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摘要:寫作是語文的積淀,它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任務的重要一環(huán),有了寫作,語文學習才無缺憾,才返璞歸真。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釋懷,在快意寫作中整體感悟,在構思中有所感悟,在抒發(fā)中培養(yǎng)情感,在一字一句的寫作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關鍵詞:作文 讀書 生活 交流 感悟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而寫作更是語文基本素養(yǎng)的綜合累積。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是各科學習成績、各項課外活動的經驗,以及平時思想品德的綜合表現(xiàn)?!钡拇_,我國古代科舉就曾以一篇文章定終身,而現(xiàn)今教育部門也重新認識到了作文的重要性并在逐步提升作文分數(shù)的比重。但是就在寫作日趨重要的時代,學生的狀態(tài)卻不容樂觀。
現(xiàn)代作文籠統(tǒng)地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看圖說話。命題作文一般是指學生在既定的題目上進行寫作則需要學生觀察圖片從中得到啟示來進行書寫。這兩種命題形式均是在特定的命題范圍內讓學生進行思維創(chuàng)作,但是每次評判作文時總會在一摞文章中發(fā)現(xiàn)千篇一律的寫作風格。這也許不是學生本身的問題,而是現(xiàn)代填鴨式的教育法對學生本身的影響。當然,也有的學生寫出的作文出人意料,但經過長時間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就比較認真、細心,往往一段文字,幾句話就能抓住事物的突出特點,而且匠心獨具。倒也不是有多華麗的語言,文字功底也較為一般,但是往往能打動人的不是繁復的辭藻,而是那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感知的內心。要做到多閱讀和用心觀察,這才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極其重要的基本途徑。
一、樂于積累,善于積累
相信每個語文教師,在教學生作文時都會強調積累詞句。更甚至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積累本,來摘錄平常在書中看到的言語優(yōu)美的句段。但問題來了,有的學生會真的從心里喜歡上一句話而摘錄下來,而有的卻是為了應付教師而記錄,結果根本沒成效。還有這樣的情況,因為教師會教導學生說:“這段話很好,我們可以照這樣寫?!睂W生就真的很多去模仿了,并且一部分的學生會以為模仿,根本沒有自主創(chuàng)造力。我曾見過在課上寫作文時,有的學生就拿出自己的摘錄本照著上面的框架來編寫,這樣的一板一眼似乎也背離了我們當初的教學初衷。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去正確引導學生積累詞組和語言呢?我覺得首先是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因為死記硬背只會適得其反。
好詞好句都是在一篇具有可讀性的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的,而凡是這樣的文章都很有意思,可以說多數(shù)文章的故事性乃至趣味性都很強。既然有這樣的文章存在,為什么教師要把主要目光放在摘錄上而不是閱讀上?文字記錄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候教師過于對學生強調要收錄詞句反而影響了他們對文章內容本身的關注度,這便是得不償失。因為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其內斂凝練的語句,更重要的是本章的故事性、哲理性,我沒見過哪篇著作是全部以華麗的詞語堆積而成的。所以若是讓學生去仔細閱讀故事,對文章自發(fā)地產生興趣,就有可能會同時引起他們對文中那些好的描述,那些優(yōu)美的詞匯以及凝練的句子在心中潛移默化地留下痕跡。說到這里,有的學生亦或是家長可能也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有人也會專門去買一些類似《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這些書來看。
二、多讀書,拓寬閱讀面
多讀書對提高寫作水平有重要幫助,但是說到底那些書籍并不是每一本里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有的作文讀起來就對學生寫作沒有多大啟發(fā)。那么如何有效率地讓學生讀到好的文章呢?在我多年教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小學生根本沒有必要過多地去買作文書來看,其實最好、最適合學生的文章都被選進了我們的語文書和課外閱讀上,甚至平常做的試題卷子里的閱讀也都是經過編纂者深思熟慮來挑選的。這些文章多數(shù)是百讀不厭,就算是教師也是每看每有新思??芍^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笨梢姾脮嘧x多深思必然能從中得到新的見解。
然而,即便是多閱讀也不能將閱讀的文章全盤記在心里,而且閱讀也只是輔助,并不是讓人去全然對照模仿的。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就曾說過:“全世界沒有兩粒沙子、兩只蒼蠅、兩只手或是兩個鼻子是絕對相同的。因此,作家在創(chuàng)造每個人物是都必須有其特點,決不可雷同?!贝笸‘?,這句話也同時說明了在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不單單是排滿一篇死氣沉沉的文字,要想辦法賦予其獨特的靈魂。然而何為獨特?這就在于讓每個學生寫出發(fā)自內心的東西了。要從內心感受出發(fā),多觀察周圍事物,增加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敏感度,自然就會有可觀的成效。比如,我在課上曾經說過,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區(qū)分不同年齡段人物的五官、表情、形態(tài)、語言的不同。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觀察。
三、樂于觀察,善于觀察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但是現(xiàn)在學生的詞匯運用僅是停留在書面化的能力上,對于生活中事物的描寫太過籠統(tǒng)概括,根本沒有具體特征的描繪。這就需要教師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觀察力,讓他們練就一雙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細微事物的“火眼金睛”。
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就要多滲透學生觀察分析的具體方法,做到言傳身教讓學生懂得如何“由面到點。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發(fā)現(xiàn)特征。前面說過,學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積累摘抄本,利用這個層面不僅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抄錄的習慣,對于生活細節(jié)的發(fā)現(xiàn)也要隨手極具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看、隨想、隨寫的習慣,這樣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作為教師方面不僅要讓學生隨時記錄,更加讓多鍛煉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比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課件,讓他們在固定的兩三分鐘內觀察片段中的細節(jié),或是圖片中顯示的內容,隨堂請學生描述,訓練他們的目力、腦力,讓多位學生進行講述他們從中的所聞所見,更是有集思廣益的效果,對于扎實他們細致描寫的寫作基本技能。
著名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話在我教習語文,尤其是在閱讀、寫作上領悟頗深,他說:“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弊阋砸姷糜^察的重要性。而且我將此觀點正確運用在教學工作當中,更是取得了可觀的效果,可見細心閱讀和觀察的重要性。也許在今后的總結工作中我可以系統(tǒng)地總結一套教學方法,將閱讀與觀察密切結合在一起,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