:“我最討厭昆曲。昆曲肯定不行!這是無法挽救的……”

      張春橋亦步亦趨,揚(yáng)言:“昆曲你想給她生命也不行!”

      政治決定一切,昆曲急劇衰落,全國7個昆班大多解散或者撤消。1976年,“文革”結(jié)束。昆曲與經(jīng)濟(jì)一樣,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1978年元旦,上海昆劇團(tuán)經(jīng)過上海市委同意,正式掛牌成立。接著,江蘇、浙江、湖南的昆劇團(tuán)相繼恢復(fù)。1978年4月,由江蘇省委組織,在南京召開了兩省一市(江蘇、浙江、上海)昆曲工作座談會。這次會議在現(xiàn)當(dāng)代昆曲史上,實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0年3月,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中國首屆昆劇藝術(shù)節(jié)在昆曲的故鄉(xiāng)昆山開幕,然后移師蘇州。

      經(jīng)濟(jì)搭臺,昆曲唱戲!

      全國7個昆曲團(tuán)昆班,都精心準(zhǔn)備,使出看家本領(lǐng),在蘇州和昆山的舞臺上演出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10臺、28場次。

      這是昆曲人的“世紀(jì)大團(tuán)圓!”

      過節(jié)了,昆曲人終于過節(jié)了,就如窮人的孩子盼到了過年,那種興奮和快樂,使得昆曲人一個個都年輕了10歲、20歲!

      就在中國政府舉辦首屆昆劇藝術(shù)節(jié)的時候,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也開始啟動一個影響深遠(yuǎn)、惠及千秋萬代的文化項目。

      2001年5月18日,教科文組織總部,專家齊會,記者云集,各國代表端坐聆聽,只見松浦晃一郎微露笑意,眉宇間卻更多蓄積了嚴(yán)肅和責(zé)任——公布了19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

      昆曲位列其中。

      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tuán)大使張崇禮走上主席臺莊重接過證書的那一刻,中國昆曲的歷史就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不久,香港學(xué)者古兆申去臺灣看昆曲演出,白先勇也在,汪世瑜也在,就聊起來了。既然中學(xué)生也接受昆曲,何不搞個新版的《牡丹亭》?還提出要汪世瑜和張繼青來教。大家都拍手贊成。

      后來白先勇到上海,當(dāng)時謝晉打算把他的小說拍電影,古兆申說你去上海,何不順道去蘇州看看?于是,白先勇就去了。白先勇看到了“青春”,心動了。過了年就約古兆申和汪世瑜到蘇州商量,他希望更多文化界人士參與,于是就邀請了臺灣幾個知名的學(xué)者參加編劇,古兆申的本子就供他們參考。他們編好了文學(xué)本,古兆申和汪世瑜再修改成舞臺本。文本和臺本有一定差別,其中中本、下本都差別比較大。

      這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

      為什么會選擇蘇州?

      天時地利人和。

      2003年9月27日,在蘇州舉行了《兩岸三地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的簽約儀式。

      2004年在臺灣舉行首場演出。

      第一場演出,宣傳非常厲害,廣告鋪天蓋地,潮水般浸漫了寶島。可是演出效果會如何,誰都沒有底。生死皆在這一場的“烤”驗和煎熬,使所有的演職人員都懸著心,誰都不敢怠慢。

      大幕拉開時,給人的感覺是“沒有一個觀眾”,是“空場”!沒有聲音。太奇特的場景。演春香的沈國芳嚇得兩腿哆嗦,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這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緊張到何等程度。其實演出的票早賣光了。不是空場,是滿座。所有的人都靜靜地等侯。而演出結(jié)束的那一刻,全場起立,長時間鼓掌……

      直到這時,白先勇才松了口氣,與同道相擁而呼:我們成功了!

      青春版《牡丹亭》掀起了一股青春的“白旋風(fēng)”。

      白先勇功莫大焉。

      這方面的宣傳太多,精通造勢的白先勇為此已經(jīng)策劃出版了十幾本書……

      青春版《牡丹亭》的巨大影響,已經(jīng)走出了昆曲,走出了文化界,甚至走出了中國。

      讓我們回到昆曲源頭:陽澄湖畔巴城鎮(zhèn)。

      巴城坐擁五湖:陽澄湖、傀儡湖、雉城湖、巴城湖、鰻鱺湖。坐擁五湖,天賜之水。一瓢天水,大美昆曲。

      巴城坐擁雅俗:俗者,大閘蟹也;雅者,昆曲也。雅的極致俗的極致,都與巴城有緣,本源都在巴城。

      巴城老街,水磨浸潤,優(yōu)雅節(jié)奏。一個字:慢。

      忙忙碌碌,來去匆匆的游人,走進(jìn)老街,不由你不噤聲細(xì)氣,不由你不放慢腳步。

      在石板街上漫步,悠閑自在,像在太空,失重似的。石板光潤,柔滑。即便不下雨,也是一片亮。只是,石板凹凸不平,刻滿了滄桑。凹進(jìn)去的是歷史的積淀,發(fā)光的是現(xiàn)代的拓片。

      石板給了老街一分厚重與柔韌,昆曲給了老街一分寧靜與祥和。

      昆曲到了老街就成了粉墻黛瓦,就成了吳儂軟語。就如顧阿瑛家班伶人,藏在小園,名流雅士造訪便粉墨登場,水袖飄逸,水磨柔聲,磨的春色撩人,秀的春情難遣。

      駐足潛聽。吳歈雅韻,絲絲縷縷,纏纏綿綿。

      就連風(fēng)啊雨啊也都是昆曲的韻味。風(fēng)來了,風(fēng)吹過瓦檐,被磨得溫柔,磨出好心情,于是減速,節(jié)能,緩緩地流連,慢慢地賞景。雨來了,雨下個不停,雨也如水磨,貼心地?fù)崦窦s地飄灑,偶而大一點,雨珠就從街這邊的瓦檐蹦到那邊的瓦檐,又從那邊的瓦檐歡歡地落在石板上,然后還如昆曲,不著痕跡潺潺悠悠地流淌。

      昆曲的意韻無處不在。

      何謂昆曲?昆山腔也。

      何謂昆山腔?水磨調(diào)也。

      何謂水磨調(diào)?曲如流水也。

      曲如水磨,袖曰水袖。形如水,神亦如水。

      2014年12月13日,白先勇來到老街,為巴城走出去的昆曲名家俞玖林的工作室揭牌。

      同一天,大師版《牡丹亭》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海內(nèi)外昆迷蜂擁相聚,一票難求!

      昆曲在巴城發(fā)源,昆曲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

      昆曲是中國夢的一個符號,一個圖騰,一個折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起落興衰的標(biāo)志。

      大美昆曲,大美中國!

      中國夢,大美無比??!□

      責(zé)任編輯:湯建奎

      猜你喜歡
      白先勇昆山昆曲
      昆曲
      幼兒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0
      黃問琴與昆山腔傳承考
      戲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7:14
      《昆山記》版本初探
      戲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5:30
      黃旙綽與昆山腔考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4:42
      白先勇與《紅樓夢》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國情懷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2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白先勇:我有一顆天真的老靈魂
      海峽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2
      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昆山
      小主人報(2016年3期)2016-02-28 20:47:08
      補(bǔ)園和昆曲
      蘇州雜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8
      唐山市| 高清| 梁河县| 纳雍县| 灌云县| 海丰县| 大田县| 南充市| 汾西县| 东方市| 彩票| 天等县| 高雄县| 类乌齐县| 藁城市| 汶上县| 安顺市| 昔阳县| 盖州市| 望江县| 确山县| 宁夏| 平武县| 海原县| 徐水县| 龙海市| 周宁县| 晋江市| 改则县| 礼泉县| 抚宁县| 南开区| 鄂伦春自治旗| 泰兴市| 赤峰市| 临洮县| 海南省| 城口县| 新沂市| 正宁县|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