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仙
摘 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右嘣疲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語文教學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語文知識本身具有內(nèi)容豐富、表達方式靈活多樣、語言色彩濃厚等特點,只要教師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等的特點,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之以趣,定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實踐活動;語文;興趣
世界是千變?nèi)f化的,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電腦、手機等科技產(chǎn)品的普及,學生接觸的事物更加豐富多彩,他們視野開闊,敏感性強,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只強調教學過程本身的因素或注重“教”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而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往往一味地灌輸知識。即使一些學生能夠安靜地聽,也可能心不在焉,未必聽得進去。因此,寓教于樂,不斷啟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要比直接傳授知識和指導學習方法更能收到效果。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祆湓唬骸笆┙滩灰娨馊ぃ瑢W生必不肯學?!倍啻蔚男睦頊y試,結果都是:語文課雖聽得明白,但老師講得不夠生動,以致不感興趣??梢娕囵B(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語文教學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jīng)過探索和嘗試,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
一、愛心投資激發(fā)興趣
從教以來,當了二十年的班主任,發(fā)現(xiàn)非班主任的班級學生對我的課更感興趣,關系也較好,尤其近三年學生待我猶如密友,究其原因,當班主任的班級平時管得嚴,且對他們表現(xiàn)不佳時偶爾還會懲罰,自然會引起學生的不滿,學習興趣打折扣自不必說了。而非班主任的班級,由于只管好自己所上的課,能提高本學科的成績就行,相對而言對學生的要求也會低一些,偶爾會與他們聊聊天,甚至還會開開玩笑,有事時幫他們向班主任求情,學生也樂于親近我,學習興趣也就高漲了。再則每一次微小的進步我都會給予表揚,或獎賞小物件,如,糖果。自然愛上語文課,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更濃了。
二、高分獎勵激發(fā)興趣
從教多年,不知批改了多少分試卷,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是:無論優(yōu)秀生,還是后進生,對自己的成績都非常在乎,可以說分數(shù)是學生的命根。針對這種情況,我每帶新一屆學生,在上課第一天,就告知學生,作業(yè)、提問、考試等都采取計分形式,它與期末總評成績掛鉤,平常得分多,期末總評成績也高。另外,對平時作業(yè)完成及提問的回答有意給予高分獎勵。有了這一動力,學生寫作文時,字跡工整,格式清楚,繳交也很及時。因回答問題可獲得加分,課堂上舉手發(fā)言的增多,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一改往日的那種坐“聽”其成的局面。
三、小組學習討論激發(fā)興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方面學生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他們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平時能夠得到老師的賞識、同學的好評;另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言行會給自己帶來影響。為此,在課堂發(fā)言上,他們的發(fā)言越發(fā)沉默。為打破這種不愿發(fā)言的僵局,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組推薦一名當組長,當教師提得問題有一定難度,獨自無法解決時,可加以討論,然后由組長來回答,獲得高分屬小組共有,這樣做一方面可減少學生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得分上也可照顧部分學困生,讓他們也有一種參與感。不但活躍了氣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以生動趣味的語言感染學生
相聲之所以讓人聞過則喜,主要是語言表達生動有趣。語文教學,也應力求課堂語言的生動趣味。課堂語言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所傳授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學語文,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較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需要教師的感情投入。與教師豐富的表情相配合,課堂語言應當力求生動活潑,不妨多一點趣味和幽默感,以“語言美”去感染學生,強化學生掌握知識,使他們能在調動視覺的同時,能充分發(fā)揮聽覺這一主要學習器官的功能作用。
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語言輕、重、緩、急適時適度,語言邏輯嚴密,詞句準確、精練;聲調抑揚頓挫,音色清新悅耳,這樣有利于學生感知,便于理解教學內(nèi)容。
五、借助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興趣
每冊新教材都安排若干項的語文實踐活動。初一的就有查字典比賽,成語接龍比賽等;初二的就有語文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項目可謂五花八門,豐富多彩。記得初一時開展的查字典比賽,學生你追我趕的情境記憶猶新。前不久開展的語文知識競賽,學生那爭分奪秒搶答問題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這兩場活動讓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教學中不能唱“獨臺戲”,一灌到底。而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適當?shù)亻_展活動,并加以誘導,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活動的開展,也能為寫作創(chuàng)設必要的情境,這兩場活動我都讓學生寫成作文,結果這兩次作文,學生都寫得順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開展有益的活動,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六、直觀形象的教學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認為:人的感知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是學生認知世界、獲取信息的門戶,也是各種較復雜的高級心理過程的基礎。語文教學應當盡可能地利用具體的事物或形象作用于學生的感知器官,喚起學生的興趣。語文的直觀教學,有訴諸視覺的,有訴諸聽覺的,還有聽覺視覺同時并行的幾種形式。目前,電化教學普及,借助于錄音、錄像、幻燈片等電化教學工具,的確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萬紫千紅的花》一文,為了講清“花青素”與花的顏色變化有關,授課時,我拿一朵喇叭花做實驗,把花泡在肥皂水里,它很快就變成藍色,因為肥皂是堿性的。再把這朵藍色的花泡在醋里,它又重新變成紅色,因為醋是酸性的。通過這一實驗,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上來,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如,教學《斑羚飛渡》一文,我借助幻燈,投放出老斑羚與年輕斑羚飛渡傷心崖的平面圖,讓學生明白老斑羚為了種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之路。這樣教學不僅加深了印象,還可以加深理解,學生的視覺、聽覺都得到了滿足,對課文的學習,也就興趣倍增了。
總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能否達到目的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教”的熱情,有了熱情才有可能用豐富的知識、可親的態(tài)度、生動的語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影響自己的教育對象,激發(fā)、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把這種學習興趣同自己的教的熱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這方面也應當是“教學相長”的。
參考文獻:
蒙業(yè)文.淺談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瓊州學院學報,2007(06).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