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凱齊,張麗娜,張漢濤
1.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檢驗科,河南開封 475000;2.河南宏力醫(yī)院檢驗科,河南新鄉(xiāng) 453400;3.濮陽市油田總院超聲科,河南濮陽 457000
新生兒溶血病(HDN)一般指母嬰血型不合,孕婦體內產生的相應的IgG類抗體由胎盤進入嬰兒血液循環(huán),導致新生兒紅細胞破壞而引起的溶血性疾病[1-2]。以母親血為O型,嬰兒血為A或B型的ABO溶血病,在臨床上最為多見,約占新生兒溶血癥的80%[3],該研究整群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開封市兒童醫(yī)院879例因黃疸住院疑似HDN的新生兒做血清學檢測,現(xiàn)報道如下。
整群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收治于該院新生兒科,疑似HDN的新生兒,男476例,女403例,男女比例為1.18:1,病歷資料顯示,日齡為生后 4 h~7 d,平均日齡(2.5±0.4)d,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黃疸、發(fā)熱、納差、驚厥;分別進行ABO、RbD血型鑒定及新生兒溶血三項檢測,收集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卡式微柱凝膠檢測系統(tǒng)(含專用離心機、37℃恒溫孵育箱、微凝膠檢測卡)由中國長春博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ABO血型正定型試劑由中國河北醫(yī)科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中心提供,RhD(IgM)血型定型試劑、生理鹽水、ABO血型反定型紅細胞試劑均由中國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提供。
1.3.1 標本收集 清晨空腹抽取新生兒3 mL靜脈血,分別加入無抗凝真空采血管和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真空采血管(河南省山山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標注姓名混勻后及時送檢。
1.3.2 標本處理 未抗凝標本,37℃水浴20 min后,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5 min分離血清備用,抗凝標本取底層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后備用。
1.3.3 樣本檢測 ABO正定型法檢測新生兒ABO血型及RH-D血型,采取微柱凝膠檢測法對新生兒標本進行溶血三項檢測,必要時手工經(jīng)典酶法復核。使用儀器設備均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實驗步驟嚴格照《臨床輸血檢驗實驗操作規(guī)程》及廠家試劑使用說明進行。
1.3.4 結果判定 溶血三項試驗完成前期試驗步驟后,使用專用離心機離心 5 min,900 rpm 2 min,1500 rpm 3 min,取出肉眼觀察結果,若紅細胞若沉積在底部,實驗結果為陰性(-);若紅細胞聚集在上部,表明紅細胞發(fā)生凝集,實驗結果為陽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血清游離抗體試驗、抗體釋放試驗三項檢測結果判讀模式,見表1。
表1 溶血三項試驗結果七種判讀模式
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各血型HDN檢出率HDN陽性分布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由表2可以看出,897例送檢血清學標本中,AB0-HDN的檢出率為13.88%,Rh-HDN的檢出率為2.16%,AB0-HDN組、Rh-HDN組、AB0-HDN可疑組各組間血性分布的陽性率比較χ2分別為19.65、7.31、12.38,組間血型HDN陽性率不相同,各血型的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HDN臨床上最為常見是以AB0血型不合引起的HDN為主,Rh-HDN較為少見;見表2。
表2 AB0、RhD血型鑒定結果與溶血3項試驗陽性率[n(%)]
AB0-HDN陽性標本中以A和B型血的患兒最為多見,Rh-HDN中則以O型血患兒最為常見,組中各血型的陽性率比較χ2分別為16.22、23.47、20.38。HDN患兒中各血型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見表 3。
表3 HDN患兒各血型分布情況[n(%)]
該研究顯示ABO-HDN(13.88%)顯著多于Rh-HDN(2.16%),這與國內報道[4]中顯示A型或B型血的新生兒發(fā)生HDN最為多見相一致;所有檢測樣本中A型血比例略高于B型血,這與國內文獻[5]報道有所不同,這可能與各地區(qū)血型分布情況存在一定差異性有關;此外,ABO-HDN中A型和B型血患兒占HDN陽性患兒比例高達98.36%,Rh-HDN僅為2.16%。與國內多地報道一致,再一次印證了AB0-HDN的發(fā)生在臨床上最為多見;此外,HDN的診斷主要包括產前診斷和新生兒檢測兩部分,產前檢查主要包括孕婦的血清學檢查、羊水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患兒的實驗室診斷則主要依靠溶血3項血清學檢測結果作為依據(jù)[6],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患兒母親可能未做產前篩查或留取血樣,因此,新生兒溶血3項試驗目前已經(jīng)成為疑似HDN患兒的主要篩查指標;新生兒溶血病3項試驗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游離抗體試驗、抗體釋放試驗。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是檢查新生兒紅細胞是否致敏,但由于新生兒紅細胞上血型抗原相對較少,吸附抗體能力弱,所以該實驗反應常常呈弱陽性或陰性,因此該實驗只起參考作用[7]。游離抗體和抗體釋放試驗則是直接檢查抗體的存在和分布,對于HDN的診斷更具特異性和敏感性;國內目前大多報道均為已知母嬰血型不合而導致HDN的發(fā)病率調查,該報告中的879例患兒溶血3項試驗結果顯示HDN的陽性率較文獻[8]報道偏低,原因可能為鑒于本報告所做研究均為母親血型未知下進行,在所有的檢測患兒中存在一些母嬰血型相符的情況,此外,臨床上引起黃疸的誘因很多,一部分疑似患兒可能不屬于溶血引起,而被納入篩查,在所有確診的HDN中,無論是ABO-HDN還是Rh-HDN,其發(fā)生率和主要的血性分布與國內相關報道大致相同[9]。
對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夫婦雙方進行血型及血型抗體效價的檢測對于預防和減少HDN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新生兒期,實驗研究[10]顯示越早進行新生兒溶血三項的篩查,其陽性率越高,這是因為隨著病程的推移,患兒血液中游離抗體及致敏紅細胞數(shù)目逐漸消耗所致,而大部分IgG抗體以抗原抗體復合物形式存在,失去反應原性。因此,對于疑似HDN的溶血三項檢查,應盡早進行,以提高HDN篩查檢驗的陽性率,減少誤診、漏診。
綜上所述,及早對疑似HDN的患兒進行溶血三項血清學檢測,為臨床新生兒溶血病的診斷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對評估疾病的程度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林峰如,王艷,李石磊.新生溶血病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學雜志,2012,32(5):335-337.
[2]林秀妹,王丹.1092例新生兒溶血三項試驗檢測結果的回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23):2979-2980.
[3]甘志遠,蘇國紅,伍煥秀.ABO溶血病新生兒178例血清學檢測及其意義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6):1047-1048.
[4]劉郁.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率與溶血三項試驗結果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8):3606,3610.
[5]黃柳梅.890例新生兒ABO溶血三項試驗檢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113-115.
[6]李京.臨床輸血與檢驗技術[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39-142.
[7]劉毅,劉衍春,劉洪莉,等.微柱凝膠技術在新生兒溶血病血清學檢查中的運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1):43-45.
[8]董雪芹,范金元,李玉華,等.哈密地區(qū)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病及檢測情況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8):693-695.
[9]李保才,黎海瀾.母嬰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室診斷[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23):2886-2887.
[10]曹文武,劉渝霞.153份母嬰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樣本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5,18(6):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