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美
摘 要:孔子倡導“因材施教”這一教育原則,而因材施教,也成為這位圣人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在沉重的升學壓力下,因材施教成了形而上學,學校成了生產車間,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在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之下,開展了分層教學的課題研究。
關鍵詞: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教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教學,不同的人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分層教學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為此,我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來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學生成長。
一、學生方面——理性分組
多數(shù)學生對于分層教學是陌生的,是站在主觀情況上思考的,比如,我要進最好的一組,老師關照他們多些;他的家長和老師關系好,成績不好也分得好;我們是好友要分到一組;我跟他關系不好不要分到一組;我成績差他們要嫌棄我等等。他們對于分層教學的不理解,會對分組教學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分層工作難以開展。因此,將學生分層,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講清道理,防止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影響分層的效果。同時,應召開家長會,讓家長理解我們的工作,支持我們的工作,校內校外形成合力,進而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報名情況采用水平相近原則,進行分組,有個別需要調整的學生,師生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后確定分組。然后公布首次分層結果。1個月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于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獎勵。發(fā)現(xiàn)拋錨的學生及時個別談話、開展班會疏通心理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所有學生隨時都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教師方面——五步分層
1.備課分層
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設計學導文的過程中,應根據(jù)大綱要求,一方面要強化目標意識;另一方面,要主攻基本目標,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對各層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基本目標人人過關。而設計的學導文板塊分為:預習、提高、考核。
2.授課分層
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通過學導文導,學生間互動,兵教兵,讓每個層次學生在課堂上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學有所獲。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通常面對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
3.作業(yè)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作業(yè)的數(shù)量和難度設置應該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識實際水平。為此,我們減少了學困生的作業(yè)量,注意夯實基礎。適當增加優(yōu)秀學生的作業(yè)量,加入中考試題、競賽題。讓他們體驗到挑戰(zhàn)成功的愉快感,使他們不斷得到進步。
4.輔導分層
作業(yè)體現(xiàn)了課堂效果,所以對于作業(yè)的個別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每天定時集中處理學生作業(y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個別問題可以采用組間討論、一幫一的方法完成。同時,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安排有針對性的輔導。當學生做正確后應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給其自信。
5.評價分層
對于后進生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找他們的閃光點,防止他們自暴自棄。一旦他們有些進步就要對他們的進步加以肯定與鼓勵。對于中等生則是要激勵“你的努力讓我們看到嶄新的希望!”“太棒了!又有進步!期待中……”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目光總是在他們身上,我們對他們充滿期望,讓他們對學習充滿斗志。對于優(yōu)生,我們不但要激勵,而且更要嚴格要求。同時注意他們的情緒,不要讓他們覺得老師只注意中等生,要讓他們感受到:每個學生都是老師心中獨一無二的寶貝。
總之,教授知識不但要講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講究“量體裁衣”。我們通過分層教學,迎來了新的一輪教學熱情;通過分層教學,我們看到了收獲的希望……
參考文獻:
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