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鵬
近日和學生一起觀看反映南水北調(diào)的電影《天河》,讓我感慨萬千,不禁思緒萬千。水,有優(yōu)良的品格,它無私且無爭,心懷坦蕩;它居下而包容,謙卑善納;它柔順但堅韌,百折不撓;它清純并無形,方圓自然。難怪老子也贊:“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這是水的獨特魅力,是值得人類為追求真善美而效仿的格式,也是很多讀書人向往和追求的風骨之一。
而美好的教育,正應如水一般。
為師者應如水,要托起明天的朝陽,沉下堅實的臂膀,以成人之美為樂趣,以塑造靈魂為己任,手捧熱誠,心系仁愛,尊重思考,崇尚智慧,用精神、心靈的乳汁哺育個性、靈動的學生,在希望的田野上悉心播撒智慧的種子,收獲學生吮吸知識甘霖后滿足的微笑;我們要包容學生的一切,真心施教,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洗盡鉛華,用踏實沉潛靜待花開;要尊重差異,尊重規(guī)律,蹲身低頭和學生靈魂對接,順道應理促孩子快樂成長;常有滴水穿石般的教育精神,有百折不撓的教育毅力,有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有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我們低頭耕耘,抬頭看路,汲取智者教育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的教育主張,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境界的人民教師,陶冶情操,蕩滌心靈,化腐朽為神奇,變頑石為美玉。
為學者應如水,讀書人以水為鏡,可自觀一生,以水為德,方受益一世。讀書時心態(tài)平和靜如水,專心致志;做人時正直善良明如水,一身清澈;做事時笑對坎坷韌如水,迅捷高效。面對挫折坎坷,需有胸襟,有了成績,寵辱不驚;處順境而不張狂,陷逆境而不沮喪,遇險境而不驚慌;求知時尊師而不唯師,做人時敬師且孝父母。若此,學生便擁有海納百川、大氣謙和之境界,其人生韶華,一如水之無限精彩,更似水之晶瑩極致。
為師者能大愛無言,為學者能大音希聲。教育,從來就不是一條喧囂的河流。在多元化發(fā)展的今天,教育越來越需要一種純粹的直達心靈的境界,而這種境界的至高點,就是靜水深流——一種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追此境界,如水潤澤;達此境界,真水無香!
課改多年,我們都悟出了一個個樸素的道理:滿堂灌的“一碗水”當然教不好“一碗水”,信息時代“一桶水”的教師正在遭遇“一桶水”的學生,教師源源不斷的“活水”成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源泉。真正的教育,不是從桶里拿給學生一碗水,而是告訴學生取得這一桶水的方法和工具,以及這一桶水所來源的大江或大海究竟在哪里。
觀水喜潮,飲水思源。教師應要不斷學習,唯此,才能把“一杯水”變?yōu)椤耙煌八蹦酥痢霸丛床粩嗟乃?。學生應探索實踐,唯此,才能把老師的涓涓細流變?yōu)樽约旱奶咸洗蠛?。所有教育人共同求真做人,就有絲雨甘露、潤物無聲,就能啟迪心智、完善人格。把滴滴心血凝成智慧,滴滴汗水化作洪流,就會讓中華民族的俊杰英才代代涌現(xiàn),最終化為無堅不摧的炎黃“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