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簡帛文獻看大型語文辭書“久”字釋義問題

      2015-07-20 23:14馬克冬張顯成
      辭書研究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辭源引申義書證

      馬克冬 張顯成

      《辭源》《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皆為大型語文辭書,對閱讀古籍、從事古典文史研究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但是,毋庸諱言,三者在注音、釋義和書證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進。下面,首先列出三大辭書“久”字的義項,再結(jié)合簡帛醫(yī)書、簡帛兵書等眾多出土文獻材料,具體分析其釋義方面的問題。

      《辭源·丿部》(修訂本)“久”字的義項為:

      1.時間長。2.滯留。3.故舊。見“久要”。4.等待。5.覆蓋。通“灸”。

      《漢語大字典·丿部》(第二版)“久”字的義項為:

      1.灸灼。后作“灸”。又烙印的標記。2.支撐。3.堵塞。4.久留,等待。5.滯留。6.時間長。7.舊。8.姓。

      《漢語大詞典·丿部》“久1”字的義項為:

      1.時間長。2.舊。3.耐久;持久。4.終于,終究。5.稽留;滯留。6.時間的長短。7.“灸”的古字。(1)支撐。(2)覆蓋;堵塞。(3)灸療,灸灼。

      一、“灸”的本義及其引申義

      作為大型語文辭書,應(yīng)盡量將字詞的義項收得齊全一些。然而,大型語文辭書的“久”字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漏收相關(guān)義項的問題。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對“久”字的本義及其引申義進行分析。

      (一)本義“灸療”

      “久”是“灸”的古本字[1],其本義為“灸療”。此義項《辭源》和《漢語大字典》失收,《漢語大詞典》則將其與引申義“灸灼”合在一起。

      “久”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未出現(xiàn),其在楚簡、秦簡和漢簡中的字形分別為:“”(信陽楚墓·竹書1—015)、“”(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金布律86)、“”(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臏兵法·威王問282)。

      《說文·久部》“久”字小篆作“”,其釋義為:“以后灸之,象人兩脛后有距也?!倍斡癫酶摹耙院缶闹睘椤皬暮缶闹病?,且加注:“也字今補。久灸疊韻,《火部》曰:‘灸,灼也?!?,灸也。灸有迫箸之義,故以灸訓(xùn)久?!倍巫娬{(diào)“久”的“灼”義,而楊樹達(1983:45)《積微居小學(xué)述林·釋久》說得更為清楚,指出“灼”的對象是“臥人”:

      愚謂《說文·十篇上·火部》云:“灸,灼也,從火,久聲?!惫湃酥尾?,燃艾灼體謂之灸,久即灸之初字也。字形從臥人,人病則臥床也。末畫象以物灼體之形。許不知字形從人,而以為象兩脛,誤矣。

      由上可見,“久”的本義是“灼臥人”,屬于中醫(yī)的一種醫(yī)療方法,即用艾葉等制成艾柱或艾卷,按穴位燒灼,與針法合稱“針灸”。此義可簡稱為“灸療”,按辭書的編排體例應(yīng)列為第一個義項。

      另,“久”與“灸”是古今字關(guān)系,“久”假借為“長久”義后,另加火作“灸”,以表示其本義“灸療”?!稘h語大詞典·丿部》“久”字義項7:“‘灸的古字?!?)灸療,灸灼?!逼渌龝C為《睡虎地秦墓竹簡》:

      (1)男子丁壯,析色,長七尺一寸,發(fā)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封診式·賊死60)

      《漢語大字典·丿部》“久”字義項1:“灸灼。后作‘灸。”其所引第一個書證與上同。

      目前,關(guān)于此書證中“久”字的釋義有爭議。理論上,“久故?!笨勺鰞煞N切分,一為“久/故?!保椤熬霉??!保ā熬霉省蓖x連文)。整理小組注:“久,讀為灸。灸故瘢,灸療遺留的疤痕?!辈ⅰ捌涓褂芯霉蜀6弊g為“腹部有灸療舊疤兩處”。顯然,整理小組將其理解為第一種結(jié)構(gòu),兩大辭書亦據(jù)此而引其作為書證。但是,有些學(xué)者對此持不同觀點,如劉釗先生(1996:109)將其理解為第二種結(jié)構(gòu),認為:“‘久故猶然‘舊故或‘故舊,皆‘舊之意。簡文‘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是說‘其腹部有舊疤二處?!薄熬霉省痹谏瞎牌渌墨I中確實有同義連文的用例,如《居延漢簡釋文合校》:

      (2)以牒驗問,官久故吏令史范弘。(127.35)

      (3)以牒驗問久故時與豲道丞兒譚為吏者。(135.10)

      上引兩簡中的“久故”均為同義復(fù)合詞,表“舊時、過去”義。可見,兩大辭書引“其腹有久故瘢二所”為書證不甚妥當。

      其實,出土簡帛醫(yī)書中有很多“久”表“灸療”義的用例可以作為書證。僅《馬王堆漢墓帛書〔肆〕》中就有24例,如:

      (4)·諸病此物者,皆久泰(太)陽(脈)。(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4)

      (5)尤(疣):取敝蒲席若籍之弱(蒻),繩之,即燔其末,以久尤(疣)末,熱,即拔尤(疣)去之。(五十二病方102)

      (6)一,久左足中指。(五十二病方155)

      例(4)簡文大意為:凡此類病,都灸療太陽脈。例(5)是治療疣的方法之一,其具體做法是:取破舊蒲席或墊子上的蒲草,搓成繩狀灸條,然后點燃它的末端,用來灸療疣的頂部,燒熱時,就將疣拔去。例(6)是治療“癃病”的方法之一,即灸療左腳的中趾。

      另外,《武威漢代醫(yī)簡》中有5例,分別為:

      (7)人生五歲毋久足,六日而死。(22—23)

      (8)治加(痂)及久創(chuàng)(瘡)及馬方:取陳駱蘇一升,付(附)子廿枚,蜀椒一升,干當歸二兩,皆父()且(咀)之;以駱蘇煎之,三沸。(87甲)

      (9)五辰辛不可始久(刺),飲藥必死。甲寅、乙卯不可久可久[2](刺),不出旬死。五辰不可飲藥,病者日益加深。無□禁朔晦日甲午皆不可始、十六日、十八日、廿二日皆不可久(刺)見血,止己□。(90甲—90乙)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脈書》中也有5例,分別為:

      (10)少陰之脈,久則強食產(chǎn)肉,緩帶,被發(fā),大丈(杖),重履而步,久幾息則病已矣。(43)

      (11)治病者取有徐(余)而益不足,故氣上而不下,則視有過之脈,當環(huán)而久之,病甚而上于環(huán)二寸益為一久。(57—58)

      (12)有農(nóng)(膿)者不可久?。ㄒ玻?。(62)

      (二)引申義“燒灼”“燒灼的標記”“支撐”

      “久”由本義“灸療”可引申為“燒灼”“燒灼的標記”“支撐”。這三個義項《漢語大字典》皆有,但將前兩個義項合在一起,即“灸灼。后作‘灸。又烙印的標記”;《漢語大詞典》第二個義項失收,另外將“燒灼”(灸灼)與本義“灸療”合在一起;《辭源》則三個義項皆失收。

      1.引申義“燒灼”

      “久”由“灸療”義引申為 “燒灼”,這時不局限于對人體的灸療,還可用于表示對各種事物的燒灼。出土文獻中有相關(guān)用例,如《睡虎地秦墓竹簡》:

      (1)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書之。(秦律十八種·工律102)

      (2)公器官□久,久之。不可久者,以久之。(秦律十八種·工律104)

      (3)久刻職(識)物。(為吏之道19叁)

      (4)公器不久刻者,官嗇夫貲一盾。(秦律十八種·效178)[3]

      (5)工擇干,干可用而久以為不可用,貲二甲?!すぞ酶稍徊豢捎茫摼谜?,久者謁用之,而貲工曰不可者二甲。(秦律雜抄24—25)

      例(1)指出官有武器都要標記上(通過刻記或燒烙)其官府的名稱,不能標記的,用丹或漆書寫。例(2)所指范圍由官有武器擴大到所有的官有器物,它們皆要由官府加上標記;不能標記的,則用漆書寫。例(3)指出學(xué)習(xí)做吏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即要學(xué)會在官有器物上做標記題識。例(4)是對失職官員的懲罰,即如果官有器物未加標記,該官府的嗇夫要罰一盾。例(5)則是對失職工匠的懲罰,即工匠選擇夯墻用的立木,立木本可使用而標上不可使用的記號,罰二甲。具體情況是:工匠在立木上標記認為不可使用,使得在夯筑土墻時不能滿足用立木支撐模板的人的需要,而這些施工者在經(jīng)過報請后卻仍然使用了,就要罰認為不可使用的工匠二甲。

      上引五例中加點的“久”皆為“燒灼”義,燒灼的目的是為了做標記。其具體做法應(yīng)該是“烙印”,即用火燒鐵等并在牲畜或器物上燙上痕跡,如現(xiàn)在某些農(nóng)村中仍然存在給牛犢烙標記的現(xiàn)象。有趣的是,外來詞“商標”也與“燒灼”有關(guān):“商標”的英文brand來源于古挪威文brandr,本來就表示“燒灼”義。歐洲人一開始用這種方法來標記家畜等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到了中世紀,手工業(yè)者運用此法在自己的手工產(chǎn)品上烙下標記,以便顧客識別產(chǎn)品的產(chǎn)地和生產(chǎn)者,從而產(chǎn)生了最初的商標。

      相對而言,例(1)非常重要,可利用其來理解其他簡文,甚至發(fā)現(xiàn)訛誤之處。如例(2)中的“□”,根據(jù)下文(“不可久者,以久之”),并與例(1)加以對比,可推測其應(yīng)為“可”。又,根據(jù)例(1)“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書之”來推測,例(2)“不可久者,以久之”中,第二個“久”字應(yīng)為“書”字之誤,且整理小組的譯文亦為“用漆書寫標記”。另,將例(1)的“刻久”與例(3)、例(4)的“久刻”結(jié)合起來看,可知兩者皆為動詞性聯(lián)合短語,表示做標記的兩種不同方法:刻記和燒烙。

      2.引申義“燒灼的標記”

      “久”由“燒灼”義進一步引申為名詞,表示“燒灼的標記”。如《睡虎地秦墓竹簡》:

      (1)縣、都官以七月糞公器不可繕者,有久識者靡之。(秦律十八種·金布律86)[4]

      (2)其叚(假)百姓甲兵,必書其久,受之以久。入?yún)伲┒悖o)久及非其官之久也,皆沒入公,以赍律責之。(秦律十八種·工律102—103)

      (3)其或叚(假)公器,歸之,久必乃受之。敝而糞者,靡其久。官輒告叚(假)器者曰:器敝久恐靡者,沓其未靡,謁更其久。其久靡不可智(知)者,令赍賞(償)。(秦律十八種·工律104—105)

      (4)亡久書、符券、公璽、衡羸(累),已坐以論,后自得所亡,論當除不當?不當。(法律答問146)

      例(1)“靡”即“磨徹”,意為“磨除”。此簡規(guī)定對報廢器物上標記的處理方法,即各縣、都官在七月處理已經(jīng)無法修理的官有器物時,其上有標記題識的應(yīng)磨除掉。例(2)是對武器上標志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百姓領(lǐng)用武器,必須登記武器上的標記,按照標記收還。在交回所領(lǐng)武器時,上面沒有標記或不是該官府標記的,均沒收歸官,并依《赍律》責令賠償。例(3)所指范圍則由武器擴大到所有官有器物,強調(diào)在歸還借用的官有器物時,標記相符才能收還;器物破舊而加以處理的,應(yīng)磨去上面的標記。另外,官府應(yīng)告知借用器物的人:器物用舊而恐標記磨滅的,要趁標記尚未磨滅,報請重新標記;器物的標記已經(jīng)磨滅而無法辨識的,令以錢財賠償。例(4)是對丟失“久書”等的相關(guān)規(guī)定。整理小組將例(4)中的“久書”理解為“記書”,指“地方政權(quán)對下級指示的文書”,不確。例(2)“其假百姓甲兵,必書其久,受之以久”,整理小組譯為:“百姓領(lǐng)用武器,必須登記武器上的標記,按照標記收還。”據(jù)此,例(4)中的“久書”應(yīng)理解為偏正結(jié)構(gòu),其大意為“(登記著與所借物品相關(guān)的)標記的文書”。

      3.引申義“支撐”

      “燒灼”義可進一步引申為“支撐”?!墩f文·火部》“灸”字段注:“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則曰灸?!边M行燒灼時,火焰一般處于下方向上燃燒,且附著在物體上。這種情形與表示“頂住、使不倒”的“支撐”相近,只是后者由火焰變成具體的支撐物,故“燒灼”義可引申為“支撐”。

      另,《說文·久部》:“久,《周禮》曰:‘久諸墻以觀其橈?!倍巫ⅲ骸吧w久本義訓(xùn)從后歫之,引伸之則凡歫塞皆曰久。”段玉裁認為“從后歫之”為“久”本義,不當。不過,“從后歫之”確實為“久”的一個義項?!皻j”有“抵拒”義,《說文·止部》:“歫,止也?!倍巫ⅲ骸霸S無拒字,歫即拒也。此與彼相抵為拒。相抵則止矣?!薄皬暮髿j之”的字面意義為“從后面抵拒”,實即“支撐”。

      再從異文來看,今本《周禮·考工記·廬人》“久”作“灸”。鄭玄注:“灸,猶柱也,以柱兩墻之間?!薄爸庇小爸巍绷x,如《論衡·談天》:“且鰲足可以柱天,體必長大,不容于天地,女媧雖圣,何能殺之?”

      出土文獻中亦有不少“久”表“支撐”義的用例,如《睡虎地

      秦墓竹簡》:

      (1)·工久干曰不可用,負久者,久者謁用之,而貲工曰不可者二甲。(秦律雜抄24—25)

      此例中共三個“久”,“工久干”之“久”表“燒灼(做標記)”義,而加點的兩個“久”則與上引《周禮》“久諸墻以觀其橈”之“久”同,皆表示“(夯筑土墻時用立木)支撐(模板)”。故兩個“久者”皆應(yīng)理解為“(夯筑土墻時用立木)支撐(模板)的人”,而整理小組譯文中將其釋為“裝設(shè)者”,不甚準確。

      (三)關(guān)于“覆蓋”“堵塞”

      《辭源·丿部》(修訂本)“久”字第5個義項為“覆蓋”;《漢語大字典·丿部》“久”字第3個義項為“堵塞”;《漢語大詞典·丿部》“久1”字第7(2)個義項為“覆蓋;堵塞”。

      我們認為此義項最好統(tǒng)一為“堵塞”,這里涉及《辭源》在引用書證時出現(xiàn)的一個失誤,即“久”與“灸”的不同義項引用了同一書證。

      《辭源·丿部》“久”字義項“覆蓋”的第一個書證是:“《儀禮·士喪禮》:‘冪用疏布久之。注:‘久,讀為灸,謂以蓋塞鬲口也。”而《辭源·火部》“灸”字義項2“堵塞”所引書證為“《儀禮·士喪禮》:‘冪用疏布,久之系用靲漢鄭玄注:‘久讀為灸,謂以蓋塞鬲口也?!睂Ρ葍商幩龝C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標點和文字有所不同,但很明顯兩者是相同的,尤其是其注文。

      《辭源》將同一個文獻用例用作兩個不同義項的書證,顯然有問題。根據(jù)上引《儀禮·士喪禮》鄭注及《說文·久部》“久”字段注(“引伸之則凡歫塞皆曰久”),可知其共同點是強調(diào)“塞”字,我們認為最好將這兩處的義項統(tǒng)一為“堵塞”。

      “堵塞”義由“久”的引申義“支撐”進一步引申而來,其原因為:“詞義引申的結(jié)果,一般是產(chǎn)生一個和原有義位相近、相類或相關(guān)的新義位。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產(chǎn)生出一個和原有義位相反的義位?!保ㄊY紹愚 2005:149)

      二、“灸”的假借義及義項排列問題

      歷時辭書對義項排列的基本原則是本義排在最前,其后是其引申義、假借義等。如《辭源修訂本體例》第4條:“多義詞的解釋一般以本義、引申、通假為先后,分別用……為序號。”《漢語大字典·凡例》第16條:“多義字按照本義、引申義、通假義、地名義、姓氏義的順序用①②③等分項排列。”

      為了使義項的排列更為科學(xué)、合理,首先要全面弄清“久”各詞義之間的關(guān)系。除上文所析“久”字本義及其引申義之間的關(guān)系外,再來看其各個假借義之間的關(guān)系。“久”有五個假借義,且以“長久(時間長)”義為起點逐步引申出其他義項。其具體情況為:

      1.“故舊”

      其由“長久”義引申而來。很明顯,時間長了,就顯得舊了,與“新”相反。

      2.“持久、耐久”

      “久”假借為“長久”義后,可進一步引申為“持久、耐久”?!伴L久”義之所以可引申為“持久、耐久”,是因為人或事物能夠堅持或持續(xù)很長的時間,即可認為其具有“持久、耐久”的特點。如《周禮·考工記·辀人》:“軸有三理,一者以為媺也,二者以為久也,三者以為利也?!编嵭ⅲ骸熬?,堅刃也?!睂O詒讓正義:“堅刃則久而不敝。刃、韌古今字。”《呂氏春秋·誣徒》:“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雖賢者猶不能久?!?/p>

      出土文獻中亦有相關(guān)用例,如《銀雀山漢墓竹簡〔壹〕》:

      (1)有積委,久而不蕢(匱)。器戒(械)備,功(攻)伐少費。(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王兵868)

      其內(nèi)容亦見于《管子·七法·選陣》:“有蓄積,則久而不匱。器械功,則伐而不費?!逼浯笠鉃椋簱碛形镔Y積蓄,就能持久作戰(zhàn)而不會短缺。兵器制作精良,就能連續(xù)進攻而不易損壞。

      3.“滯留”

      亦由“長久”義引申而來。停留在某地時間過長或超過限定的時間,即為“滯留”,同“稽留”?!赌印ぬ柫睢罚骸皞餮哉呤揭蝗?,稽留言及乏傳者斷?!睂O詒讓間詁引蘇時學(xué)曰:“稽留謂不以時上聞?!薄安灰詴r”即“不按時”。

      4.“等待”

      其由“滯留”義進一步引申而來。如果是為特定目的而主動停留在某地,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況出現(xiàn),即為“等待”。

      如《銀雀山漢墓竹簡〔貳〕》:

      (1)夫威強之兵,則詘(屈)耎(軟)而侍(待)之;軒驕之兵,則共(恭)敬而久之;剛至之兵,則誘而取之。(論政論兵之類·五名五共1164—1165)

      (2)勇而主〈輕〉死者可秀(誘),急而心

      者可久。(論政論兵之類·將過 1211)

      例(1)主要分析針對五種不同的敵人所采取的不同對策,其中的“久”字與上文“侍(待)”字同義對文,皆表示“等待”。但是,等待的方式有所不同:對“威強之兵”是“屈軟”地等待,對“軒驕之兵”是“恭敬”地等待。例(2)中,“久”字義為“等待(敵將犯錯誤)”,與“誘(引誘敵將)”皆為針對敵將之過而采取的相應(yīng)對策。

      綜上,“久”字的義項至少包括以下十個:

      1.本義“灸療”及其引申義“燒灼”“燒灼的標記”“支撐”和“堵塞”;

      2.假借義“長久”及其引申義“故舊”“持久、耐久”“滯留”和“等待”。

      在此基礎(chǔ)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型語文辭書“久”字義項排列方面的問題。相對而言,《漢語大字典》的義項排列合理得多,其前三個義項是“久”的引申義(無本義“灸療”),而《辭源》和《漢語大詞典》則將其假借義排在本義、引申義的前面。

      我們認為,為了更全面、科學(xué)地反映“久”字各個義項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可按下圖所列順序?qū)ζ溥M行排列;與此同時,對后起字“灸”的各個義項亦做相應(yīng)調(diào)整,從而與“久”字一致。

      三、余 論

      通過以上對大型語文辭書中“久”字釋義問題的探討,我們認為必須科學(xué)利用出土文獻材料及相關(guān)研究成果,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質(zhì)量。

      出土文獻具有極強的文獻真實性,具有傳世文獻不可比擬的重大的語言研究價值。對于不斷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大型語文辭書應(yīng)充分加以吸收。

      除了重視原圖版、釋文注釋、摹本和相關(guān)考釋外,還要注意多利用文字編、索引等工具書,從而避免人工查找?guī)淼碾S意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科學(xué)性。上文在引用簡帛文獻與“久”相關(guān)的字形和用例時,就是首先利用以下這些工具書進行檢索,再對照原圖版和原文而加以引用的。它們是:《楚文字編》(李守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張守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銀雀山漢簡文字編》(駢宇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秦簡逐字索引》(張顯成,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等。這些材料對于弄清“久”字的各個義項及其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利用出土文獻材料方面,時間稍后的《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已做過積極的嘗試,《辭源》應(yīng)借鑒其相關(guān)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力爭使重新修訂的版本能及時反映學(xué)術(shù)研究的最新成果。當然,對于某些出土文獻材料的考釋可能存在較大的爭議,在利用時應(yīng)堅持嚴肅謹慎、寧缺毋濫的原則。例如,由于對“久故?!钡挠懻撋袩o定論,我們應(yīng)選取其他更有把握的出土文獻材料作為書證,而不能因為《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已引為書證就照搬其做法。

      附 注

      [1]古本字與假借字關(guān)系密切。假借字可分為兩類,其中本無其字的假借指某些詞原先并沒有為其專門造字,而是從現(xiàn)有文字中選取音同、音近的字來記錄它們。一方面,某些詞本無其字,假借字就一直歸它們使用。另一方面,在某些字的假借義通行后,通過增加形符等手段為其本義再另外造字。如果是后一種情況,表示本義的就有兩個字,原來的字為古本字,后來另造的字則為后起字(又稱“累增字”)。如“久”字本義為“灸療”,假借為“長久”義,后來為本義另造“灸”字。這樣,

      “久”是“灸”的古本字,“灸”是“久”的后起字。與“久(灸)”情況相同的還有“然(燃)”“莫(暮)”“其(箕)”“乎(呼)”“何(荷)”等。

      [2]此處“可久”出現(xiàn)兩次,后面的“可久”二字為衍文。

      [3]《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簡40的內(nèi)容與之相同。

      [4]此處“有久識者”應(yīng)切分為“有久識/者”,即動賓結(jié)構(gòu)“有久識”與“者”合成“者”字結(jié)構(gòu),“久識”為名詞性聯(lián)合短語。

      參考文獻

      1.辭源修訂組等.辭源(修訂本).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9—1983.

      2.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武威漢代醫(y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3.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

      4.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崇文書局,2010.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6.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7.劉釗.讀秦簡字詞札記.∥簡帛研究(第二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8.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9.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0.謝桂華等.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1.楊樹達.積微居小學(xué)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

      12.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3.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14.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馬克冬 貴州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 畢節(jié) 551700, 西南大學(xué)文獻所 重慶 400715)

      (張顯成 西南大學(xué)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學(xué)文獻所 重慶 400715)

      (責任編輯 郎晶晶)

      猜你喜歡
      辭源引申義書證
      我國書證提出命令制度構(gòu)造的反思與調(diào)整*
      “耐”字原是剃胡須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畫說漢字——擺(bai)
      《辭源》修訂工作散記
      淺析靜物在安格爾繪畫中的作用
      《辭源》第三版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辭源》注音中存在的問題探析——以肉部字為例
      《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書證失誤及其影響——以《圍城》書證為例
      我國民事訴訟書證內(nèi)涵的再探析
      微博| 海原县| 射阳县| 通海县| 囊谦县| 南溪县| 界首市| 米泉市| 闽侯县| 库尔勒市| 苏尼特右旗| 大同市| 丰顺县| 苍南县| 将乐县| 建始县| 拉孜县| 治多县| 花垣县| 和政县| 垣曲县| 元氏县| 阳原县| 绥江县| 名山县| 屏山县| 神木县| 微山县| 滦南县| 乌兰县| 治多县| 古浪县| 宜兰市| 珠海市| 神农架林区| 盈江县| 武夷山市| 西平县| 康平县| 西盟|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