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山西省晉城技師學院)
由教育部和全國民辦高校德育研究會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民辦高校德育論壇于2015 年5 月29 日—31 日在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舉行。教育部思政司司長馮剛、全民民辦高校德育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城市學院黨委書記劉林和來自全國160 多家民辦本科高校的260 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教育部思政司司長馮剛就如何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和德育教育,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重要講話。
通過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國家各界特別是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擺在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來看待和認識。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相輔相成,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會道德建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響社會的道德狀況。
對于青少年來說,道德需要與理智需要、審美需要一樣,是他們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滿足及滿足的方式和類型,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成年后的道德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決定了他們的社會性發(fā)展程度和社會性接納程度,決定了他們發(fā)展空間的大小和發(fā)展方向的正確與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夠滿足、引導和提升他們的道德需要,為他們的道德發(fā)展以及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擁有一個充實的、有意義的、有尊嚴的和幸福的人生。
德育與智育、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德育與其他各育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并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方向,它們共同服務于教育目的,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fā)展和豐富個性的形成。
但在新時期下學校出現(xiàn)了很多有悖于德育發(fā)展的現(xiàn)象。由于應試教育的圍困,學校德育出現(xiàn)了嚴重邊緣化的現(xiàn)象,雖然一些教育工作者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并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卻碰到了內容老套、形式單一、評價乏力的新困境,致使德育效果不盡如人意,陷入尷尬。
近些年來,國家下很大力氣來展開德育工作,教育部門特別是學校和教師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從觀念上徹底扭轉過來。從這點來講,學校和教師的擔子很重。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接觸的東西多而雜,渠道又豐富,不一定有完全的辨別能力,好的東西他們接受了,同時“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也了解到了,這種情況很不利于學生形成好的德育觀,學校和教師就應該時不時地跟他們談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對于不利的東西跟他們講清利害關系,讓他們盡快從不良的道德思維中擺脫出來,接受良好的德育觀。學??梢藻噙x師德高尚、愛崗敬業(yè)的師德模范組成師德宣講團,深入每一個班級,現(xiàn)身說法,匯聚正能量,形成內核力。
(1)要注重發(fā)揮教師人格的作用。教育家加里寧指出:“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币簿褪钦f身教重于言教。(2)教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言談舉止,學生都在細心觀察,有意無意地加以仿效,教師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學生,勢必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交相呼應,起到強化其效果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德育講臺上“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榜樣,又使學生普遍感到遙不可及、陌生無比,德育也因此變得抽象遙遠、枯燥乏味,遭受厭煩和抵制。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拿身邊的榜樣說事,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感受起來很直觀,從而能起到很好的鞭策作用。如,中國文明網(wǎng)在2014 年9 月5 日推出的一個專欄“好人365”,欄目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和宣傳“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網(wǎng)友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積極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里沒有驚天偉人,有的只是來自基層的普通勞動者;這里沒有豐功偉業(yè),有的只是不同平凡崗位上的點滴奉獻,學校德育如能以“好人365”為教材,一定能產(chǎn)生迥然不同的精神感召力和教育效果。
實踐出真知,同樣,實踐也能讓學生真切感受道德的力量和魅力。如,學??梢酝ㄟ^知識競賽、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攝影展等具體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還可以開展“清明祭英烈 展望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學雷鋒春暖孝心”德育主題實踐活動等,從整體上對學生施加影響,從而保證學生思想、行為、心理等方面健康發(fā)展。
以上幾點是筆者在工作中的實踐總結,學校德育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和形式,使之適應新一代的需要,各個學??筛鶕?jù)各自特點和實際情況來開展德育工作,不論形式再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努力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培養(yǎng)高層次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馮如棟.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