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 關注每一位的學習、發(fā)展與成長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然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困生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英語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摘掉學困生這頂帽子,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探索不盡的永久話題,本文針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談談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學困生 轉化策略
現(xiàn)行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接受知識方面出現(xiàn)方向性的錯誤,從而產(chǎn)生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教學中,如果對這些學困生放棄,可能會害其一生。因此,轉化學困生和培優(yōu)一樣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學困生的英語成績,幫助他們摘掉學困生的帽子,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本文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到學困生的具體轉化策略:情感激勵法、趣味教學法等,促使學困生在英語課堂上遨游,使學困生不斷轉化和不斷進步。
1. 分析內因和外因,幫學困生尋找病因
1.1 內因——學困生的主要原因
學困生的形成內因指學生的自身因素。從有關調查和資料表明,學生的學習方面學生的智力因素僅占3%,其它因素占97%,其中,情感因素占72%。可見,學困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情感態(tài)度問題。分析學困生,普遍存在對英語的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厚、意志力差、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難容易自暴自棄等。另外,學生的基礎差、學習方法欠佳、學習習慣尚未形成等也是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外因——學困生的不容忽視的因素
(1)教材的原因。英語教材雖然變換了許多版本,但普遍存在重知識、輕技能的傾向;內容多且雜,知識的坡度太大;知識的復現(xiàn)率不高,知識偏難等,如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時,對于現(xiàn)在分詞的構成在剛開始接觸就一概二全,疏而不漏:一般情況下直接加-ing,以不發(fā)音的字母e結尾的去掉e再加-ing,重讀閉音節(jié)的雙寫最后一個輔音字母再加-ing,對于這些也無可厚非,但面面俱到,加大了學習的負擔,導致學生對語法的望而生畏,致使學生容易掉隊。
(2)教師的原因。大部分的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質量偏低,使學生在小學時英語就是個大問題,是弱科,學生戴上了學困生的帽子。升入初中,教師不關注這些學困生,灌輸教學、應試教育等的理念,致使學困生們想摘掉學困生的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3)學校的原因。大部分中學由于師資力量的薄弱、投資的經(jīng)費不足、對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認識不夠等,導致課堂教學“老化”,在新課改下,穿新鞋、走老路,致使新課程標準難以得到真正落實。
2. 學困生的轉化策略,幫學困生解困
2.1 注重情感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融洽師生關系,使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的不放棄,感受教師的關愛和期許;課堂上,多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促其敢開口、勇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當他們稍有進步,給他們掌聲和鮮花,哪怕一個單詞Good、Cool、Great等給他們一個大拇指、給他們一個笑臉、一個滿意的會意的笑容,都會使他們樂不可支。如果他們遇到了難題,“有口說不出”只好“欲言又止”之時,教師給與點撥、給點思考的空間,給他們“慢游”的時間,給點Think hard, you will find the answer. Believe yourself, you are the best.當回答錯誤時,Try again的期待,而不是“Ah, it is so easy, but you can not. I have no ideas. How foolish you are!”等的語言的再次上演,慢慢地,他們會找到成功的自信,對英語的畏懼心理逐漸減弱,課堂上學困生改變靜默不語的現(xiàn)象可以改善。
2.2 注重課堂教學,構建互動課堂
幫助學困生解困,關鍵在于讓其愛上英語課,讓他們感到英語課猶如磁石一般,深深吸引著他們。那么趣味教學法的使用見其重要性,如游戲法、表演法、競賽法等的巧妙使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促使每一位學生動起來。
如學習Present continuous tense時,對于現(xiàn)在分詞的構成是難點,也是易錯點:以ie結尾的動詞,其現(xiàn)在分詞的構成應該把ie改為y再加-ing,如果一個個寫出來讓其記住,學生可能容易忘記,但“人吊(tie)死(die)了躺(lie)在地上的三個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分別是tying、dying、lying”,可以事半功倍,引起他們的注意。
對于現(xiàn)在進行時的學習,如果從其概念、結構、用法、練習等方式進行,別說學困生感到昏昏欲睡,就是優(yōu)秀生也會感到索然無味,而Guess游戲可以調動其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提供運用英語的平臺,如展示一位女子手拿一個看不見的東西在做事的半幅畫面,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而展開對話:T: What is she doing? S1:Is she doing housework? S2:Yes, she is./No, she isnt. She is...繼續(xù)下去,知道將整個畫面完全展開,What is she doing?的答案才浮出水面。這樣,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利于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活動的參與度。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學的永恒的主題,方法也因人而異、多種多樣,除了本文提到的趣味教學法、情感激勵法外,分層教學、小組合作等,并注重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給每一位學生提供樂學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
■
柴容. 讓學困生遨游在英語課堂——談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J]. 都市家教,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