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廚房的暖氣前,看飄飄灑灑從天而降的大雪。今年的雪大,第一場雪就大,窗外的遠山,已經(jīng)無法眺望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把城市邊界的黛色山脈隱在純凈的白色里,而筆直的街道正漸漸消失在變得朦朧的樓宇間。漫天飛雪,輕盈而下,緩緩柔柔。城市就這樣在視線里消失了,仿佛天地之間就只剩下我和窗外的白雪。一時間,竟然叫我記起了那一場的江南煙雨,我從剛剛泛綠的北方,走到江南的街道巷弄,身邊就是一場纏綿的煙雨,伴我徜徉在現(xiàn)實與想象之間。那街邊的哪株是一樹一樹的白玉蘭?哪一株又是十月飄香的桂花?五月的煙雨,細細密密地潤了臉頰、濕了發(fā)角。
我在一家街邊的水果攤前停下腳步,看著自己不認識的南方水果,甚是好奇!許是下雨的緣由,攤前少有人,我這個北方人,對著形形色色的果子,糾結。
“這個是什么?”攤主細心地給我講解。“哪個又是什么?”
“這個?”
“枇杷?!焙闷恋男狱S色的枇杷!這個名字是熟悉的。
“止咳的?”我肆意釋放自己由陌生感帶來的猶豫和疑惑,最大程度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自由地行走在上海這個陌生都市的街巷,我很輕松就放下那個奔波、忙碌的我。攜著一身煙雨,提著一袋漂亮的杏黃色枇杷和地產(chǎn)的甜瓜,我輕快地與女攤主道別。
頭一天,我們在一家接待東北客人的飯店就餐。幾道菜嘗下來,也沒有吃出什么滋味,我是一個嚴重的暈車患者,暈車、暈機、暈船。暈機的癥狀還沒有徹底消退,沒什么胃口。倒是最后上來的紅燜肘子,讓我食指大動。其實,在家也是很少在飯店點這道菜的,總是覺得吃老媽做的,味道更地道些。我嘗試著夾了一塊,人口,肉塊軟糯香甜,與家里的大不同。我又夾,大大不同,軟爛多汁,與肉絲勁道、味重純香的東北肘子比較起來鮮、嫩、香、滑味道豐富飽滿、精致細微。還有第二天早餐的小籠包,顫顛顛地上桌,一嘬,依然是燙了嘴?;氐奖狈剑乙惨恢庇浀每M繞在口齒間的微妙體驗。也曾想嘗試自己做做,卻也只是想想罷了。那種繁復、精密的工序,太復雜了。江南的精致優(yōu)雅,不是簡簡單單可以學來的,若得閑,還是去那里常住一段日子,細細地走走,好好品一品江南的味道,這或許更現(xiàn)實容易些。
昨晚的外灘飄著絲絲小雨,停停落落。走在黃埔江長長的觀光大道上,我仿佛行走在時光隧道里,左岸的老建筑群雄偉挺拔、雍容典雅。徜徉其間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一幢樓前四根石柱氣派雄偉,華貴典雅;一幢門前臥著一對銅獅,一只張著大口,一只閉著嘴,華麗莊嚴;一幢外墻的大塊花崗巖簡潔明朗,流暢穩(wěn)重;一幢高大拱門上的渦漩圖案,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氣息;一幢造型典雅,浮雕精美。幢幢都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外灘的百年滄桑見證了歷史的風云變幻;孕育了英雄的傳奇;演繹了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恩怨糾纏。
我穿梭其間,樂此不疲。
不夜的光幕中,燈光璀璨,夜色瑰麗。江上的渡船、貨輪川流不息。我靜靜地望著右岸的陸家嘴上高聳入云、耀眼奪目、流光溢彩的東方明珠和流線型的環(huán)球中心、外形獨特的金茂大廈?,F(xiàn)代、時尚的東方不夜城在歲月里蛻變出美麗的花,煥發(fā)出充滿活力的勃勃生機,散發(fā)著大上海的氣息。那夜風涼。我雖從剛剛春歸的北方來,依舊是不勝寒涼,把外衣裹了又裹。江風吹亂了發(fā)絲。
五月,我來了。在不夜的上海,與歷史對話;看歲月的悠長;感受生命的澎湃;體會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并存的特殊的魅力。在時空的那個點上,我的心靈是如此的暢快!迷人的外灘!
雨停了,天就熱了。
我在世博園里,自由自在地游逛。園里隨處可見造型獨特、爭奇斗艷的各國展館。我隨心情信步走,一會兒在西班牙展館門前,看看藤編,去館里看西班牙女郎在昏暗的舞臺燈光里熱舞;一會兒去美國展館,跟隨年輕人感受2030年的未來,看看最先進的理念;一會兒去看海盜船;一會兒去葡萄牙展館看航海記錄。走得累了,就在街邊的長椅上,找一個陰涼,歇一歇腳。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和那些孩子一樣,拿著世博的護照本一個一個展館去卡戳。這讓瀏覽增加了一些趣味。于是,游逛似乎因為有了一個簡單的目標,重新獲得動力。偶遇花車游行,我也追隨著行人的腳步,快步走到人群里,看長長的表演隊伍載歌載舞,花車上年輕的女子婀娜而過,大方展示她們的美貌和笑容。不由讓人記起自己的青春,那明媚、甜美的青春!
三天的等待,就為了去中國館。我們在第三天的傍晚,排了很長的時間,繞過多個幾字型回廊,終于走進了雄偉高聳的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
搭乘電梯,我們到達四十九米高的核心展示層“東方足跡”。隨眾,走進一個超常規(guī)的影廳,前、左、右三面大銀幕包圍著我們。影片在時空里震撼開場:“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組組刻著一個家庭三十年印記的照片從左右兩屏悄然流過,像一雙靈動的手,拉我走進往事的記憶里。夕陽下落滿余暉的小橋,我們剛剛在橋下的小河里撈過魚;清早的金色晨光里,我在土黃色的操場上晨讀;巷子口的路燈,在寂靜的夜晚散發(fā)著橘黃色溫暖燈光,陪我遙望清澈的星空;家門口的木板凳,那個高考后的七月,我就坐在陽光的陰影里看《七劍下天山》。恍然回首,到處是我在城市里奔跑的足跡,城市并存在我的記憶里。我清晰地觸摸到時光如水般的流動,日日夜夜不停歇。
“從心所欲不逾矩”,展現(xiàn)的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樸素暢想。城市濕地,荷花競放,螃蟹、小鴨,蔚藍的天空、飛舞的小鳥;陽臺上長滿了瓜果蔬菜,開心的主婦;一行白鷺暢鳴著劃過城市天際線,飛向穹頂,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水晶鳥,頃刻間,群鳥撲閃著掠過觀眾席,飛向我。超出現(xiàn)實的詩意一下子驚到了我:生活是這樣的簡單、質樸、真實!
走出影廳,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一百二十八米巨型畫卷迎面而來,城鄉(xiāng)、街市、人物、水道間的形形色色都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于汴京城的繁盛熱鬧之中,去感受古人生活的真實與祥和。在四十一米高的中層,我坐上夢幻的軌道車,沿途的木結構建筑、拱橋、庭院、園林、斗拱、磚瓦,極盡東方之美。
這一趟尋覓之旅,我強烈地感受到什么,只是一時間兒,無法捕捉到心底最準確的感覺,腦海里縈縈繞繞的就是孔子的兩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從心所欲不逾矩”。
夜出吳淞口,當金色的陽光散在粼粼水波中的時候,也散落在了我的臉上和身上,我在江上的日出里,吹風。
普陀山上,古樟繁茂,鮮花盛開。海印池里一池荷花,綠葉田田,紅錦嬉戲。我站在池邊,瞬間石化。只因有些人在出場的一瞬間就是靠近的。就只一眼,你的存在就驚醒所有的感覺。我這北方的女子癡站在普濟寺的門前,清風徐徐吹來。
從西天渡口的山間小徑拾階而上,至西天門下,芙蓉樹旁的斜坡,有一巨石平整光滑,滿山的綠蔭中,惟有這里寸草不生。石上刻有一大大的紅色心字,這便是“心字石”。中心的一點即可容八、九人同坐,偌大的“心”字可容百人,人群熙熙攘攘,排隊等候,只為到心字石上親手觸摸一下“心”。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爬上心字石,這塊巨石的坡度非常大,即便到了中心的一點上,依舊是無法站立起來。短短的一小段路程,卻走得那么艱難、驚恐!心字石上,我把身體舒展開,盡力靠在這顆不驚不擾的心上,感受到一種堅定的力量,緩緩而來,靜靜地匯集在心田。
窗外的雪一直下。下得如此纏綿!像極了那一場江南煙雨!我還是去雪中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