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摘要:小學英語在學生整個英語學習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代表著英語課程的啟蒙,而語法的學習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內(nèi)容。語法體現(xiàn)語言詞與句子構成規(guī)律,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根據(jù)新課標要求,語法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越來越少,但語法本身又十分重要。本文針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對語法教學提出一些改進措施,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改進思路
一、引言
英語語法是指英語中語言結構的規(guī)律,它為英語學習提供了便利。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放在了語法的教學轉變上。過去小學英語教學比較注重語法的應用,程式化的課程內(nèi)容讓許多學生有些難以接受,對英語課程的興趣不高,故本文對我國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二、小學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zhì)水平不達標
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不達標,對于英語的研究不夠深入,只具備平均英語水平,因此教學水準一直難以提升。此現(xiàn)象尤其在農(nóng)村、山區(qū)等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小學中普遍存在。
還有一部分小學英語老師專業(yè)知識很扎實,但是對于教學方面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常常“一廂情愿”的進行教授,教學技巧生硬,形式單一,課堂氣氛嚴肅。因此努力將課堂變得生趣盎然,做到吸引學生,才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根據(jù)教育改革方面的要求,老師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自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適應現(xiàn)代教育和新時期學生的特點。
關于教材的使用,老師應該首先充分吃透教材,掌握教材中對于語法能力的要求,才能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制定出合理的教案,指導學生既能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又能保證學習的質(zhì)量。以教材內(nèi)容作為參考,掌握重點,有所取舍。根據(jù)地域文化和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改編,可以讓教材最大程度上服務于教學。
(二)對于語法的過分強調(diào)
經(jīng)歷過英語學習的人都能明白,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能幫助我們在英語學習中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但是,小學英語涉及的語法知識少,主要目的是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啟蒙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材中涉及的語法知識,過分強調(diào)語法只能招致學生的反感,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應該強調(diào)學生從英語課程的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和具體認知水平出發(fā),提倡實踐參與交流的學習模式,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三、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有的手段和發(fā)展方向
(一)小學語法的教學原則
為了提高小學語法教學的水平和學習的接受能力,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本,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水平和語法的難易程度,教學中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1.三維語法教學原則。語法的三維性指的是語法的形式、意義和用法三個方面,三者不可分割,相輔相成。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合理、準確地把握語法的三維屬性,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語法的含義和屬性,提高學習能力。
2.階段性原則。學生學習具有階段性,不同階段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不同,教師應該掌握這一教學原則,認識到學習的階段性,幫助學生將語法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3.交往性原則。語言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習語言的根本目的是交流溝通,語法教學不能局限于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而是應該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賦予語言學習以真實的情景,使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多樣性原則。由于小學英語教學是整個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英語教學基礎單一,教學內(nèi)容為單詞、短句型、對話和短文為主,語法知識寓于這些學習內(nèi)容當中。教師需要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寓教于樂,提高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的興趣。
5.互動性原則。新的教學觀要求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是平等的,學生要打破教師的權威性。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加強溝通交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寓教于樂,讓學生積極、自主地接受語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
由以上五個教學原則為基礎,本文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變?yōu)榛邮浇虒W,讓學生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綜合掌握英語學習,靈活應用語法知識,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1.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語法。小學階段的英語的學習主要是為初中和高中英語教學打基礎,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因而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借助圖片、視頻、實物等的直觀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晦澀難懂的語法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2.寓教于樂,方便記憶。童謠和歌曲節(jié)奏明快,便于記憶,通過童謠或者歌曲等形式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語法學習。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所具有的性格、心理以及學習特點,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將語法編成節(jié)奏明顯的歌謠、歌曲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容易記憶。
3.通過任務,認識語法。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通過一些任務的分配與完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吸引力,從而自覺接受知識并且樹立自信心。因此,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將語法呈現(xiàn)在語境中,讓學生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學習運用語法。
4.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語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在課文中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律。教師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會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同時,教師對語法進行講解,使學生對照自己的見解進行適當?shù)难a充,加深理解,并且增進了教學互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語法是英語學習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學習者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接受語法的熏陶,不單單是為了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基礎,更是為了更好地應用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英語語法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樂中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長青.論提高小學語言教學的有效性途徑[D].湖南師范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