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子睿
以前,鄰居李奶奶家有一棵高大的棗樹,長長的枝杈伸出墻外,每當鮮亮的棗掛滿枝頭時,我就會垂涎三尺。
棗還沒有熟透,便調皮地在樹上打著秋千向我招手。我忍不住了,想弄兩個嘗嘗。趁李奶奶午睡的當口兒,我找來一堆石頭,向棗樹發(fā)起了進攻。可一連三發(fā)只打下了幾片葉子。我一著急,使勁一扔,只聽咣當一聲,石頭不知砸到了什么東西。李奶奶聞聲走出來,罵道:“誰往我家里扔石頭,找挨揍哇!”嚇得我蹲在墻角一動不動,連大氣都不敢出。過了一會兒,沒了動靜,我又進行第二輪進攻。
我找來一根竹竿,對準棗樹噼里啪啦一通亂打,但是棗大都蹦到了李奶奶家的院子里。打棗的聲音驚動了李奶奶。我聽見她邊罵邊打開大門的聲音,趕緊扯著竹竿一溜煙跑到我家茅房里。李奶奶看到一地的棗葉,大聲罵了起來:“是誰這么大膽,敢偷我的棗,別讓我逮到,否則拍扁你的腦袋!”我躲在茅房里偷偷笑:“哼!想抓我,沒門兒,我可是狡猾狡猾地?!边^了好大一會兒,李奶奶才回去。可憐我在茅房里喂了半天蚊子,身上起了好多包。無論如何,今天非偷到棗不可。
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在竹竿的一頭綁上一個小鐵鉤,對準棗一鉤一拉,棗就乖乖地跑到了我的跟前。不一會兒,便偷到了好多。我用衣服包著棗,一陣風似的跑回家中,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拿起一顆棗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又脆又甜。這偷來的棗就是甜哪!
后來李奶奶家蓋新房子,砍掉了那棵可愛的棗樹,我便再沒吃過那樣甜的棗了。
(指導教師:南素英)
評委會意見:
本文開門見山地敘述了作者小時候偷鄰居李奶奶家棗的過程,語言樸實,充滿童真童趣,兒童狡黠的心理描寫得當。文章一波三折,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