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娟
大慶市第三醫(yī)院感染科,黑龍江大慶 163000
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邱麗娟
大慶市第三醫(yī)院感染科,黑龍江大慶 163000
目的 探討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對我院抑郁癥住院患者6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成護理路徑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兩組患者除常規(guī)護理方式外,護理路徑組患者加護理路徑管理,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各個時間段的漢密爾頓抑郁量和平均住院日等四個指標。結(jié)果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治療,護理路徑組的漢密爾頓抑郁量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jié)論 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好,值得廣泛推廣。
護理路徑管理模式;抑郁癥;護理
目前,在國內(nèi)非常流行的一種管理模式是護理路徑管理模式[1]。該模式主要指一種在保證醫(yī)療質(zhì)量的基礎上,降低患者的醫(yī)療成本和優(yōu)化醫(yī)務人員服務流程的先進管理模式。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收到的壓力也比以往多和大。所以如何在現(xiàn)有的醫(yī)療水平上,盡可能的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2-3]。從2009年起,在我國的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內(nèi)開始流行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護理路徑管理模式[4]。目前對這種管理模式的研究也越發(fā)深入,筆者就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郁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和效果,回顧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來我院進行進行抑郁癥治療的住院患者6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64例患者都先經(jīng)過診斷,符合ICD-10:F32抑郁發(fā)作疾病編碼。所有研究患者在住院期間都無需特殊護理,患者及其家屬都能很好的溝通,并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0.91±9.07歲,文化水平在中專及以上學歷。按照隨機數(shù)表對64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平均分成護理路徑組和對照組。護理路徑組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5.10±5.07歲,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學歷。對照組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9-50歲,平均年齡37.10±6.10歲,文化水平中專及以上學歷。對各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文化程度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都進行正常的體檢和抑郁癥診斷。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患者入院以后,接待和健康宣教的工作都由責任護士來負責。另外,常規(guī)的入院處置也是由護士對患者進行完成的,并按醫(yī)囑對患者進行治療。對對照組的患者在住院期間執(zhí)行整體護理模式。護理路徑組的患者采用的是護理路徑管理模式。護理路徑管理模式是先對護理路徑組的護士進行準入資質(zhì)審查和職責確定,再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對患者的治療進行治療預期目標、給藥方案、康復計劃和飲食等方面的設定,確定下來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并讓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過程[5]。關于護士準入資質(zhì),針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經(jīng)驗,護理路徑組護士要求有五年以上、同時有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的主管護師和以上職稱的護士。這些護士都經(jīng)受過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培訓,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護理路徑組的護士的職責分為告知、設定、實施、協(xié)助、報告和討論六個部分,詳見見表1。護理路徑組在確定護士后,要成立專門的治療小組。治療小組由醫(yī)生、護士、藥師、技師組成。在治療前要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討論設定患者的治療預期目標,并對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飲食、檢查、康復、用藥、護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方案設定[6]。具體的操作步驟見表2。
表1 護理路徑組的護士職責
表2 護理管理小組操作步驟
1.3 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住院一周、住院三周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測評。在出院時由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滿意度測評。針對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期間的費用,該研究進行回顧分析。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行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研究中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3、表4、表5。
表3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期間的費用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期間的費用比較(±s)
*注:與護理路徑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兩組患者在住院時、住院一周和住院三周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在住院時、住院一周和住院三周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比較(±s)
*注:與護理路徑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5 兩組患者在出院后的滿意度比較[n(%)]
通過結(jié)果我們可以看出,實施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患者在出院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而且在住院時間上短,費用也低。最關鍵的是其治療效果無論是整體時間段和單獨時間段上,都要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所以,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好,值得推廣。但因為這是新興的管理模式,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需要同行間多交流。
[1] 秦艷玲.臨床路徑管理模式在腫瘤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9):2322-2324.
[3] 梁銀珠; 袁潔; 袁明珠;等.ROY適應模式在產(chǎn)后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33):128-129.
[4] 靳陸平.抑郁癥患者護理中“共情護理”模式的應用探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 22(9):164-166.
[5] 付明媚; 董雅娟.護理臨床路徑對抑郁癥患者住院時間、費用及滿意度影響的Meta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2014,42(1):65-69.
[6] 江麗華.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chǎn)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7(12):159-161.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nursing path management mod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Qiu Liju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aqing Third Hospital Heilongjiang Daqing 163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path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 care. Methods From 64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h 32 cases. In addition to routine care for the way the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plus nursing care path path management, four indicators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the amount of each time period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etc. Hamilton.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amount of care path Hamilton depres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 stay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nursing path management application results in patient care depression is good, should be popularized.
nursing path management; depression; Care
R473.74
A
1674-0742(2013)05(b)-0000-0
)2014-9-2
邱麗娟(1967-),女,漢族,黑龍江省綏化市人,大學本科,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