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
美國教育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币虼?,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所呈現出的思維活躍的表現,往往離不開教師所引發(fā)的有效性提問。而在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領域的特定性,其教學時間的劃分都有相應的要求(示范講解、幼兒操作、作品評價),所以,適度把握教師的提問,在美術教學中更凸顯其清、簡、精。
一、“美術教學中有效性提問”之調查
提問,是教師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它往往會成為一節(jié)美術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理清思路,解析困惑,尋出問題才能更好地予以把握。
1.理念解析“何為有效性提問”
所謂“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的興趣,有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在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問”,筆者認為它必須立足于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圍繞教學目標而預設,充分體現提問的適宜性、層次性、互動性、啟發(fā)性等特點,以拓展幼兒的創(chuàng)作思路。
2.教師對“有效性提問”設計的困惑
一節(jié)美術教學,需要教師深究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劃分活動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進行提問設計。而在美術教學“提問”設計中,教師們常常有“提問老套路、提問難把握”的困惑。如問題的設計不外乎“看看這是什么?你喜歡嗎?這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等等常規(guī)性的提問,這又如何體現它的有效性?又有教師提出:“設計的問題怎樣才算緊扣目標,還能體現循序漸進?”對于美術活動中有效性提問的設計,在教師心中還是模糊的。
二、“美術教學中有效性提問設計”之建議
怎樣的提問設計才能稱之為“有效”呢?我想作為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幼兒年齡及學習特點等方面的不同而設定。
1.抓住關鍵——緊扣教學目標
問題的設計要針對教學材料,緊緊以教學目標為中心。例如:教師針對大班線條畫“有趣的凸眼人”其目標設定為:A:借助保麗龍球來表現趣味人物的眼睛。B:能大膽想象,用各種線條和圖案裝飾人物形象。C: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感受畫面的夸張和詼諧。教師圍繞目標設定了以下問題:“想象一下保麗龍球可以做凸眼人臉上的什么部位?”“凸眼人開心(生氣、激動……)的時候可以用什么圖案在他凸凸的眼球上表示呢?”“凸眼人最愛美了,你最喜歡用什么樣的線條和圖案來給他打扮呀?”“誰來介紹你最喜歡哪一個凸眼人,他什么地方最吸引你?”通過這些提問,教師將目標有效融入活動中,而且這些問題有針對,能啟迪幼兒思維,大膽展開個性化的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2.激活經驗——緊密結合幼兒年齡特點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并積極了解其已有經驗,這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做到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提問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小、中班幼兒的思維直觀而形象,他們只能根據實物的表現進行思考,因此在設計小、中班幼兒提問時宜簡單、具體而有趣味。
3.分清主次——緊緊抓住教學重難點
對于教師而言,能設計關鍵問題,就能較好地抓住教學活動的“魂”。教學提問的設計,需緊密圍繞教學重難點來剖析,層層遞進,由淺入深。
三、“美術教學中有效性提問互動”之嘗試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提問互動貫穿整個過程?!毒V要》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和表現,敏感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教學過程中,示范引導、幼兒操作、作品評價等各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有效提問互動,教師所展現的是幼兒積極的支持者、合作著、引導者,那有效的提問互動關鍵又在哪呢?
瑞吉歐教育經驗有句名言——“接住孩子拋來的球?!痹诿佬g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結合已設的提問進行組織,同時非常重要的是其敏銳的思維能力,即隨機性、靈活性、應變性。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的想法,關注個體、把握時機,對幼兒的回應即時順應新思路、新提問,有效地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推動美術活動的深入開展。如在大班美術活動“我給粽子設計海報”,教師提問設計為“你最喜歡吃什么口味的粽子?”一女孩回答了草莓、香蕉、葡萄等各種水果口味,還沒等她說完有一男孩急著說:“沒有這種粽子的!”下面哄然而笑,小女孩頓時停住了。我笑瞇瞇地問:妞妞,這些水果粽子你吃過嗎?” 她紅著臉:“沒吃過!”“我猜這些口味是你特別喜歡吃的,對嗎?有沒有誰也喜歡吃水果口味的粽子呢?那待會愿意的小朋友也可以給新口味水果粽設計海報哦!” 妞妞笑了。當幼兒的回答引起爭議時,教師的提問引導需及時捕捉支持點,既保護幼兒情感的投入和個性的想法,又能順著他們的思路潛移默化地更新幼兒的觀念。
美術教學活動是也是生活意義的載體,生活意義很多時候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積極互動”來顯現。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清楚認識教學活動中“提問”的重要性,緊緊圍繞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能力發(fā)展等多方面予以設計和把握,努力做到提問的清晰、簡明與精煉,互動的趣味、生動與適宜,從而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支持型師幼關系,真正提高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天域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