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妮娜
摘要:聾生由于其“手語”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無法靠聽去感知語音,學習語言。上課時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課余就使用手語。因此,在社會中相對而言是一個較為封閉的群體。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加強聾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聾生閱讀水平,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順利實現(xiàn)聾人和社會的交流。針對聾生語言發(fā)展的特殊性,在聾校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學生回歸社會主流。
關鍵詞:初中聾生 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在聾生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聾生的聽(眼睛看別人手語、結合口型來了解信息)、說(主要用手語來交流)、讀(書面閱讀領會含意)、寫(書面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實際能力。因為聾生的缺陷是語言障礙,所以我認為“讀”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體會到:閱讀能力較強的聾生,他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都較其他聾生高出許多。閱讀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奠基石。依據聾生的認知特點及多年的教學體驗,提高聾生的閱讀能力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fā)揮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課堂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戰(zhàn)場,正確的閱讀方法,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有效閱讀行之有效措施。
1.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首先要明確閱讀包括哪些內容。閱讀內容可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認讀部分,包括字音、字形、字義、詞組、標點、修辭和句式等,這是閱讀的基本層次。每次課堂教學,我都要學生通過自學掌握課本中的基本部分,掃除閱讀障礙。另一個是理解部分,包括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閱讀的目的是理解,閱讀不僅僅停留于表面的認識階段,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方式,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時熟讀深思、心領神會,把文章中可用的精華之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教學中我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師生合作解決疑難問題。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閱讀能力。同時,教學中我注重抓好學生三讀:即粗讀、細讀、精讀。讓學生養(yǎng)成了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粗讀:就是瀏覽整篇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借助字典、詞典解決字、詞的音義。粗略懂得課文的重點、難點。如學習《海燕》一文時,首先讓學生借助字詞典,弄清字音、詞義。邊讀、邊劃,粗略了解文章內容。細讀:根據課文前面的提示和課后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其重難點,弄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學習《背影》一文時,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閱讀課文,完成下面思考題:(1)文中幾次寫到“背影”,這對表現(xiàn)主題有何作用?(2)文中幾次寫到“流淚”,各有什么作用?學生邊讀邊理解。精讀:抓住課文精彩的語句及關鍵詞語、段落,認真分析語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趣。如教學《故鄉(xiāng)》時,“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敝攸c理解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以上幾種方式的閱讀,加深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種有效的讀書方法。久而久之,形成了學生語文學習的一種固定模式。
2.閱讀教材的選擇我選用的是聾初中語文教材與普通中學教材相結合的方式,對聾生而言,普通初中語文教材教學內容量大,課文內容偏深,篇幅偏長,要求偏高,與聾生實際語言能力相距較遠,讓聾生喜歡且認真讀完全文,尤其是讀通讀懂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因此教學中,我精選課文,哪些課文需學生精讀,哪些課文能夠簡練一些,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品嘗輕松自主閱讀的樂趣
1.創(chuàng)設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不動筆墨不讀書”
“筆記不但可以加強記憶,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語)。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到閱覽室去讀他們自己喜歡的書,要求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下來,摘錄閱讀材料中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片段、名言警句。并想想為什么要摘抄。課后組織學生把摘抄的內容在教室里展覽出來,讓同學們在課余時間互相欣賞、口頭點評、各抒己見,這樣他們動口、動手又動腦,逐漸地使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養(yǎng)成讀書時摘抄好詞佳句、邊讀邊記,督促學生集中精力認真閱讀。班級的手抄報、板報等主要讓學生自己制作,學生在安排這些版面的過程中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選擇性。所以,良好的環(huán)境建設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會由被動的閱讀走向主動的閱讀。
2.營造輕松溫馨的閱讀心情
對于聾生雖然他們讀的不是抑揚頓挫,有的甚至從頭到尾你都聽不清他們在讀什么,有的甚至一直在用手語來表白,但作為教師我相信他們,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種逼迫,一種痛苦。我利用各種機會展示學生讀的能力,如早讀等,可以讀生字、詞、自己摘錄的好詞好句,某一段課文等。可以到臺前來展示。經過長期的堅持,學生進步了許多,如劉薇薇同學,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表現(xiàn)在作文里。同時,教師在發(fā)音上多指導,多鼓勵。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給他們自信的力量。
3.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閱讀教學
為了加強聾生語文教學直觀性,使抽象變得更為具體,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如今,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及家長的重視,學生們大多配備了電腦、手機。這大大促進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因為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與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之間缺乏一定的聯(lián)系,如山楂,在北方到處都有,但問起學生,不知道是什么,用媒體課件出示‘糖葫蘆,學生如夢初醒。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篇幅較長或特別精彩的句、段、篇章制作成ppt、flash。如在講解《流星》《海底森林》一課時,通過課件演示,學生便理解了平時看到過的流星,奇異美麗的海底森林。媒體的利用對于聾生更直觀。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手機發(fā)有益的短信;在自己qq里下載有益的內容,如好故事、笑話、作文等等,這樣加大了學生閱讀量,擴展學生知識面。畢竟聾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有限,教學中還存在著大部分聾生在書寫上有語序混亂、表達模糊、語言平淡無味的情況,經過這種方式,學生興趣很濃。聾生的讀寫能力、理解運用句子的能力有了明顯地提高。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用積累的語言素材寫日記,通過寫日記,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
總之,聾生語文教學有其特殊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還需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因材施教。教學中須教師口型、手語、肢體語言三位一體互相配合,鉆研教材,發(fā)掘教材內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收獲閱讀的成功,讓學生享受閱讀成功的快樂,再創(chuàng)聾生語文教學的新境界。走進無聲的世界,用愛心呵護這些遲開的花朵,使他們更嬌艷,明天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