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歷年指揮

    2015-07-10 21:09:33
    藝術評鑒 2015年2期
    關鍵詞:施特勞斯指揮家維也納

    每年1月1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廳——富麗堂皇的維也納金色大廳被鮮花裝點得分外秀麗,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全球的矚目下舉行,由世界歷史悠久、素質高超的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新年音樂會展示的是人類最文明、最歡快、最明亮的側面,高雅、輕松、豪華、熱烈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最大特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會演奏保留曲目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最后一首則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以此來紀念施特勞斯家族對于圓舞曲的偉大貢獻。此外,每年音樂會演奏的最后,指揮都會轉身向廣大聽眾致辭,預祝新年快樂。

    每年在新舊交替的時刻,準時為全世界的樂迷奉上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與這些指揮家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每年上演的曲目的形成也與指揮家們有著密切的關系。維也納愛樂樂團形成了演奏施特勞斯作品的傳統(tǒng)得益于當時一位施特勞斯作品的狂熱擁護者:克萊門斯·克勞斯。1929年8月11日,他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舉行了全部由施特勞斯家族作品組成的系列音樂會。由于音樂會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舉行類似的音樂會。當然,音樂會的作品除了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外,還有其家族別人的作品,這就是新年音樂會的雛形。

    1946-1947年樂團的指揮換為約瑟夫·克里普斯,盡管他帶領樂團首次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新年音樂會,但并沒有博得廣泛的好評。1948年,克萊門斯·克勞斯重新執(zhí)掌樂團,直到1954年克勞斯辭世,一共舉行了七次新年音樂會。在克勞斯一生指揮的十三次新年音樂會中,他把新年音樂會變成了維也納的一個非常特殊的音樂活動。盡管沒有電視將他的指揮藝術保存下來,但從存留的各種文獻上我們?nèi)钥梢哉J為,他對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繹,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克萊門斯·克勞斯的不幸辭世給維也納愛樂樂團帶來巨大的問題。誰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繼續(xù)他的成功?樂團為此召開了幾次全體會議,最終選擇了威利·波斯科夫斯基。當初這個選擇引起了許多的爭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這是個多么正確的選擇。波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揮了二十五次新年音樂會——從1955-1979年。他使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當他因病退休時,也同時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波斯科夫斯基與眾不同的是,那種只能在回憶中,在夢境中,在施特勞斯的音樂魔力中才能被喚起的奧地利的古老傳統(tǒng),通過波斯科夫斯基的指揮,他的小提琴展現(xiàn)出來,讓世人全然忘記了身處的時代。在波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為奧地利軍隊演出音樂會的傳統(tǒng)。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電視臺介入了音樂會,由于廣播電臺和電視的作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成為世界最知名的音樂盛會和奧地利音樂文化的象征。

    當1980年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維也納愛樂樂團選擇了洛林·馬澤爾——一位在國際樂壇取得輝煌成就的指揮家,他指揮新年音樂會直至1986年1月1日。從那以后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每年更換。所有指揮都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當年音樂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揮。

    洛林·馬澤爾

    時間跨度:1980-1986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5年

    代表曲目:馬勒交響曲、德彪西拉威爾作品

    指揮風格:馬澤爾的指揮不僅激情四射,而且也具有深刻的哲理,因此他是世界樂壇上最為看好的一位指揮家。馬澤爾認為:指揮棒的技巧必須來自于音樂而不是附加在音樂之上的東西。

    在當代指揮家中,馬澤爾堪稱音樂鬼才,在過去30多年指揮生涯中,他指揮100多個樂團演出超過4000場次的歌劇及音樂會,所指揮錄制的唱片獲獎更是無數(shù)。據(jù)說他有對生譜一讀就能熟記的能力,甚至能背譜指揮整部歌劇。他的指揮動作直接干脆,音樂處理上經(jīng)常奇峰突起,有極為強烈的對比,曲目之廣泛令人驚嘆。

    很多中國樂迷熟識并開始欣賞馬澤爾的演出是由于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979年博斯科夫斯基退休之后,維也納愛樂樂團選擇五十歲的馬澤爾繼任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常任指揮——這一決定在當時曾引發(fā)一系列爭議,人們對于非奧地利指揮家能否完美地指揮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普遍持懷疑態(tài)度。然而1980年新年音樂會的巨大成功一舉平息了評論界和聽眾的質疑,馬澤爾以華麗的演繹,以及出色的琴技征服了觀眾,也征服了維也納音樂界,也開始馬澤爾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方面的一系列密切合作。1982年,馬澤爾順利出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一職。然而,由于在劇目演出安排以及音樂理念方面的一系列分歧,雙方的合作出現(xiàn)了裂痕。1986年,在馬澤爾第七次指揮“新年音樂會”之后,樂團方面宣布新年音樂會的指揮不再常任,而改為每年由樂團方面投票選出,馬澤爾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不得不宣告中止。

    1994年,愛樂樂團與指揮家冰釋前嫌,馬澤爾又一次受邀,第八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出獲得巨大成功。1996年,正值奧地利“千年慶典”(公元996年奧地利開始以實體國家的形式存在)期間,樂團方面再度邀請馬澤爾指揮新年音樂會——也正是在這一次新年音樂會上,馬澤爾先生用十幾種語言組合成的長長的新年祝詞中出人意料的加上了中文“新年好”,吐字發(fā)音非常準確,而且放在倒數(shù)第二的顯著位置上,引發(fā)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馬澤爾先生的新年祝詞伴隨著電視轉播發(fā)送到全世界,他的中文問候語也傳到了中國。《人民日報》在1月2日的頭版發(fā)表社論,對中文第一次在奧地利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回響感到自豪和欣慰,指出這是“中國國力增強”的體現(xiàn)。

    此后,馬澤爾又于1999年和2005年兩次受邀執(zhí)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999年洛林·馬澤爾指揮的新年音樂會打開了“施特勞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約翰·施特勞斯逝世100周年,老約翰·施特勞斯逝世150周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05年新年音樂會正值印度洋海嘯災難發(fā)生不久,馬澤爾先生與樂團方面協(xié)商,決定史無前例地取消最后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并在下半場開場時增加樂團為災難募捐的環(huán)節(jié)。樂團方面和指揮家悲天憫人的情懷在讓人感動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新年音樂會作為世界性文藝活動所應有的擔當與價值。

    赫伯特·馮·卡拉揚

    時間跨度:1987年

    代表曲目:卡拉揚最擅長的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德國、奧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貝多芬、勃拉姆斯、門德爾松、舒曼、瓦格納、布魯克納、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另外,對于近現(xiàn)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爾、西貝柳斯、尼爾森、肖斯塔科維奇,他都有著非常精彩的演繹。

    指揮風格:卡拉揚力圖將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譜和富特文格勒的即興發(fā)揮融為一體。他的指揮動作灑脫大方,時而充滿激情,時而細膩精致。在指揮臺上他經(jīng)常閉目深思,使得樂隊各聲部之間達到了演奏室內(nèi)樂般的默契。在他的領導下,柏林愛樂樂團展現(xiàn)出了一種有如金屬般的亮色,被譽為卡拉揚“音響”。

    金色大廳1987年的那場新年音樂會,指揮家卡拉楊用他那無比優(yōu)雅的氣度完美的詮釋了施特勞斯父子的經(jīng)典作品。也就是在這場音樂會中,卡拉楊創(chuàng)造性的指揮觀眾參與到了音樂會中,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聽到的合著觀眾掌聲而又無比歡快、熱烈的《拉德斯基進行曲》。在本次音樂會中留下了一個傳統(tǒng),那就是當《拉德茨基進行曲》演奏時,觀眾往往情不自禁的鼓掌??ɡ瓝P在此時轉過身來指揮觀眾和著拍子鼓掌,于是自此以后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拉德茨基進行曲》就成為了保留曲目,而觀眾鼓掌與樂聲水乳交融則成為了保留節(jié)目。

    1987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卡拉揚執(zhí)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80歲高齡依舊指揮得精妙,卡拉揚兩年后去世,為歷屆音樂會指揮藝術成就之最。

    克勞迪奧·阿巴多

    時間跨度:1988年、1991年

    代表曲目:意大利歌劇、馬勒交響樂及部分現(xiàn)代派作品,浪漫主義時期交響曲。

    指揮特點:阿巴多的指揮集眾家之所長,集名師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揮特點。他的指揮,具有鮮明的意大利風格,熱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銳,雙手極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樂。他的曲目十分廣泛,古往今來,種類繁多,包羅萬象。對羅西尼、威爾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劇作品,他的演繹尤為出色,堪稱一絕。他也擅長指揮德、奧、俄的交響樂以及現(xiàn)代作品。他是一位尊重總譜的指揮家,沒有準備好是不會站到指揮臺上的,《沃采克》就排練了40次,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十年時間研究。

    198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角是阿巴多,一個看似隨和但又有些叛逆的指揮家。說他隨和,是因為在1989年卡拉揚辭世之后,柏林愛樂樂團選擇阿巴多接班的原因之一是他的脾氣溫和;說他叛逆是因為他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曲目選擇非常的另類。值得一提的是,阿巴多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名聲是毀譽參半的,這種毀譽參半的名聲源自他孜孜不倦地挖掘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并且一直延續(xù)到1997年。并不是說在1997年之后,阿巴多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就彼此化干戈為玉帛了,而是從那一年開始,阿巴多便永別這個樂團了。而在1991年,阿巴多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時候,這種決絕就初現(xiàn)端倪——由于曲目選擇等種種原因與樂團方面發(fā)生齟齬,此后阿巴多逐漸減少了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

    卡洛斯·克萊伯

    時間跨度:1989年、1992年

    代表曲目:貝多芬(第5、7交響曲);勃拉姆斯(第4交響曲)

    指揮特點:克萊伯的指揮,比托斯卡尼尼要富有靈氣,比富特文格勒要嚴整,比卡拉揚要豐厚??巳R伯的指揮有力、新鮮、深刻、流暢、富于激情、具有生動的現(xiàn)代感。

    1989年,金色大廳迎來了繼1987年卡拉揚之后又一位重量級大師——卡洛斯·克萊伯,這位以擅長賦予音樂戲劇性變化且指揮時肢體語言流暢優(yōu)雅而著稱的指揮家,為樂迷們帶來了一場與1987年卡拉揚指揮的并肩齊名的音樂盛會。當《藍色多瑙河》樂曲開頭的弦樂震音響起時,聽眾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這時,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中斷指揮轉過身來,以流利的德語向現(xiàn)場聽眾(同時也通過電視向全球收看直播的觀眾)致以新年問候,這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一項慣例:當《藍色多瑙河》樂曲開頭的弦樂震音被聽眾掌聲打斷時,指揮都會以自己精心設置的方式,帶領樂隊向廣大聽眾致辭。

    1992年元旦,時隔三年之后克萊伯再次出現(xiàn)在金色大廳,由于1989年的大獲成功,所以在1992年正逢維也納愛樂樂團150周年團慶之際,樂團方面特別邀請克萊伯出山。而這確實是一場極為珍貴的盛會,克萊伯在當年便功成身退,此后極少在公開場合進行演出。

    祖賓·梅塔

    時間跨度:1990年、1995年、1998年、2007年、2015年

    代表曲目:《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指揮特點:他的指揮,有音樂,有情感,有個性,有美感,具有現(xiàn)代氣息;他的風格,既有富特文格勒的氣質、托斯卡尼尼的熱情,又有瓦爾特的浪漫、卡拉揚的流暢,更有他自己的豪爽、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他集各方大師之特色于一身,揉成自己的指揮風格。

    1990年元旦,維也納迎來了繼卡拉揚、阿巴多、克萊伯之后第四位年度指揮——來自印度的祖賓·梅塔,這也是亞洲指揮家第一次登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臺。在這場音樂會上,梅塔充分展示了他的指揮魅力,其豪爽的藝術舉止、充滿力度的指揮動作顯得儀態(tài)萬千,引人入勝,因此被譽為“最細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詮釋者”。1995年,他再次走上元旦的金色大廳,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上,梅塔安排了兩首初次亮相的新曲目——約瑟夫·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塔利亞女神》馬祖卡波爾卡舞曲,以及愛德華·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雷電波爾卡》。此外,還安排了許多冷僻的曲目,為這一古老的音樂盛會注入了許多新鮮的氣息。特別是曲目中的最后一首《射擊者四方舞》尾聲處的火爆的槍聲,成為了本屆音樂會的“娛樂節(jié)目”。“1995年的新年音樂會超乎尋常地反映了指揮的個性——祖賓·梅塔——一個豪爽愉快的慶典大師?!?/p>

    1998年,印度指揮大師祖賓·梅塔繼1990年以及1995年之后第三度執(zhí)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此番除了延續(xù)自己細致、奔放、熱情的指揮風格外,梅塔特別選擇了多達八首第一次在新年音樂會上表演的新曲目,使得整場演出充滿著新鮮感。200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祖賓·梅塔繼第四次執(zhí)捧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音樂會中,梅塔充分展示了他的指揮魅力、豪爽的藝術舉止、充滿力度的指揮動作,引人入勝,贏取到來自全球的掌聲。2007年適逢約瑟夫·施特勞斯誕辰180周年,梅塔在音樂會中選擇了六首他的作品及《祝你健康進行曲》、《威尼斯狂歡節(jié)的夢幻回憶》、輕歌劇《護林員》序曲等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贰A硗?,今年的芭蕾舞表演不再拘泥于室?nèi)表演,而將舞臺轉移到室外花園,在視覺上更具沖擊效果。

    而剛剛結束的201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則是祖賓·梅塔第五次執(zhí)棒這項擁有悠久歷史的音樂盛會。維也納愛樂樂團在宣布這一決定時說:“在長達52年的藝術合作中,樂團與梅塔之間已經(jīng)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此次邀請意在向這位長久以來指導樂團的偉大人道主義大師致敬?!?/p>

    2015年是愛德華·施特勞斯誕辰180周年,我們發(fā)現(xiàn)曲目單中有三首他的作品,這個數(shù)字至少在近三十年里是創(chuàng)紀錄的。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又有一首火車主題作品——《蒸汽快速波爾卡》亮相。這首同樣出自愛德華·施特勞斯之手,以“火車汽笛聲”拉開帷幕的小品,一如既往地充滿了明快、開朗的氣氛。除了施特勞斯家族的四位成員之外,2015年的曲目單里還有兩位“外人”——弗朗茲·馮·蘇佩以及漢斯·克里斯蒂安·倫拜。前者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停笳叩淖髌芬惨呀?jīng)是第三次在元旦的金色大廳中亮相——這位丹麥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香檳加洛普》時隔五年再度上演。其實,另一位來自北歐的作曲家差一點有機會首次登陸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讓·西貝柳斯。樂團原本計劃演出他的名作《悲傷圓舞曲》,以此紀念這位芬蘭偉大作曲家誕辰150周年。但由于作品仍處于版權保護期內(nèi),樂團和版權所有者未能就細節(jié)達成共識,最終導致計劃流產(chǎn)。而樂團自2009年起,借助作曲家生卒紀念契機,向新年音樂會連續(xù)輸出“新面孔”的慣例也不得不隨之暫時畫上休止符。

    里卡多·穆蒂

    時間跨度: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

    代表曲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悲愴交響曲

    指揮特點:穆蒂對前輩大師的藝術是無比崇敬的。他在托斯卡尼尼、瓦爾特、富爾特·文格勒等藝術家的唱片中吸收了很多東西。他說過最為敬佩托斯卡尼尼在指揮上的高度準確性??偟膩碚f,穆蒂本人的藝術風格更接近于托斯卡尼尼,他有與托氏相似的客觀主義意識,和相似的忠于原作的特點;排練和演出時其百分之百的投入程度也如托氏一般。但是穆蒂只是沿著托斯卡尼尼的足跡探索自己的路子,而不是純粹的模仿者。自身的強烈個性在穆蒂的指揮藝術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其指揮風格富于動感,曲目廣泛,其中以指揮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等作品著稱。

    1993年,穆蒂以極其瀟灑的風度、高貴的氣質,完美地指揮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全球觀眾心中他的大師形象進一步樹立起來了。1997年、2000年和2004年,他再度擔任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他精湛的指揮風格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著2000年新年鐘聲的敲響,指揮大師穆蒂第三次登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舞臺。這次新年音樂會除為聽眾呈獻了長久以來倍受人們喜愛并熟悉的傳統(tǒng)性曲目外,還特別演奏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經(jīng)典作品。穆蒂的指揮比起前兩次來雖然還是那樣的精力充沛,但音樂表現(xiàn)中卻更加沁透著一種深邃的情感,盡管施特勞斯的音樂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的眼中被看作是“輕音樂”,然而指揮大師穆蒂卻在它“輕盈”的后面,賦予了一種內(nèi)在深刻與嚴肅的感情,使得這些音樂產(chǎn)生出與眾不同的效果,很是值得聆聽。

    2004年1月1日,穆蒂第四次站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臺上,一副金色邊眼鏡配合他的服飾裝扮顯出一份儒雅氣質,雖然歲月不饒人,但他力圖保持一份年輕的活力。他一共挑選了7首第一次在新年音樂會中上演的曲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尼古勞斯·哈農(nóng)庫特

    時間跨度:2001年、2003年

    代表曲目:貝多芬、布魯克納以及勃拉姆斯交響樂作品

    相比起同胞卡拉揚以及伯姆而言,哈農(nóng)少了幾分張揚,但更多的是奧地利本土音樂家的精致與從容。而廣大中國樂迷得以欣賞到這位奧地利本土音樂大師的風范,則主要是借助2001年以及2003年兩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2001年,哈農(nóng)庫特第一次受邀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位以崇尚本真主義為己任的指揮家為人們帶來了一場氣象一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哈農(nóng)庫特從衣著裝飾到音樂處理,幾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出本土化特質,所以當年的評論界認為這場音樂會是歷年來口味最為“地道”的一次。哈農(nóng)庫特賦予了這些舞曲以清新、純正的聽感享受,同時也凸現(xiàn)了自己的指揮風格,在他的指揮下維也納愛樂樂團顯現(xiàn)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干凈音色。在選曲上,他大膽地用《拉德茨基進行曲》的原始版本作為開場,沒有觀眾掌聲的附和,體現(xiàn)出這首曲目最為純樸的一面,也表現(xiàn)出哈農(nóng)庫特對本真的追求。在他的棒下,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和波爾卡作品顯得熠熠生輝,歡快而熱情。

    2003年,哈農(nóng)再度受邀指揮新年音樂會,依然給廣大樂迷帶來了全新的感受,雖然老人家看起來又蒼老了一些,但是音樂中所表現(xiàn)出的活力卻絲毫沒有減退。哈農(nóng)庫特在指揮臺上似乎更加活躍,選曲也更加豐富且具有創(chuàng)新。我們聽到了一些在往年新年音樂會上較少出現(xiàn),甚至是首次出現(xiàn)的曲目——包括韋伯的《邀舞》、勃拉姆斯最為著名的《匈牙利舞曲》等非施特勞斯家族的名曲都出現(xiàn)在這次音樂會之中,讓樂迷大飽耳福。

    小澤征爾

    時間跨度:2002年

    代表曲目:小澤征爾是一位指揮曲目廣泛的指揮大師,幾十年來,他指揮的作品可謂包羅萬象,其中有著眾多不同時代和不同風格的作品,但從總的方面來看,他對于浪漫主義作品和現(xiàn)代主義作品有著更加出色的演釋能力,在浪漫主義作品中,他對于以柴科夫斯基為首的俄國音樂,以及以柏遼茲、拉威爾為首的法國音樂有著尤為突出的解釋,例如,在指揮法國作品方面,他很早就有著“柏遼茲作品指揮專家”的美譽。而對現(xiàn)代主義作品方面,他則十分擅長于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溫、奧涅格,及第二維也納樂派作曲家等人的作品。另外,小澤征爾也是東方音樂杰出的演釋者,尤其是對于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釋是最具權威性的,在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他最為擅長的是武滿徹、黛敏郎和小山清茂等人的作品,對于這些作品,他曾廣泛地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奏,并且還將其中的許多作品灌制了唱片。他在這方面的出色成績,為在全世界傳播日本音樂藝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指揮特點:小澤征爾的指揮風格,既能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地將樂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他善于運用帶有表情的目光和“會說話”的雙臂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音樂表現(xiàn)意圖十分明確。他指揮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使觀眾感到他渾身都是音樂。

    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是東方觀眾非常熟悉的日本知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他也是繼祖賓·梅塔之后,史上第二位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亞洲人士,對東方人來說是一大驕傲。在向觀眾致以新年問候的環(huán)節(jié),小澤征爾請樂隊眾多樂手以不同語言向觀眾致意,自己則用中文向全世界的觀眾說出了:“新年好”三個字,令中國觀眾為之動容。

    小澤征爾所挑選的演出曲目仍是以施特勞斯家族作品為主,由于他那高雅精準的手法,甚至偶爾幽默俏皮的神來之筆,完美傳遞了施特勞斯輕松活潑的旋律,在他的指揮妙手下,這場演出被譽為“近年來最富維也納氣質的音樂盛事”。

    他以其快樂的藝術氣質演繹了一場充滿幽默的音樂盛宴,其中東西方文化在施特勞斯音樂作品中的完美融合,對傳統(tǒng)大作《蝙蝠》序曲的獨特詮釋,以及最令整場音樂會聽眾熱血沸騰的首演曲目《魔鬼音程之舞》,都經(jīng)由他會說話的雙手呈獻出來。

    馬里斯·揚頌斯

    時間跨度:2006年、2012年、2016年

    代表曲目:俄羅斯及東歐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德奧系古典主義以及一些現(xiàn)代派的作品。

    指揮特點:楊松斯在指揮時會賦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色,在節(jié)奏速度的對比變化和對音色的處理上,也是楊松斯近幾年極為注重的方面。

    在200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我們可以明顯的聽到,楊松斯善于通過突出弦樂的中低聲部增加音色的厚重感和流動感。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通常只有6把大提琴,而楊松斯指揮的200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卻出現(xiàn)了8把大提琴,足見楊松斯對于弦樂的中低聲部的重視??梢哉f,楊松斯對于音色的考究,在當今指揮家中是獨樹一幟的。與當今很多指揮家偏于明朗的音色不同,楊松斯的音色偏向于厚重,同時銅管樂聲部又不乏嘹亮;并且打擊樂聲部與管弦樂聲部的融合又非常的融洽,絲毫沒有突?;蛘呤橇桉{于樂團之上的感覺。因此,在處理浪漫主義后期作品的復雜情感時,就更顯得游刃有余。他在這場新年音樂會中,選擇了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和莫扎特的《費加洛婚禮序曲》等讓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并當選為維也納愛樂樂團2006年度的年度指揮家。在2012年,楊松斯再度執(zhí)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以此紀念楊松斯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20周年。

    維也納愛樂樂團按照慣例公布了下一年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人選,自1992年便與樂團開始進行合作的拉脫維亞指揮大師馬瑞斯·楊頌斯將繼2006年和2012年之后,第三度執(zhí)棒這一傳統(tǒng)音樂會盛會。樂團主席Andreas GroBbauer在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還特意談及自己2006年在楊頌斯大師指揮下首次參加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出的難忘經(jīng)歷。由他擔任年度指揮的前兩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均刷新了演出曲目數(shù)量的記錄[23首和24首],2016年會否再創(chuàng)新高呢?我們拭目以待。

    喬治·普萊特

    時間跨度:2008年、2010年

    2008年是奧地利轉播公司通過衛(wèi)星電視直播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的第50個年頭。 在200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過程中,奧地利廣播公司首次在音樂會電視直播信號中加入中國鋼琴家郎朗的畫面。郎朗將向全世界的樂迷致以新年的問候。

    2008年,已經(jīng)84歲高齡的普萊特作為第一位法國本土指揮將在金色大廳亮相(之前頻頻出場的馬澤爾也是法國人),但很年輕時就加入了美國籍。他一舉打破1987年卡拉揚79歲登臺的紀錄,成為維新指揮臺上最年邁的指揮家,樂迷們戲稱“蒼老的新面孔”。在這屆新年音樂會上聽眾第一次聽到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拿破侖進行曲》,而為了呼應北京奧運會,聽眾還欣賞到了老約翰·施特勞斯所作的《中國人加洛普》。在那屆新年音樂會中,更大的看點是音樂會對將于6月在奧地利瑞士舉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所設置的噱頭,在加演曲《運動》快速波爾卡中,樂隊成員全部披上了球迷圍巾,而他以哨聲開始,并在中途向“不聽指揮”揮動球迷圍巾的樂隊首席——小提琴家辛克先生出示黃牌,以哨聲結束,出人意料地被辛克掏紅牌“罰下”,音樂與足球的完美結合,表達了奧地利對歐錦賽的熱烈歡迎與迫切期待,同時也展示了普萊特與維也納愛樂樂團藝術家與生俱來的幽默氣質與表演天賦,有效地調(diào)動了現(xiàn)場氣氛。這是他的第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由于出色的指揮,在兩年后再次受邀,登臺指揮了2010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又一次給人們帶來了聽覺上的一次享受。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時間跨度:2009年、2014年

    指揮特點: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新一代指揮家,巴倫鮑伊姆的藝術修養(yǎng)是很深厚的,他有著天才的鋼琴演奏技藝,同時又深通作曲法和室內(nèi)樂演奏藝術,再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的浪漫藝術氣質,因此他總能給人以一個敏捷、精干和完好的藝術形象。他的指揮風格細膩、簡潔和明快有力,從技術上來說,他的指揮棒技巧準確而有功夫,能夠在任何復雜的情況下都牢牢地控制住樂隊。他的音樂鑒賞力是十分高雅的,因為他有著多年指揮室內(nèi)樂團的經(jīng)驗,并以此種形式打下了他牢固的指揮業(yè)務根基。此外,他還是一位情感豐富和充滿浪漫氣息的指揮家,這種天生的特征是與他身上帶有的猶太血統(tǒng)緊密相連的。

    2009年是聯(lián)合國確定的國際天文年,決議由伽利略的故鄉(xiāng)意大利提交。1609年,伽利略將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這個開創(chuàng)性的偉大發(fā)現(xiàn)所觸發(fā)的科技變革深深地影響并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400年后,聯(lián)合國宣布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主題為“宇宙等你去探索(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為此,巴倫博伊姆選擇了《天體樂聲圓舞曲》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同時,2009年又是佛朗茨·約瑟夫·海頓逝世200周年。海頓被譽為“交響樂之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104首交響曲。為紀念海頓這位奧地利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巴倫博伊姆在200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特意選擇了他的《告別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這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海頓的交響曲。200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開創(chuàng)了這場音樂會的一個新紀元,從那一年開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便在每一年都上演一到兩位新的作曲家的作品。

    201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由來自以色列的指揮大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擔任指揮,這也是巴倫博伊姆繼2009年之后再度亮相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指揮臺。201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迎來的是克萊芒·萊奧·德里布和理查德·施特勞斯兩位新作曲家的作品,繼續(xù)為這場音樂會注入新鮮的血液。值得一提的是,理查德·施特勞斯的那部《隨想曲》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劇,而劇本的創(chuàng)作人之一正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首位指揮家克萊門斯·克勞斯。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這一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愛德華·施特勞斯的一首四對舞曲作為開場曲目,這也是近幾十年來絕無僅有的一次開場選曲。同時,約翰·施特勞斯的《百萬擁抱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等經(jīng)典圓舞曲也在巴倫博伊姆指揮下重返舞臺。

    弗朗茲·威爾瑟-莫斯特

    時間跨度:2011年、2013年

    代表曲目:《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第73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日中午在維也納音樂協(xié)會金色大廳舉行,整場音樂會上演了大量新曲目,氣氛輕松歡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演出以首次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亮相的約瑟夫·施特勞斯作品《女高音歌手》開始,奧地利指揮家威爾瑟-莫斯特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鮮花簇擁的金色大廳中給全球聽眾帶來一場聽覺盛宴。

    新年音樂會仍然繼承了以演奏奧地利人最引以為豪的施特勞斯音樂家族作品為主,而其家族的大多數(shù)圓舞曲作品均取材自奧地利民間音樂和風土人情,承載著奧地利文化和民族記憶,因此整場音樂會散發(fā)著濃郁的奧地利風情。

    此外,為了紀念瓦格納和威爾第誕辰200周年,本次新年音樂會也第一次引入了兩人的作品。

    除了演奏大量新曲目以外,參演音樂家們還展現(xiàn)出詼諧幽默的一面,在音樂會進行到下半場最后一首曲目、有意大利風格的《威尼斯狂歡節(jié)的夢幻回憶》時,一向嚴肅有余的威爾瑟—莫斯特卻增加了幾分幽默,他出人意料地給樂隊音樂家們送上毛絨玩具,作為新年禮物,最后給樂團首席萊納·屈希爾先生送了一把炒勺,而屈希爾先生回贈了指揮家一頂廚師帽,威爾瑟—莫斯特將廚師帽戴在了頭上,以炒勺代替指揮棒,在樂曲結束時做了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攪拌動作,由此向大家獻上新年祝福。

    在加演曲目中,作為每次新年音樂會不可或缺的曲目,《藍色多瑙河》再次將音樂會推向高潮。作為小約翰·施特勞斯知名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藍色多瑙河》用美妙的旋律展現(xiàn)出多瑙河如詩如畫的風景以及奧地利人對多瑙河的崇敬與愛。

    猜你喜歡
    施特勞斯指揮家維也納
    ”眼神“指揮家
    解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施特勞斯
    沒有絕對的天分,也沒有絕對的天才——指揮家陳琳專訪
    樂師
    琴童(2017年1期)2017-02-18 15:35:41
    暢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維也納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44
    不想做個追隨者
    公務員文萃(2016年6期)2016-06-18 19:24:25
    施特勞斯論海德格爾與現(xiàn)代哲學
    社會科學(2016年6期)2016-06-15 20:29:09
    因為仰慕
    夏天探測器測試維也納情感知足感
    万盛区| 凌海市| 宁波市| 永仁县| 福清市| 北海市| 蒙山县| 喀喇沁旗| 合水县| 汤原县| 高雄县| 东兴市| 恩施市| 山西省| 嘉黎县| 平顺县| 全州县| 辽源市| 岑溪市| 广平县| 德令哈市| 邵武市| 荥阳市| 菏泽市| 武强县| 尼玛县| 天全县| 抚宁县| 兴和县| 珠海市| 梅河口市| 墨江| 桃源县| 乌审旗| 津南区| 武宣县| 靖江市| 漳平市| 湖州市| 岳阳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