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霞浦畬族東路式鳳凰裝服斗紋飾的空間布局
張娟
(福州大學 工藝美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東路式“鳳凰裝”是霞浦畬族民族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鳳凰裝上衣前胸右大襟上集中刺繡著動、植物和人物等紋樣,形成較大面積的區(qū)域裝飾,俗稱“服斗”。服斗紋飾在三維立體和二維平面空間內(nèi)有著獨特的空間布局,構筑了視覺審美秩序與規(guī)則,有著十分獨特的民族特征和藝術特色,是土生土長、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間藝術。課題組通過多次的田野調(diào)查, 就東路式鳳凰裝服斗及紋飾在三維立體空間和二維平面空間布局上展開探討,探究其內(nèi)在的構筑形式及相互關聯(lián)。
鳳凰裝;服斗紋飾;空間布局;構筑形式
“東路式”畬族服飾被當?shù)禺屪迦私y(tǒng)稱為“鳳凰裝”①,是霞浦畬族服飾樣式之一,穿著人群主要分布在霞浦縣東部水門、三沙、牙城鎮(zhèn)區(qū)內(nèi)的15個畬族行政村,因其地理位置位于霞浦縣城東部,故爾得名。東路式鳳凰裝上衣前大襟上端集中刺繡著動、植物和人物等紋樣,形成較大面積的裝飾區(qū)域,俗稱“服斗”。課題組通過多次的田野調(diào)查, 就東路式鳳凰裝服斗及紋飾在三維立體空間和二維平面空間布局上展開探討,探究其內(nèi)在的構筑形式及相互關聯(lián)。
霞浦東路式畬族鳳凰裝紋飾布局具有非平面性的審美特征,非平面性是相對于平面而言的三維立體空間的裝飾視覺效果。這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服斗紋飾在鳳凰裝整體中的布局安排。鳳凰裝在人體穿著狀態(tài)下,呈前、后、左、右三維立體效果。服斗紋飾安排布局于鳳凰裝前胸襟部位,且連片成一個裝飾整體,與其他服裝部位,自然而然形成一種相鄰或相連的空間關系。服斗紋飾正處于此三維空間中醒目的正前方主體位置(如圖1)。從此視覺角度出發(fā),服斗紋飾在鳳凰裝中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空間布局。(2)服斗紋飾的立體視覺效果。畬民自古以來一直生活在山區(qū),過著“刀耕火種”[1]和狩獵的日子,大自然是他們?nèi)≈槐M的生活和美的來源。這種地理生存環(huán)境塑造了他們熱愛自由、崇尚自然、質(zhì)樸達觀的民族性格,形成了以自然為美的審美心理[2],故而鳳凰裝中的動、植物紋飾基本上來源于當?shù)禺屪迦说淖匀簧钪校缤米?、松鼠、桃子、蘿卜葉、石蒜花、菊花等。這些紋樣的本源真實地存在于畬族人的日常生產(chǎn)活動中,應用到鳳凰裝中,雖然造型被一定程度的改觀,但仍包涵且散發(fā)著強烈的生命力。畬族“做衫師傅”②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簡單而特殊的刺繡工藝手法,賦予這些紋飾的花瓣、花蕊、葉子、軀干等立體飽滿的造型,使之栩栩如生,用針和線塑造了類似于半浮雕式的裝飾效果,紋樣及其之間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創(chuàng)造出鳳凰裝紋飾一種別致的立體空間布局格式。
圖1 “東路式”鳳凰裝
鳳凰裝服斗紋飾空間布局的第二特征是它的平面性,即其審美的平面空間性。相對于非平面性特征,鳳凰裝服斗紋飾審美最顯著特征還是二維平面空間內(nèi)視覺關系的秩序與規(guī)則,這首先體現(xiàn)在紋飾整體平面空間內(nèi)的布局。
圖2 服斗平面空間整體布局形式
服斗是鳳凰裝面積最大也是最集中的紋樣裝飾平面空間,其紋飾的平面空間布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服斗平面空間整體布局形式
在服斗紋飾平面空間內(nèi),主要由三個 “幾”字狀矩形分割組合而成,其中兩個“幾”字矩形是相連且邊緣線是相互平行的封閉平面空間,另外一個是緊沿“幾”字狀封閉矩形外輪廓走向的沒有外框限制的開放平面空間。它們相互套連著,由前右大襟的止口線往里平行按大、小順序依次排列開,其造型好像種植花卉的水池,俗稱花池。緊挨著花池右下方外圍的呈“L”狀造型的紋飾組合,仿佛是花池底端鋪墊的美麗基石,俗稱花腳(如圖2)。“幾”字狀花池和“L”造型的花腳相互契合,巧妙地構成了鳳凰裝服斗紋飾平面空間整體布局形式。
(二)花池與花腳的方位與比例
花池占據(jù)了服斗紋飾面積的絕大部分,是由動、植物和人物等紋樣組成的裝飾主體,位于服斗紋飾平面空間的正上方,亦是視覺的物理中心,十分突出醒目?;_由萬字、回字、瓦紋、水紋、六耳等抽象的幾何型紋樣組合而成,位于服斗紋飾平面空間的右下方底端,所占的面積很小,起著點綴、襯托、強調(diào)花池裝飾主體的輔助作用?;ǔ嘏c花腳在服斗中的位置與比例,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三)花池紋樣的布局
動、植物和人物等紋樣在服斗花池內(nèi)的布局,并不是由畬族代代相傳的某種傳統(tǒng)民俗決定的,而是制衫師傅衡量“幾”字型花池內(nèi)不同平面空間的橫向、縱向寬窄、長短是否適合某種紋樣的造型,分區(qū)域進行安置。
根據(jù)鳳凰裝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花池“幾”字造型的尺寸是基本不變的,0.1~0.3厘米的變量是因制作誤差而產(chǎn)生。靠斜大襟止口最大也是最外圍的“幾”字狀花池,其頂端“一”字型矩形寬2.2厘米、長6厘米,在此豎向平面空間內(nèi),安排單獨的適合紋樣,如立著的花瓶或劉海釣三腳金蟾;“一”字型矩形花池兩邊空間,上平面空間的狹長形狀,基本上安排動、植物組合的鏡像紋樣,或少有二方連續(xù)紋樣,偶爾也有雙龍戲珠等適合紋樣;第二個“幾”字狀花池頂端寬3.2厘米、長約3.5厘米接近正方形的“一”字型豎向矩形空間里,梁山伯與祝英臺或秦叔寶和羅成等人物紋樣并排立于其中,較動、物紋樣植更好地適合于這個平面空間,成為鳳凰裝服斗中唯一在此方位的固定紋樣?;ǔ厣戏狡矫婵臻g長約12.5厘米、下方空間長9厘米,寬均為2厘米,尺寸略小于最外圍的“幾”字狀花池,故基本上安置動、植物組合的適合紋樣,或少有鏡像紋樣。根據(jù)雇主的要求,偶爾也會出現(xiàn)前兩個花池靠近領子的那一小塊空間,互為共享,以便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單個人物圖案如姜太公釣魚等;相對于前兩個“幾”字花池平面封閉空間,第三個“幾”字狀花池的平面空間是開放的,沒有邊框的限制,適合較大面積自由靈動的紋樣,畬族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牡丹與鳳凰紋樣裝飾于其中,雍榮大氣的風格特征得到了充分顯示。
鳳凰裝服斗紋樣最重要的審美特征是裝飾平面空間內(nèi)的視覺關系秩序與規(guī)則,即服斗紋樣的平面空間構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由霞浦畬族傳統(tǒng)刺繡工藝特點決定的。制衫師傅經(jīng)過三年學徒期的磨煉,服斗各種紋樣造型及其刺繡手法已熟記于心,刺繡時無須用筆描稿,則是憑借經(jīng)驗用心和一根繡花針在服斗平面空間內(nèi)來繡制紋樣,邊“畫”邊繡,使紋樣逐一地布滿服斗整個平面空間。在此過程中,還可以不留痕跡地根據(jù)需要適時修改、調(diào)整刺繡圖案,使其之間的視覺關系更趨合理和精美。
圖3 服斗紋樣在視覺關系上的調(diào)整
在走訪霞浦三沙鎮(zhèn)垅頭村畬族制衫師傅蘭清桃刺繡鳳凰衣的過程中,只見他繡一陣,停下來再拿針比劃著,思考著紋樣該怎么安排。就這樣,邊繡邊比劃,恰到好處地拿捏,在理性與非理性的復雜考量與感性決擇中,與虛實關系。經(jīng)過分析和歸納,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花池平面空間內(nèi)的留白
花池內(nèi)的紋樣實質(zhì)是畬族制衫師傅憑借多年的經(jīng)驗,以針代筆“畫”在“幾”字造型的平面空間里的,介于設計與非設計之間的一種平面創(chuàng)作活動。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虛無與空白的表現(xiàn)形式我們謂之“留白”,即指版面未配置任何圖文的空間。而花池平面空間里內(nèi)的留白,則是指沒有五彩紋樣刺繡的黑色或靛藍色衣身布底空間。畬族制衫師傅在繡制的過程中,每個紋樣及其之間的銜接、穿插都經(jīng)過縝密的思考和安排,看似簡單,實際操作難度很大。有時一不小心哪個紋樣局部繡多了或少了,布底留白就會出現(xiàn)疏密不當?shù)囊曈X效果。可以說,每一個增加的地方或減少的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移易的,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來形容于此一點也不為過。如蘭清桃?guī)煾翟诶C制劉海釣三腳金蟾紋樣的過程中,金蟾的右邊身體繡得往里彎曲些,留下的黑色布底面積稍大,使得紋樣在整體視覺關系上不夠協(xié)調(diào)到位,最后加一根水草紋樣做補充和調(diào)整(如圖3)。如此,“幾”字型花池紋飾與布底的方寸之間,才能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動靜相宜,疏密得當。除此之外,紋樣自身的構造形式也十分注重視覺審美,如桃子紋樣的繡制中,在果實的部分留有一定面積的空白,葉子中心布白與之相輔,虛實互動,以虛襯實,實由虛托,避免了過于厚重和沉悶的視覺效果。服斗中花卉、蝴蝶、龍、鳳凰、人物等紋樣都有與之類似的處理手法。
(二)同一紋樣的適合變化
服斗花池的平面空間不僅對于組合紋樣且對于同一種紋樣的布局,均具有選擇性。同一種紋樣為了適合“幾”字型花池內(nèi)不同區(qū)域的平面封閉空間,相應地在造型、大小、動態(tài)等方面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如源于山中野生植物的石蒜花紋樣,由于在“幾”字型花池內(nèi)所處的不同方位及其寬窄、長短的空間制約,于自身造型、大小方面產(chǎn)生了與之相適應地改變。就目前田野調(diào)查走訪所見的東路式鳳凰裝中,已發(fā)現(xiàn)了四種不同造型的石蒜花紋樣,分別位于三件鳳凰裝服斗花池平面空間內(nèi)的不同方位,亦圓亦方,亦長亦短,亦大亦小,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地裝飾于其中(如圖4)。除了花卉紋樣,動物紋樣亦是如此。蝴蝶是東路式鳳凰裝服斗主要動物紋飾之一,在畬族人心目中具有生殖繁衍的寓意,經(jīng)常被裝飾在同一件東路式鳳凰裝服斗花池內(nèi)的不同方位。服斗最外圍 “幾”字型花池下方的矩形,平面空間面積最大,一對展翅飛翔的蝴蝶一左一右圍繞著花朵的紋樣正適合于其中。但當在其它花池平面空間內(nèi),由于面積的局限,蝴蝶紋樣的動態(tài)是靜止的,翅膀展幅不大,長度和寬度均小于飛舞的蝴蝶紋樣(如圖5)。人物紋樣因在花池內(nèi)的位置安排基本上一成不變,鮮有明顯的變化。
圖4 四種不同造型的石蒜花紋樣
圖5 飛舞的蝴蝶和靜止的蝴蝶紋樣
(三)虛實的契合
東路式鳳凰裝服斗紋飾獨具審美特色的是最里圈的“幾”字型花池內(nèi)的構筑形式。牡丹和鳳凰紋飾緊沿第二個“幾”字型花池的外輪廓線蜿蜒而上,并與下側方的花腳幾何紋飾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 “幾”字型開放平面空間。
在此開放平面空間內(nèi),牡丹和鳳凰紋飾靈活、自由地銜接、穿插,有序地組合在一起,與前兩個 “幾”字型花池封閉空間內(nèi)左右對稱鏡像紋樣的呆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如圖6)。在整體視覺關系上,兩者一放一收,一虛一實,相互契合,構筑了鳳凰裝服斗紋飾最精彩也是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審美形式。
圖6 服斗“幾”字型開放平面空間組合紋樣
霞浦東路式鳳凰裝服斗紋飾在方寸平面空間之間的布局自由靈動、按需所取、各得其所,體現(xiàn)了畬族人民的智慧和卓越創(chuàng)造力,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特色,是土生土長、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間藝術。在田野考查期間,課題組常常被畬族做衫師傅蘭清桃的技藝和鳳凰裝的美麗所折服,同時也為其缺乏系統(tǒng)保護、逐漸消失的現(xiàn)狀而擔憂。期待不久的將來,這塊民族藝術“瑰寶”能夠重新煥發(fā)耀眼的光彩。
注釋:
① “鳳凰裝”:是霞浦畬族人對其女性盛裝的俗稱。東路式“鳳凰鳳凰和犬(后被漢族文化涵化轉變?yōu)樗讫埛驱埖男蜗?,畬族俗稱“鰲魚”)是其中重要的具有象征性的紋樣。
② “做衫師傅”: 霞浦畬族鳳凰裝制作工藝是師徒式地代代傳承,學徒期一般為三年,期滿藝成出師,就可自立門戶,成為“做衫師傅”。 平時這些做衫師傅在家接上門活,遇有訂婚畬族女性,則被邀請至女方家專門為她們制作嫁衣(鳳凰裝)。
[1] 施聯(lián)朱,蔣炳釗,陳元煦,等.畬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34.
[2] 藍炯熹.畬民家族文化[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217.
Space Layout for Phoenix Costume Ornamentation with East Part Style of She Minority Clothes Bucket in Xiapu
ZHANG Juan
(Xianmen College of Fine Arts, Fuzou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0, China)
The "Phoenix" Costume of east part styl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in She nationality of Xiapu. Right side of front chest on a "Phoenix" coat is embroidered densely with plants, animals and characters pattern, etc. As a result, form larger domain ornament, it is commonly known as "clothes bucket". Clothes bucket ornamentation has such a uniqu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stereo and two-dimensional plane, that the visual aesthetic order and rules is constructed, It is with a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 also is a kind of folk art with indigenousness and authenticity. Through investigations about countryside for many times, the Research group discuss Phoenix costume of east-road style about the layout of the front part and ornamentat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two-dimensional flat surface, and explore the inner structure form and interrelations.
Phoenix Costume; clothes bucket ornamen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m construction
清華大學柒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與保護基金項目(201308)
TS941.742
A
2095-414X(2015)04-0025-04
張娟(1969-),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