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梅
(吉林市龍?zhí)秴^(qū)江密峰中鎮(zhèn)中心小學校,吉林 吉林 132000)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是激發(fā)人主動認識客觀事物,積極學習的原動力,所以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據(jù)說達爾文小時候是個“平庸的孩子”但由于他酷愛大自然,能以最大的熱情去從事對大自然的研究,所以最后成為偉大的生物科學家。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盡管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能夠進行學習,但他很難獲得成功,可是他一旦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形成迫切的學習愿望,就能促進自己去克服困難,主動去學習,使原來“要我學”成為“我要學”,這種學習的主動性,正是新課標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多種因素互相合作的過程,其中包括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重要手段。課改以前的課堂教學,教師獨霸天下,以老大自居,認為自己就是一堂之主。這些都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學生都是有感情的個體,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需要尊重,因此,我們提倡在素質(zhì)教育課堂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教師是引導者。如:教學生口算16-7=?時,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來算,①數(shù)格尺②數(shù)小棒③想7+()=16④10-7=3,3+6=9,每當學生說出一種方法時,教師要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并鼓勵學生選擇優(yōu)化的方法計算,把學生真正當成一個活生生的的人,教師要用自己的真摯感情去關注、感染每一個學生,建立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材中有很多色彩鮮艷、內(nèi)容豐富的圖畫。在教學中通過指導看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時應結(jié)合每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教學。例如:《粗心的小畫家》這篇課文,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文中動物的腳、腳印的插圖,使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故事,在教這些課文時,就要求教師發(fā)揮演講的潛力,學生在聽故事中,引導他們自己去領會、感悟,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實際上,這種引導就是一種德育滲透。如:《“真美”與“真糟”》這篇課文,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中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以故事形式進行生動的演講,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打動了孩子們的心,明白了父親的愛是嚴厲,母親的愛是慈祥,正是這兩種愛使文中的孩子后來成為一名作家。因此,魅力無窮的故事是語文課教學的一件功效神奇的教學手段,我們應不斷地去豐富它。
簡筆畫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把抽象的課文變成直觀的、具體可感的形象,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古詩教學中適當運用簡筆畫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用筆勾畫出廬山、瀑布、作者等山水畫,使學生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新課標要求課堂上啟發(fā)學生動腦去想,動口去說,動手去摸,增加學生的信息量和活動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有趣的活動才會樂于學習。例如:在教《植物媽媽有辦法》時,讓學生去摸一摸蒼耳帶刺的鎧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把蒼耳種子的表皮比喻成帶刺的鎧甲,還可以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積極、活潑地去學習。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普及與發(fā)展,投影、電視、計算機等電教設施用于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就要求教師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標點符號時,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生動形象的動畫教學,理解標點符號的使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語文課后練習是教材中的組成部分之一,針對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而設計的有趣性和開放性練習,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學生在玩與活動中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如一題多變、開放題、找朋友、做醫(yī)生、演課本劇、結(jié)合自己談體會等,讓學生通過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以師生相互了解為基礎,了解學生,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前提?,F(xiàn)有的事實已經(jīng)表明,對學生和學生家庭的了解,是教師與學生和諧相處的基本條件之一。學生對教師的了解,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弱,同時對教師有較強的依賴性。如果他們比較喜歡哪個老師,他們就會比較喜歡上該老師所教的課,愛學習該老師所教的科目,成績自然就會比較好。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個教師,那么就不愛上該老師所教的課,成績自然不好。因此,老師與學生相處時,要真正的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如;下課時和學生一起跳繩、踢毽子、做游戲等活動。把自己塑造成學生心目中一個可愛可親的親密朋友。同時,對于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在批評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運用與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不傷他們自尊心,不侮辱他們?nèi)烁竦耐瑫r,讓他們從內(nèi)心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這樣,師生關系才能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會真正的從心里接納你,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總之,在今后教學中,應開設多種多樣的興趣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努力使學生成為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