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代斌
六月下旬至今,中國股市發(fā)生了什么,相信大家都已知道,而且為之震撼。筆者撰文之時,股指尚在4000點以下運行,但救市已經初見成效,當大家看到此文時,相信股指的大幅度震蕩已經趨緩,股災已經平息。
股災的危害從局部發(fā)展到全局,到了臨界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危機的境地,所以,必須全面控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會容忍這樣的災害持續(xù)的發(fā)展而放任自由。當事件平息之后,管理層要思考怎樣避免發(fā)生這樣的危機,建立健全法規(guī)建設,圍堵一切不合法的違規(guī)行為的再次發(fā)生。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作為一個投資者,在各種復雜的市場條件下,趨利避害,防范風險,既享受牛市的收益,又能避免股災所帶來的嚴重損失,而不要去怨天尤人,怪這怪那,才是投資者走向成熟的標志。怪政府救市無力,甚至想象到國際金融大鱷洗劫中國中產階級等的言論鋪天蓋地,都是十分的脆弱和荒唐可笑的。
此輪行情是杠桿上的牛市,巨大的融資盤數萬億,超過股市的保證金轉移的數量,股指從二千多點漲到六月中的5178點,雄踞全球冠軍,管理層嚴查場外配資沒有錯,只是誰也沒有料到是壓死空頭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股市的上升已經到了一個極致的水平,創(chuàng)業(yè)板的市盈率高達150倍,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超上證主板指數的叫囂不絕于耳,大街小巷人人都是股神,言必稱股票,股市已經沸騰。接下來發(fā)生的故事顯得十分的悲壯,股票連續(xù)跌停,超過十個跌停板的個股比比皆是,很多股票的股價失去了三分之二,甚至七成,雖然股指還在三千多點之上,但是投資者的市值嚴重縮水到三至四成的后果已經形成,當然,后期股票有所反彈,投資者的損失有所挽回,但恐怕再也回不到一個月前的市值水平,新股民只好寄希望于七八年以后解套了……
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實際上,我們欄目每期的文章開篇都要介紹筆者的至理名言。順勢而為,中庸之道,主動買套,提前下車。這樣一個股市十六字箴言,如果能夠領會吃透,哪怕是理會了一半的精神,就可以在這樣的一個千古股災面前保持完勝。具體一點,就是倡議我們每一個投資者都要做一個有計劃守紀律的投資者,切記,切記!
比如,今年牛市的計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可有相應的投資計劃,投資一百萬,利潤目標二百萬,其一,完成之后,利潤取出或打新,不要被別人的五倍十倍的利潤所迷惑,因為股指不過翻了一個小倍而已。其二,不做融資,這次貪婪者的毀滅無不源于融資。其三,嚴格執(zhí)行止盈操作,同時止損操作也必須完善,或者當均線系統(tǒng)完成死叉之后必須清倉出局,或者用六十天線跌破則全部清倉的辦法。
附二 上漲指數
附三 深圳創(chuàng)業(yè)板
附四 滬深300 期指
附一
附五 國際上大型股災歷史
抵御和預防股災的方法有很多,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的救市,因為政府救市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比如2008年的夏天,股指跌破3000點之后數度救市,但是好景不長,恰恰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海嘯,最終股市跌到了1664點,從6124點下跌了一年,跌幅超過七成。需要指出的,也不要把救市的希望寄托于所謂的經濟學家,專家,因為政府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學者更不用提。應時時刻刻把握主動權,最近人們感嘆,5178點的錢好像不是錢,3353點的錢就像是一個能下蛋的老母雞,抄底成功,市值上升飛快,都是因為投資者有了操作市場的主動權,一旦失去主動權,投資者只能被動的挨打,每天損失百分之十,即使行情翻轉,也只能等待,盼望,失去了操作的機動性,教訓深刻。
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股指必將運行在健康的軌道上,我們堅定的認為牛市的基因還在,但是在操作上面,投資者記住筆者上述論述,并付諸實踐操作。當然有的投資者依靠銀行股僥幸的躲掉了一輪股災,所以對于較大資金來說,配置一點市盈率很低有分紅歷史的銀行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牛市的主戰(zhàn)場還在中小創(chuàng),嚴重超跌的中小創(chuàng)必將在下半年有望出現的牛市下半場行情中再度出演主角,但是國家的平準基金已經設立,而且設立后就有可能長期運行下去,在股市過度上漲時平抑股價,在過度下跌時穩(wěn)定市場都是有必要的,所以未來的市場將更會走向國際化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