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歡
(湖南省祁陽縣陶鑄中學)
新課程改革正在持續(xù)推進,加強對新課改的研究探索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作為音樂教學,它的根本目的不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音樂家,《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辫b于此,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以期更好地達成教學要求,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論語》中說:“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些經(jīng)典名言充分表達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既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動力,也是在音樂上持續(xù)發(fā)展,終生熱愛音樂的根本保證。但是,興趣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培養(yǎng)的。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音樂與其他學科的交融促進作用。學習英語之初,如果先讓孩子學習《字母歌》,一定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詩歌鑒賞中,配樂朗誦詩比單純的詩歌更能讓人感興趣;五線譜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shù)學知識;革命題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感受當時的歷史文化。可見,音樂對于開啟智力、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作用巨大。其次,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運用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讓學生真切感受,調(diào)動學生興趣;把傳統(tǒng)與流行結(jié)合起來,在講京劇單元時,流行歌曲《說唱臉譜》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把文字轉(zhuǎn)化成音樂,在講“和聲”時,播放“水木年華”“黑鴨子”組合的合唱部分,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再次,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如組織音樂興趣小組、舉辦音樂晚會、組織觀看欣賞經(jīng)典音樂電影等。這些方法都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給學生音樂學習插上快樂的翅膀。
音樂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學生體驗豐富的情感。音樂是時間藝術和情感藝術的結(jié)合體,情感蘊含在音樂的流淌中,在時光流淌中情感慢慢地釋放。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時,就要仔細感受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欣賞音樂時與作品中的情感發(fā)生碰撞,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匯,情與情的交融,讓音樂在每個聽眾的腦海中奔騰涌動,讓樂曲與學生的內(nèi)心產(chǎn)生共鳴。作為教師,要善于傾聽、感受、思考、積累,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學生。每節(jié)音樂課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卻是教師多年執(zhí)教經(jīng)驗的濃縮和審美心理的積淀。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簡短提示,迅速把學生帶入音樂所展現(xiàn)的情感世界。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自己的審美感受對學生娓娓道來,學生也可以互相交流審美體驗或?qū)處焹A訴。教學過程就是師生共同的情感體驗過程,而音樂賞析,可以成為學生終生難以忘懷的記憶。作為教師,要靈活組織音樂作品進行教學,以適應學生的審美心理和對各類音樂知識的要求。在選取音樂作品時,在兼顧教材的基礎上,要盡可能生活化,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接受程度較高的傳統(tǒng)音樂、流行音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感。
音樂教學向外拓展的天地十分廣闊,既包括舞蹈、歌唱、創(chuàng)作、戲劇表演等學科的擴展,也包括向其他學科擴展。實踐表明,音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工作、生活時,播放美妙動聽的音樂,可振奮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利用音樂,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大腦興奮程度,帶來正面積極的刺激,為學習和生活提供正能量。此外,音樂也可調(diào)節(jié)身體和大腦狀態(tài),這對部分學習壓力大、生活單一的學生意義重大。在學習前后或?qū)W習中聽一聽音樂,可以使人神清氣爽,頭腦清醒,全身放松,有利于恢復良好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音樂知識,凡是學生喜歡的音樂知識,不管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只要能符合音樂教材的基本要求,學生都是可以學習的。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師生間、同學間的交流學習,都有助于學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擴展教學內(nèi)容,收獲更多音樂方面的知識。
現(xiàn)代高中生,個性比較突出,思維比較靈活,探索欲和好奇心強烈,特別喜歡流行音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發(fā)表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引導學生討論一些熱點問題,如很多學生喜愛周杰倫、李宇春、陳奕迅等歌手的音樂,你為什么喜歡?這樣的問題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引發(fā)學生熱烈的討論。在學生探討后,教師要趁機跟學生講一講流行音樂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程,點明精華與糟粕,給學生正確的指引。教師還可以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對比來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音樂對心靈的震撼,引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在提高全體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那些特別愛好音樂、有音樂特長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個性發(fā)展空間,提供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其音樂潛能并獲得成功體驗。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音樂課改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地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開發(fā)潛在智力,啟迪美好人生,讓他們獲得全面健康發(fā)展,并為學生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方一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