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
摘 要:學生升入初中,不僅身體、心理有了新的變化,學業(yè)的內容和難度也有了一個新的提升。相對于小學知識,初中數學做了進一步的細分。初中數學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和高中學習掛鉤的,如果學生不能牢固掌握這些內容,將會影響日后的數學學習。因此,數學教師要有一個全局意識,在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把握好初中學段的整體教學。
關鍵詞:初中教學;數學;整體性;系統(tǒng)
數學教師怎樣才算是對數學教學有一個清醒的、有效的把握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教師教學,要清楚地知道教材意圖,把握大綱設置,明確自己每堂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進度;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學生,尊重每個學生在知識接納、理解、掌握方面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心理特性,因材施教。這些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在教學這場“戰(zhàn)役”中才能百戰(zhàn)不殆。了解了學生對公式和定理的掌握水平、熟練應用水平,才能把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結合起來,把握好教學進度。否則,教師在講臺上飛快地講完一個又一個知識點,學生的認知卻停留在最開始的教學內容上,學生聽得懵懂著急,教師也做了無用功,白浪費時間。
二、打鐵還需自身硬
打好教學“戰(zhàn)役”的第二步,是為自己準備“一把快刀”“一把好槍”。這個“快刀”“好槍”,說的就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每個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是一成不變的。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教師滿足于自己現有的教學水平,那勢必會被別的教師超過。要想教出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必須自己先把要傳授的知識掌握牢固,爛熟于心。
三、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
學生不論是對數學定理的學習,還是對應用題、方程式的掌握,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際應用,為了解答一個個生活中的數學難題。因此,教師教學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學生對公式和定理的認識、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做題時一眼認準應該帶入哪個數學公式和定理的能力,提高成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方式、數學邏輯判斷的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離不開一個整體性把握,離不開對教學有效性的認知和判斷。有效的數學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沒有效果的教學,只是在浪費學生和教師的寶貴時間,白做無用功,這是教師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參考文獻:
徐利治.數學方法論選講.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