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運動成癮影響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2015-07-23 06:47:46周倩云曹振興劉立偉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鍛煉者體育鍛煉次數(shù)

      曲 輝,周倩云,曹振興,劉立偉

      運動成癮影響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曲輝1,2,周倩云2,曹振興2,劉立偉3

      摘要基于成癮的疾病模型,對運動成癮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流行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大學生群體中運動成癮的流行病學特點,探索導致運動成癮的可能原因,為運動成癮的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采用系統(tǒng)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4所高校中抽取2 352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運用運動成癮量表(EAI)和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運動成癮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該大學生群體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6.8%;運動成癮具有性別、年級、專業(yè)差異;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鍛煉項目與運動成癮存在相關關系;性別、年級、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和鍛煉項目分別進入回歸方程。結論:男生、大學二年級、理工科專業(yè)更容易運動成癮;男生、大學二年級、父(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多、每次鍛煉時間長和同場對抗性鍛煉項目是導致運動成癮的風險因素,對運動成癮具有預測作用。

      關鍵詞運動成癮;運動依賴;鍛煉成癮;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運動成癮(exercise addiction)是近年來國外運動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運動成癮,又被稱為運動依賴、鍛煉成癮等。D.M.W.VEALE[1]認為,運動成癮是用來描述個體所從事的運動變成的一種強迫性行為,具有運動依賴傾向或癥狀的個體會將運動計劃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若是阻礙了運動計劃,將會引發(fā)個體的焦慮、不安或沮喪,使個體逐漸忽略人際社會互動,忽略家庭責任。國內學者李京誠[2]認為,鍛煉成癮是指個體對有規(guī)律鍛煉生活方式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生理依賴。

      國外對運動成癮的機制、行為特征、界定方法與手段、預防和治療手段,以及運動成癮與人格特質等心理因素的相關性、運動成癮與其他成癮的關聯(lián)性等方面進行了的研究。國內研究涉及運動成癮的界定方法、影響因素,但研究數(shù)量很少,因此,只是零碎的、小范圍的,處于研究前的準備和啟動階段[3]。

      運動成癮被認為是一種新的行為成癮,但尚未被列入美國

      了解運動成癮在人群中的分布,發(fā)現(xiàn)導致運動成癮的線索,是運動成癮研究的基礎和出發(fā)點。本研究基于成癮的疾病模型,運用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對運動成癮在大學生人群中的流行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學生運動成癮的流行病學特點,探索導致運動成癮的可能原因,為運動成癮的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沈陽市普通高校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在校學生。參考國內外的研究結果,估計大學生人群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約為5%,調查的容許誤差定為1%。根據流行病學現(xiàn)況調查樣本量估計公式:

      式中:ɑ為置信區(qū)間;tɑ為顯著性水平ɑ對應的t值;P為估計患病率;Q=1-P;d為容許誤差。

      本研究的最小樣本量為:n=1.962×0.05×0.95/0.012≈1 825。

      采用系統(tǒng)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將沈陽市普通高校分成綜合類、文科類、理工類和醫(yī)學類4種,各抽取一所高校。按照招生規(guī)模,確定在綜合類高校抽取文科、理工科各2個學院,文科類、理工類、醫(yī)學類高校分別抽取文科專業(yè)、理工科專業(yè)、醫(yī)學專業(yè)各2個學院,共計10個學院。按照每個學院、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各5個自然班,每個自然班30人計算,預計抽取3 000人(10個學院×2個年級×5個自然班×30)。實際發(fā)放問卷2 48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2 352份,有效率為94.7%。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采用運動成癮量表(ExerciseAddiction Inventory,EAI)和自編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現(xiàn)場填寫,現(xiàn)場回收的調查方式。調查時間為2015 年4月。

      運動成癮量表(EAI)是由A.TERRY等[5]在2004年設計的,是國內外研究運動成癮問題應用最廣泛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該量表由6個問題組成,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非常不同意”計1分,“不同意”計2分,“不確定”計3分,“同意”計4分,“非常同意”計5分。量表得分≥24分,即可判定為運動成癮。

      自編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可能影響運動成癮的人口學、社會學和鍛煉行為因素,編制了包括性別、年級、專業(yè)、家庭居住地、父母參加體育鍛煉情況、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和主要鍛煉項目等8個問題的一般情況調查問卷。

      1.2.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依據有無體育鍛煉(不含體育課)將2 352名大學生分為無鍛煉組(問卷中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選擇0次)和有鍛煉組。依據運動成癮量表得分,將有鍛煉組分為成癮組(EAI≥24)和非成癮組(EAI<24)。各組人數(shù)分別為:無鍛煉組75人,成癮組161人,非成癮組2 116人。無鍛煉組不填寫運動成癮量表(問卷中選擇跳過)。

      本研究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相關分析、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等統(tǒng)計處理。

      2 研究結果

      2.1大學生運動成癮的流行病學特征

      2 352名大學生中,檢出運動成癮(EAI≥24,下同)的人數(shù)為161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6.8%。其中,男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10.5%,女生為3.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334,P<0.01);大學一年級學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5.7%,大學二年級為8.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82,P<0.05);文科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4.9%,理工科專業(yè)為9.5%,醫(yī)學專業(yè)為4.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624,P<0.01)。

      2.2運動成癮與各因素的相關分析

      2.2.1人口學、社會學因素與運動成癮的相關分析 (1)性別與運動成癮。有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男生1 108人,女生1 169人。男生中,運動成癮人數(shù)為119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10.7%;女生中,運動成癮人數(shù)為42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3.6%。男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224,P<0.01),表明運動成癮與性別存在相關關系,男生更容易產生運動成癮,男生運動成癮的可能性是女生的3.229倍(見表1)。

      (2)年級與運動成癮。有體育鍛煉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1 149人,運動成癮的人數(shù)為68人,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5.9%;大學二年級學生1 128人,運動成癮的人數(shù)為93人,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8.2%。2個年級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89,P<0.05)。表明運動成癮與年級存在相關關系,大學二年級學生更容易產生運動成癮。大學二年級學生運動成癮的可能性為大學一年級學生的1.428倍(見表1)。

      (3)專業(yè)與運動成癮。828名有體育鍛煉的文科專業(yè)大學生中,運動成癮人數(shù)為42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5.1%;1 047名有體育鍛煉的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中,運動成癮人數(shù)為102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9.7%;402名有體育鍛煉的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中,運動成癮人數(shù)為17人,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4.2%。不同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存在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344,P<0.01),表明運動成癮與專業(yè)存在相關關系(見表1)。

      運用卡方分割法進行兩兩比較,規(guī)定通常檢驗水準為α=0.05,根據公式計算出調整檢驗水準為α=0.0125。統(tǒng)計顯示,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成癮發(fā)生率高于文科專業(yè)和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220,P=0.000;χ2=11.713,P=0.001),而文科專業(yè)大學生與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成癮發(fā)生率差異不顯著(χ2=0.422,P=0.516)。表明,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更容易運動成癮,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成癮的可能性是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的2.444倍(見表1)。

      (4)家庭居住地與運動成癮。在體育文化環(huán)境和體育設施方面,我國目前的現(xiàn)狀一般是省會(或直轄市)城市好于地級城市,地級城市好于縣級城市,城市好于農村。本研究假設,家庭居住地是運動成癮的影響因素之一,考察成長環(huán)境與運動成癮的相關關系。調查結果顯示,來自省會或直轄市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略高于來自農村、縣級市和地級市的大學生。統(tǒng)計表明,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與家庭居住地不存在相關關系或相關不顯著(χ2=4.296,P>0.05),否定了原假設,家庭居住地對運動成癮無顯著影響。來自農村與來自城市的大學生群體的運動成癮發(fā)生率分別為6.5%和6.6%,二者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6,P>0.05)(見表1)。

      (5)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與運動成癮。家庭環(huán)境是物質成癮和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之一,父母(其中1人或2人)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以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為依據:每周參加體育鍛煉3次以上)可能對子女的體育鍛煉行為產生影響。統(tǒng)計表明,運動成癮與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存在相關關系(χ2=16.630,P<0.01)(見表1)。

      表1 人口學、社會學因素與運動成癮的相關分析Table1 Correlation between demographic,sociological factors and exercise addiction

      運用卡方分割法進行兩兩比較,規(guī)定通常檢驗水準為α= 0.05,根據公式計算出調整檢驗水準為α=0.012 5。父母2人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高于父母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大學生,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569,P=0.000)。父母2人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與父母中1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χ2=2.328,P=0.127),父母中1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與父母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χ2=4.136,P= 0.042)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父母2人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運動成癮的可能性是父母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大學生的2.128倍。

      2.2.2鍛煉行為與運動成癮的相關性分析 (1)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與運動成癮。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是衡量運動量大小的指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運動成癮與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存在相關關系(χ2=225.879,P<0.01)。隨著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的增加,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呈增高的趨勢。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7次以上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最高(34.9%),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7次的大學生次之(19.5%),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1次和不足1次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為0。

      與樣本總體的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的差異檢驗顯示,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2次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樣本總體(χ2=10.293,P<0.05);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3次和5次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與樣本總體無差異;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為4次和6次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與樣本總體差異顯著(P<0.05);而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7次和7次以上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與樣本總體差異非常顯著(P<0.01)。表明,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越多越容易運動成癮。

      隨著每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的增加,運動成癮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大。每周鍛煉3次運動成癮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每周鍛煉2次的2.213倍,而每周鍛煉7次以上運動成癮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每周鍛煉2次的16.221倍(見表2)。

      (2)每次鍛煉時間與運動成癮。每次鍛煉時間是衡量運動量的指標之一。結果顯示,每次鍛煉時間與運動成癮存在相關關系(χ2=118.367,P<0.01)。每次鍛煉時間不滿30 m in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1.7%,顯著低于樣本總體的發(fā)生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068,P<0.01);每次鍛煉時間為大于30 min不滿1 h、大于1 h不滿1.5 h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與樣本總體無顯著差異;每次鍛煉時間2 h以上的大學生中,發(fā)生率為28.0%,高于樣本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8.367, P<0.01)。表明,每次鍛煉時間越長,越容易產生運動成癮。每次鍛煉時間2 h以上的大學生,產生運動成癮的可能性是每次鍛煉時間不滿30 min人群的21.848倍(見表2)。

      表2 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與運動成癮的相關分析Table2 Correlation between exe rcise frequency,exe rcise tim e and exercise addic tion

      (3)鍛煉項目與運動成癮。相關分析顯示,鍛煉項目與運動成癮存在相關關系(χ2=83.057,P<0.01)。足球、籃球鍛煉者中,運動成癮發(fā)生率高于樣本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足球:χ2=14.404,P<0.01;籃球:χ2=34.120,P<0.01)。羽毛球、健步走鍛煉者中,運動成癮發(fā)生率低于總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羽毛球:χ2=6.088,P<0.05;健步走:χ2=7.611,P<0.01)。跑步、健美、排球、乒乓球、網球、游泳、瑜珈、輪滑、跳繩、武術、體育舞蹈和自行車鍛煉者中,運動成癮發(fā)生率與總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表明,足球、籃球鍛煉者更容易運動成癮。足球鍛煉者運動成癮的可能性是跑步鍛煉者的4.025倍,足球鍛煉者與籃球鍛煉者的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χ2=0.354,P>0.05)(見表3)。

      表3 不同鍛煉項目運動成癮發(fā)生率與樣本總體的差異檢驗Table3 Prevalence of exercise addiction among different events participants and difference tests

      161名運動成癮大學生中,籃球鍛煉者最多(56人,34.8%),其次是跑步鍛煉者(43人,26.7%),再次是足球鍛煉者(13人,8.1%)。跑步鍛煉者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與總體并無差異,說明跑步鍛煉者不比其他鍛煉項目鍛煉者更容易運動成癮(見表4)。

      表4 運動成癮大學生的鍛煉項目分布Table4 Exercise even ts distribution o f exe rcise add icts

      2.3運動成癮風險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討各種因素對運動成癮的影響,有效預測運動成癮的發(fā)生,本研究以性別(女=1,男=2)、年級(大一=1,大二=2)、專業(yè)(其他=1,理工科=2)、家庭居住地(農村=1,城市=2)、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否=1,是=2)、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鍛煉項目(其他項目=1,同場對抗性項目=2)作為自變量,以是否運動成癮作為因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向前法,Pin=0.05,Pout=0.10)。結果顯示,性別、年級、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和鍛煉項目先后進入回歸方程,回歸方程對樣本的回代預測正確率為93.0%(見表5)。

      結果表明,性別、年級、父(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和鍛煉項目是運動成癮的有效預測因子。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男性、大學二年級、父(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多、每次鍛煉時間長和同場對抗性項目是運動成癮的風險因素。

      表5 運動成癮影響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Tab le5 Result of non-conditiona 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exercise addiction

      3 討論

      3.1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采用系統(tǒng)分層整體抽樣的方法,調查對象為普通大學生群體,包括無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和有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總體的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6.8%,其中,有規(guī)律運動者(周體育鍛煉1次及以上)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7.8%。李夢龍[6]報告,大學生規(guī)律運動者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8.42%;張永峰[7]在運動場所隨機抽取840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為5.9%。本研究的結果與李夢龍的研究結果接近。A.SZABO等[8]報告英國普通大學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為3.6%(樣本量為194人)。

      上述研究均采用TERRY等設計的運動成癮量表(EAI)作為診斷工具,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抽樣方法帶來的誤差和樣本量的大小不同造成的誤差;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群體,由于不同地區(qū)經濟、文化環(huán)境的差異,特別是體育文化環(huán)境的差異,可能導致地區(qū)差異和跨文化差異。

      此外,不同人群的運動成癮發(fā)生率可能存在差異。有研究報告,26%的男性和25%的女性跑步鍛煉者運動成癮。KRISZTINA 等[9]認為,一般人群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3%是比較可靠的數(shù)字。

      3.2性別與運動成癮

      本研究結果表明,男性更容易運動成癮,在同樣以大學生群體為對象的研究中,與張永鋒[8]的研究結果一致。S.D.DANIELLE等[10]對美國青少年(平均年齡15歲)的研究指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運動成癮。在對中老年人的調查研究中,任宇[11]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運動成癮存在性別差異的原因,可能源自男女在心理學方面的差異。從心理學角度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有競爭性和攻擊性,喜歡冒險和追求刺激,因此男性更容易沉迷于體育這一充滿競爭性的活動。此外,體育參與程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男女在社會角色方面存在差異,在男性占優(yōu)勢的社會中,女性在包括體育活動的社會活動中參與程度較低,而參與程度低,運動成癮的可能性就小。

      關于運動成癮是否具有性別差異,研究得出不同的結論。在以大學生群體為對象的研究中,李夢龍[6]認為,女性更可能產生運動成癮;在以普通健身人群為對象的研究中,王洪燕[12]的結論是,女性比男性容易運動成癮,而章羅庚、李頌[13]的結論是男女無差異。

      研究結論的不一致可能與研究群體不同有關,不同文化背景、年齡層次、地區(qū)、收入水平、職業(yè)、文化程度和鍛煉項目的群體,男女體育鍛煉的參與程度存在差異。

      3.3專業(yè)與運動成癮

      本研究結果顯示,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更容易運動成癮。A.SZABO等[8]針對英國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運動成癮的調查結果表明,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無論是EAI得分還是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都高于普通大學生。這些研究結果提示,專業(yè)是運動成癮的影響因素之一,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可能不同。

      很多研究表明,文科專業(yè)和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體育參與程度不同。原因可能是,專業(yè)與個性心理相互影響,導致不同專業(yè)大學生在某些心理因素方面存在差異,并具有專業(yè)特點,而這些心理因素的差異又導致不同專業(yè)運動成癮方面的差異。

      3.4年級與運動成癮

      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過程,可以解釋運動成癮年級之間的差異。就大學生群體而言,大學一、二年級是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時期。從高中到大學,可自由支配時間陡然增加,大部分在高中時期無暇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出于健身、娛樂、減肥和興趣等原因,通過體育課的學習或受其他同學的影響,選擇某一個或幾個運動項目主動進行鍛煉,逐漸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體育鍛煉帶來的積極情緒體驗或健身效果又強化了這種鍛煉習慣,其中一部分學生沉迷于體育鍛煉并發(fā)展為運動成癮。

      3.5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與運動成癮

      本研究表明,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也是運動成癮的影響因素,家庭環(huán)境是物質成癮的影響因素。選擇性交互作用理論認為,成癮是個體在同外界社會的相互交往過程中學習的結果,是個體社會化的產物[4]。父(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子女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影響,同時也使其中對運動成癮具有易感性的個體發(fā)展為運動成癮。

      3.6周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和每次鍛煉時間與運動成癮

      耐受性是運動成癮的診斷標準之一[1,14],即為避免消極影響的發(fā)生或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保持甚至增加運動量。因此,大運動量是運動成癮的行為特征之一。

      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和每次鍛煉時間是衡量運動量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表明,運動成癮與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和每次鍛煉時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運動成癮大學生的鍛煉行為具有大運動量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多、每次鍛煉時間長。

      國內的同類研究也證明,運動成癮者具有大運動量的特點。李夢龍[6]研究認為,影響運動依賴的一般因素有性別、持續(xù)運動時間、運動頻率和每次運動時間。張永鋒[7]研究認為,運動量大者易產生運動成癮。

      3.7鍛煉項目與運動成癮

      本研究表明,運動成癮與鍛煉項目存在相關關系,大學生群體中足球和籃球鍛煉者更容易運動成癮。這一結果提示,同場對抗性項目的鍛煉者可能更容易運動成癮。張永鋒[7]也認為,喜歡對抗性運動者可能更容易產生運動成癮。

      有研究表明,馬拉松運動員和健美運動員更容易產生運動依賴[15-18]。本研究中,跑步和健美鍛煉者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與總體并無顯著差異。但在絕對數(shù)量上,跑步鍛煉者中運動成癮者僅次于籃球鍛煉者。本研究中,以跑步為鍛煉方式的大學生最多,有762人,占33.5%。因此,運動成癮者中跑步鍛煉者數(shù)量多的原因是,以跑步為鍛煉方式的人比其他項目多,統(tǒng)計分析并不支持跑步鍛煉者更容易運動成癮的觀點。

      同場對抗性項目更容易運動成癮的原因可能是,與個人項目、隔網對抗性項目相比,同場對抗性項目競爭性、趣味性更強,在運動過程中更容易體驗到愉悅、興奮和成就感等積極的情緒體驗(高峰體驗),因此更容易上癮。而其他項目競爭性、趣味性相對弱一些,不容易產生上述積極的情緒體驗。

      4 結論

      (1)普通大學生群體(一年級和二年級)中運動成癮發(fā)生率為6.8%,運動成癮具有性別、年級和專業(yè)差異,男性、大學二年級、理工科專業(yè)的大學生更容易產生運動成癮。

      (2)父母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每次鍛煉時間、鍛煉項目與運動成癮存在相關關系。父母2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運動成癮的發(fā)生率高于父母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越多、每次鍛煉時間越長越容易產生運動成癮;足球、籃球鍛煉者更容易產生運動成癮。

      (3)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男生、大學二年級、父(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多、每次鍛煉時間長、同場對抗性鍛煉項目是導致運動成癮的風險因素,對運動成癮具有預測作用。

      參考文獻:

      [1]VEALE D M W.Exercise depen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1987,82:221-253.

      [2]李京誠.鍛煉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謝松林,李薇.運動成癮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007,04:125-128.

      [4]趙敏,郝偉.酒精及藥物濫用與成癮[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1.

      [5]TERRY A,SZABO A,GRIFFITHS M.The exercise addiction inventory:A new brief screening tool[J].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4,12 (5):489-499.

      [6]李夢龍,馬衛(wèi)平.大學生規(guī)律運動者運動依賴影響因素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06:546-548.

      [7]張永鋒.大學生運動成癮探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

      [8]SZABO A,GRIFFITHS M D.Exercise addiction in British sport science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2007,5 (1):25-28.

      [9]KRISZTINA,BERCZIKL.Exercise Addiction:Symptoms,Diagnosis,Epidemiology,and Etiology[J].SubstanceUse&Misuse,2012,47:403-417.

      [10]DANIELLE S D,JENNIFER S S,JENNIFER M D.Self-determined to exercise?Leisure-time exercise behavior,exercise motivation,and exercise dependence in youth[J].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013,10:176-184.

      [11]任宇.太原市中老年人鍛煉成癮行為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山西大學,2008.

      [12]王洪燕.鍛煉成癮問題及相關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13]章羅庚,李頌.對運動依賴影響因素的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05:43-46.

      [14]HAUSENBLAS H A,DOWNS D S.Exercise Dependence Scale-21 Manu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2002,32:179-185.

      [15]HAUSENBLAS H A,SYMONS D S.Exercise dependence:A systematic review[J].Psychology of Sport&Exercise,2002,3:89-123.

      [16]HAUSENBLAS H A DOWNS D S.Relationship among sex,imagery and exercise dependence symptoms[J].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2(16):169-172.

      [17]LEJOYEUX M,AVRIL M,RICHOUX C,et al.Prevalence of exercise addiction and other behavioral addictions among clients of a Parisian fitness room[J].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08,49:353-358.

      [18]ALLEGRE B,THEME P,GRIFFITHS M.Individual factors and the contex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xercise dependence:A prospective study of“ultra-maratho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2007,5:233-243.

      中圖分類號:G 804.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00(2015)05-425-07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5.05.010

      收稿日期:2015-07-13;修回日期:2015-09-17;錄用日期:2015-09-18

      作者簡介:曲輝(1970-),男,山東煙臺人,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全民健身的理論與實踐、運動心理學。

      作者單位:1.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北京100084;2.東北大學體育部,遼寧沈陽110819;3.華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河北唐山063009。《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對它的研究主要是借鑒物質成癮和其他行為成癮的研究成果。而關于物質成癮成因的解釋中,最有影響的成癮模型是疾病模型,認為物質成癮是一種疾病,需要醫(yī)學處理。2011年,美國成癮醫(yī)學學會提出了成癮的新的定義:成癮是一種原發(fā)的、腦獎賞系統(tǒng)、動機、記憶等相關通路的慢性疾病,這些通路的異常導致特征性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功能損害[4]。運動成癮是否是一種疾病,還沒有定論,但大量研究證明,運動成癮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負性影響。

      Non-conditional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of theFactors Influencing ExerciseAddiction

      QU Hui1,2,ZHOU Qianyun2,CAO Zhenxing2,LIU Liwei3
      (1.College of Sport Coaching,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Dept.of PE,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9,China)

      AbstractAim:Based on the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situation of exercise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xercise addiction.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ercise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explore the possible cause of exercise addic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xercise addiction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Methods:Used the systematic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2352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were enrolled from four universities.Each student completed Exercise Addiction Inventory (EAI)and General Condition Questionnaire.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xercise addiction. 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exercise addiction among the investigated students was 6.8%.Gender differences,grade differences and major differences were found.Parents participating in exercise regularly whether or not,exercise frequency,exercise time and exercise event were correlated with exercise addiction. Gender,grade,whether parents participating in exercise regularly,exercise frequency,exercise time and exercise event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Conclusions:Male,sophomores,students major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pt to addict to exercise.Male,sophomores,parents participating in exer?cise regularly,exercising more frequently,exercising more time and antagonistic events in the same court are risk factors and valid forecasting factors of exercise addiction.

      Key wordssport addiction;exercise dependence;exercise addiction;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猜你喜歡
      鍛煉者體育鍛煉次數(shù)
      機場航站樓年雷擊次數(shù)計算
      怎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2020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shù)同比減少10.8%,召回數(shù)量同比增長3.9%
      商用汽車(2021年4期)2021-10-13 07:16:02
      關于賽艇訓練中的有氧訓練探究
      當代體育(2021年2期)2021-09-10 13:43:26
      一類無界算子的二次數(shù)值域和譜
      淺談運動訓練中的心理訓練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提升健身健美訓練的效果
      依據“次數(shù)”求概率
      太極拳改善訓練者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作用
      凌海市| 永州市| 青田县| 阳高县| 津市市| 静乐县| 舞阳县| 同心县| 于田县| 玛多县| 两当县| 昌吉市| 台东县| 连山| 贺兰县| 嘉峪关市| 台中县| 定边县| 高青县| 东台市| 陈巴尔虎旗| 南皮县| 满城县| 延长县| 南乐县| 黄龙县| 监利县| 浠水县| 阳西县| 平江县| 乌什县| 民权县| 婺源县| 高邑县| 阳春市| 子长县| 连云港市| 措美县| 五大连池市| 曲松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