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殿峰
1.考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例1(江蘇化學(xué)卷)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不滿足組內(nèi)任意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均能發(fā)生反應(yīng)的是( )。
物質(zhì)組別甲乙丙
AAlHClNaOH
B NH3O2 HNO3
CSiO2NaOHHF
DSO2Ca(OH)2NaHCO3
解析Al與鹽酸和NaOH溶液均能反應(yīng),鹽酸與NaOH溶液也能反應(yīng);NH3與O2和HNO3均能反應(yīng)(NH3與O2反應(yīng)生成NO和水),但O2與HNO3不反應(yīng);SiO2與NaOH溶液和HF均能反應(yīng),NaOH溶液與HF也能反應(yīng);SO2與Ca(OH)2溶液和NaHCO3溶液均能反應(yīng),Ca(OH)2溶液與NaHCO3溶液也能反應(yīng);則只有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例2(海南化學(xué)卷)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應(yīng)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容器可長期盛放各種酸 B.純堿可用于清洗油污
C.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漏氣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
解析玻璃容器可長期盛放不能與玻璃反應(yīng)的酸,但由于氫氟酸能腐蝕玻璃,則不能盛放氫氟酸,A項錯誤;純堿溶液顯堿性(水解使溶液顯堿性),可用于清洗油污(能促進油脂的水解),B項正確;濃氨水揮發(fā)出的氨氣能夠與氯氣反應(yīng)先生成氮氣和氯化氫(2NH3+3Cl2N2+6HCl),然后HCl與NH3反應(yīng)可產(chǎn)生白煙(NH3+HClNH4Cl),則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漏氣,C項正確;Na2S電離出的S2-與污水中的Cu2+反應(yīng)生成CuS沉淀,則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D項正確。故答案為A。
2.考查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zhì)
例3(天津理綜卷,節(jié)選)P2O5是非氧化性干燥劑,下列氣體不能用濃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 。
a.NH3 b.HI c.SO2 d.CO2
解析濃硫酸是酸性干燥劑,且具有強氧化性,不能干燥NH3和HI,能夠干燥SO2和CO2;P2O5也是酸性干燥劑,能夠干燥HI,不能干燥NH3。故答案為b。
3.考查物質(zhì)的成分與應(yīng)用
例4(海南化學(xué)卷)化學(xué)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碘酒是指單質(zhì)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濃硫酸可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
D.裝飾材料釋放的甲醛會造成污染
解析碘酒是指單質(zhì)碘的酒精溶液,酒精是乙醇的俗稱,A項正確;84消毒液是Cl2與NaOH溶液反應(yīng)得到的,其有效成分是NaClO,B項正確;濃硫酸與石英(二氧化硅)不反應(yīng),濃硫酸不能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氫氟酸可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C項錯誤;甲醛是有毒氣體(甲醛會造成人體一些不適,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裝飾材料釋放的甲醛會造成污染,D項正確。故答案為C。
例5(海南化學(xué)卷)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應(yīng)用和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B.“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C.CCl4可用于鑒別溴水和碘水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導(dǎo)纖維
解析P2O5是酸性干燥劑,可用于干燥Cl2,但P2O5能夠與堿性氣體NH3發(fā)生反應(yīng)而不能干燥NH3,A項錯誤;“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化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項正確;溴單質(zhì)和碘單質(zhì)在有機溶劑CCl4中的溶解度較大(其溶液的顏色不同),而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且CCl4的密度比水大,分別向溴水和碘水中加入CCl4、振蕩、靜置,下層是紫色的碘的CCl4溶液或橙色的溴的CCl4溶液,則CCl4可用于鑒別溴水和碘水,C項正確;Si用于制半導(dǎo)體材料,SiO2用于制造光導(dǎo)纖維,D項錯誤。故答案為B、C。
4.考查氯水的性質(zhì)與成分
例6(江蘇化學(xué)卷)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氯氣是黃綠色氣體,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氯水的顏色是氯氣分子表現(xiàn)出來的),A項正確;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AgCl,說明氯水中含有Cl-,B項正確;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chǎn)生(產(chǎn)生的氣體是CO2),說明氯水中含有H+,C項正確;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有氯化鐵生成,由于氯氣也能把FeCl2氧化成FeCl3,則不能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D項錯誤。故答案為D。
5.考查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
例7(上海化學(xué)卷)圖1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氣體的裝置,下列方案正確的是( )。
選項X收集氣體Y
A 堿石灰氯化氫水
B 堿石灰氨氣水
C 氯化鈣二氧化硫氫氧化鈉
D 氯化鈣一氧化氮氫氧化鈉
解析氯化氫是酸性氣體,不能用堿石
圖1
灰干燥,A項錯誤;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如圖收集應(yīng)該是“短進長出”(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B項錯誤;二氧化硫是酸性氣體,能用氯化鈣干燥,且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尾氣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項正確;一氧化氮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D項錯誤。故答案為C。
6.考查常見陰離子的推斷
例8(上?;瘜W(xué)卷)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2-3、Na+、SO2-4、Al3+。將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取少量試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層清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
A.一定有Cl-B.一定有SO2-4
C.一定沒有Al3+ D.一定沒有CO2-3
解析因?qū)⑷芤旱卧谒{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說明溶液顯酸性,則一定沒有CO2-3。取少量試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一定有SO2-4;在其上層清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白色沉淀是氯化銀,但由于加入了氯化鋇溶液而引入了Cl-,則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根據(jù)電中性原理可知,Na+和Al3+至少有一種。故答案為B、D。
7.以非金屬或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為素材,考查化學(xué)方程式的書寫
例9(上?;瘜W(xué)卷,節(jié)選)硫在自然界中以游離態(tài)和多種化合態(tài)形成出現(xiàn)。硫的化合物大多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許多金屬硫化物難溶于水。完成下列填空:
(1)硫化氫具有還原性,可以和許多氧化劑反應(yīng)。在酸性條件下,H2S和KMnO4反應(yīng)生成S、MnSO4、K2SO4和H2O,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
(2)石油化工的廢氣中有H2S。寫出從廢氣中回收單質(zhì)硫的兩種方法(除空氣外,不使用其他原料),以化學(xué)方程式表示: 、 。
解析 (1)根據(jù)題給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注意H2SO4是反應(yīng)物之一),用化合價升降法可寫出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5S↓+8H2O。
(2)方法一:SO2與H2S反應(yīng)可生成單質(zhì)硫,而H2S完全燃燒可產(chǎn)生SO2,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2H2S+3O
2點燃2SO2+2H2O,2H2S+SO23S+2H2O。方法二:H2S不完全燃燒可產(chǎn)生單質(zhì)硫,H2S受熱分解也生成單質(zhì)硫,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
2H2S+O2點燃2S+2H2O,H2S△S+H2O。
故答案為:(1)5H2S+2KMnO4+3H2SO4
K2SO4+2MnSO4+5S↓+8H2O;
(2)2H2S+3O2點燃2SO2+2H2O,2H2S+SO23S+2H2O;2H2S+O2點燃2S+2H2O,H2S△S+H2。
例10(北京理綜卷,節(jié)選)NH3經(jīng)一系列反應(yīng)可以得到HNO3,如圖2所示。
圖2
(1)I中,NH3 和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yīng),其化學(xué)方程式是 。
(2)N2O4與O2、H2O化合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 。
解析(1)NH3 和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yīng)生成NO和H2O,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
4NH3+5O2催化劑△4NO+6H2O
(2)N2O4與O2、H2O化合生成HNO3,其化學(xué)方程式為2N2O4+O2+2H2O4HNO3。
故答案為:(1)4NH3+5O2催化劑△4NO+6H2O;(2)2N2O4+O2+2H2O4HNO3。
8.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離子的性質(zhì)為素材,考查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
例11(山東理綜卷)下列有關(guān)溶液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無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2-4、I-
C.弱堿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2-4
解析A組的Al3+與S2-能夠發(fā)生雙水解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B組的ClO-能將I-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弱堿性溶液中C組的四種離子彼此不反應(yīng)而能夠大量共存;在中性溶液中D組的Fe3+能夠發(fā)生強烈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為C項。
例12(2014年廣東理綜卷)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Na+、Ca2+、Cl-、SO2-4
B.Fe2+、H+ 、SO2-3、ClO-
C.Mg2+、NH+4、Cl-、SO2-4 D.K+、Fe3+、NO-3、SCN-
解析A組中的Ca2+與SO2-4能夠生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B組中的Fe2+、SO2-3在H+存在下能夠被ClO-氧化(且H+能夠與ClO-結(jié)合生成HClO,H+能夠與SO2-3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C組離子彼此不反應(yīng)而能夠大量共存;D組中的Fe3+與SCN-能夠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為C。
9.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為素材,考查離子方程式正誤的判斷
例13(四川理綜卷)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 )。
A.Cl2通入NaOH溶液:
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
CO2-3+2H+C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稀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D.Cu溶于稀HNO3:
3Cu+8H++2NO-3
3Cu2++2NO↑+4H2O
解析A項錯在質(zhì)量不守恒和電荷不守恒,其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ˉCl-+
ClO-+H2O;B項錯在將難電離的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寫成離子形成,其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H+CO2↑+H2O;C項錯在產(chǎn)物不符合客觀事實,產(chǎn)物有Al(OH)3沉淀生成(氫氧化鋁不溶于氨水),其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 Al(OH)3↓+3NH+4;而D項符合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故答案為D。
10.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為素材,考查物質(zhì)的鑒別
例14 (重慶理綜卷)下列實驗可實現(xiàn)鑒別目的是( )。
A.用KOH溶液鑒別SO3(g)和SO2
B.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鑒別Br2(g)和NO2、
C.用CO2鑒別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鑒別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解析SO3(g)和SO2均能與KOH溶液反應(yīng),且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則用KOH溶液不能鑒別SO3(g)和SO2;Br2(g)和NO2均具有氧化性,均能使?jié)駶櫟牡饣浀矸墼嚰堊兯{,則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不能鑒別Br2(g)和NO2;CO2與NaAlO2溶液反應(yīng)能夠產(chǎn)生白色沉淀,CO2與CH3COONa溶液不反應(yīng)(將CO2通入CH3COONa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用CO2能鑒別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BaCl2溶液與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反應(yīng)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分別生成AgCl和BaSO4),則用BaCl2溶液不能鑒別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故答案為C。
11.以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為素材,考查物質(zhì)的除雜
例15(海南化學(xué)卷)下列除雜操作可行的是( )。
A.通過濃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過灼熱的CuO除去H2中的CO
C.通過灼熱的鎂粉除去N2中的O2
D.通過水除去CO中的CO2
解析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HCl不反應(yīng),通過濃硫酸可除去HCl中的H2O,A項正確;H2和CO都能與灼熱的CuO反應(yīng),將其通過灼熱的CuO把H2也除掉了(而轉(zhuǎn)化為CO2和水蒸氣),B項錯誤;灼熱的鎂粉與N2和O2都能反應(yīng),將其通過灼熱的鎂粉把N2也除掉了,C項錯誤;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過水不能除去CO中的CO2,D項錯誤。故答案為 A。
12.以氯氣的制取和回收氯化錳的實驗為素材,考查實驗方案的評價
例16(江蘇化學(xué)卷)圖3裝置應(yīng)用于實驗室制氯氣并回收氯化錳的實驗,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牵?)。
A.用裝置甲制取氯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
C.用裝置丙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
D.用裝置丁蒸干氯化錳溶液制MnCl2·4H2O
圖3
解析用濃鹽酸與MnO2反應(yīng)制氯氣需要加熱,裝置甲沒有酒精燈,A項錯誤;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應(yīng)用飽和NaCl溶液作吸收劑,且氣體通過洗氣瓶時應(yīng)“長進短出”,B項錯誤;二氧化錳不溶于水,氯化錳溶于水,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C項正確;在加熱氯化錳溶液的過程中氯化錳會發(fā)生水解,最終得不到MnCl2·4H2O,D項錯誤。故答案為C。
13.考查有關(guān)計算
例17(全國理綜大綱卷)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產(chǎn)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
c(Cl-)c(ClO-)
的值與溫度高低有關(guān)。當(dāng)c(KOH)=a mol時,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若某溫度下,反應(yīng)后c(Cl-)c(ClO-)=11,則溶液中c(ClO-)c(ClO-3)=12
B.參加反應(yīng)的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12a mol
C.改變溫度,反應(yīng)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ne-的范圍: 12a mol≤ne-≤56a mol
D.改變溫度,產(chǎn)物中KC1O3的最大理論產(chǎn)量為17a mol
解析因12Cl2+e-→Cl-,12Cl2-e-→ClO-,12Cl2-5e-→ClO-3,反應(yīng)后
c(Cl-)c(ClO-)
=11時,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原則得,c(Cl-)=c(ClO-)+5c(ClO-3),解得n(ClO-)c(ClO-3)
=12,A項正確。因Cl2與KOH反應(yīng)生成KC1、KClO、KClO3,n(KOH)=amol,根據(jù)元素守恒原則可知,參加反應(yīng)的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12a mol,B項正確。若只生成KCl和KClO,由反應(yīng)Cl2+2KOHKCl+KClO+H2O可知,a mol KOH需要消耗12a mol Cl2,此時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2a mol;若只生成KCl和KClO3,由反應(yīng)3Cl2+6KOH5KCl+KClO3+3H2O可知,此時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56a mol,C項正確。由反應(yīng)3Cl2+6KOH5KCl+KClO3+3H2O可知,產(chǎn)物中KClO3的最大理論產(chǎn)量為16a mol,D項錯誤。故答案為D。
例18 (上?;瘜W(xué)卷,節(jié)選)硫有多種含氧酸,亞硫酸(H2OSO3)、硫酸(H2OSO4)、焦硫酸(H2OSO4·SO3)、硫代硫酸(H2OS2O3)等等,其中硫酸最為重要,在工業(yè)上有廣泛的應(yīng)用。在實驗室,濃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劑。完成下列計算:
(1)焦硫酸(H2OSO4·SO3)溶于水,其中的SO3都轉(zhuǎn)化為硫酸。若將445g焦硫酸溶于水配成4.00L硫酸,該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
(2)若以濃硫酸吸水后生成的H2OSO4·H2O計算,2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硫酸能吸收多少g水?
(3)用硫化氫制取硫酸,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制備硫酸的方法。硫化氫體積分數(shù)為0.84的混合氣體(H2OS、H2O、N2)在空氣中完全燃燒,若空氣過量77%,計算產(chǎn)物氣體中SO2體積分數(shù)(水是氣體)。(已知空氣組成:N2體積分數(shù)0.79、O2體積分數(shù)0.21)
解析 (1)445g焦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445g÷178g/mol=2.5mol,其中H2OSO4和SO3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2.5mol,2.5mol SO3與水反應(yīng)又可生成2.5 mol H2OSO4,則溶液中H2O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2.5mol+2.5mol=5.0mol。故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H2OSO4)=5.0mol÷4.00L=1.25 mol/L。
(2)2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硫酸中,H2OSO4的質(zhì)量為250g×98%=245g,則溶劑水的質(zhì)量為250g-245g=5g;H2O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245g÷98g/mol=2.5mol,2.5mol H2OSO4可以結(jié)合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2.5mol,即可以結(jié)合水的質(zhì)量為2.5mol×18g/mol=45g,因此還可以吸收水的質(zhì)量為m(H2O)= 45g-5g=40g。
(3)設(shè)混合氣體體積為1體積。由H2OS完全燃燒的反應(yīng)2H2OS+3O2 2SO2+2H2O可知,0.84體積的H2OS完全燃燒消耗1.26體積O2、生成0.84體積SO2和0.84體積水蒸氣,因反應(yīng)中空氣過量77%,因此所需空氣的體積為(1.26÷0.21)×177%=10.62體積,則產(chǎn)物氣體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為 ×100%=7.5%。
故答案為:(1)1.25;(2)40;(3)7.5%(或0.075)
14.以碘的回收為素材,考查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
例19(江蘇化學(xué)卷)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實驗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1)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將廢液中的I2還原為I-,其離子方程式為 ;該操作圖5將I2還原為I-的目的是 。
(2)操作X的名稱為 。
(3)氧化時,在三頸瓶中將含I-的水溶液用鹽酸調(diào)至pH約
為2,緩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應(yīng)(實驗裝置如圖5所示)。
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 ;錐形瓶里盛放的溶液為 。
(4)已知:5SO2-3+2IO-3+2H+I2+5SO2-4+H2O。某含碘廢
水(pH約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種或兩種。
請補充完整檢驗含碘廢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實驗方案:取適
量含碘廢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層用淀粉溶液檢驗不
出碘單質(zhì)存在; 。(實驗中可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解析(1)I2將Na2SO3氧化為Na2SO4,而I2還原為I-(注意H2O也是反應(yīng)物,且有H+生成),則其離子方程式為SO2-3+I2+H2O SO2-4+2I-+2H+。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碘以I-、I2的形式存在,而I2能夠溶于CCl4,將I2還原為I-的目的是使溶于CCl4中的碘進入水層。
(2)由題意可知,操作X為分液操作。
(3)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是為了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華或防止I2進一步氧化)。錐形瓶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過量的Cl2,則錐形瓶里盛放的溶液為NaOH溶液。
(4)檢驗I-,可以利用I-的還原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鹽酸酸化,最后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變藍,則說明廢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變藍,則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檢驗IO-3,可以利用IO-3的氧化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鹽酸酸化,最后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變藍,則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則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O-3。
故答案為:(1)SO2-3+I2+H2OSO2-4+2I-+2H+,使CCl4中的碘進入水層;(2)分液;(3)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華或防止I2進一步氧化),NaOH溶液;(4)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然后加鹽酸酸化,再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廢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另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然后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O-3。
(收稿日期: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