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風華 彭和平 王寶枝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普外科,廣東 廣州 511447)
ART1基因的表達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轉移潛能的影響及可能作用機制
張風華 彭和平 王寶枝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普外科,廣東 廣州 511447)
目的 探討ART1基因的表達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轉移潛能的影響及可能作用機制。方法 將ART1-shRNA轉入到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置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該病毒的轉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跡法鑒定ART1基因沉默的效果;采用侵襲實驗及黏附實驗觀察CT26細胞受ART1基因沉默的影響,并采用明膠酶譜法測定對該細胞中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MMP-9蛋白活性的影響。結果 病毒感染4 d后ART1 mRNA 的表達量在ART1-shRNA 組中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1)。ART1-shRNA組CT26細胞的ART1蛋白的表達量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1)。ART1-shRNA組CT26細胞數(shù)明顯少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5);ART1-shRNA組的侵襲抑制率與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相比,RT1-shRNA 組CT26細胞與纖維連接蛋白的黏附能力均明顯降低(P<0.01)。RT1-shRNA 組CT26細胞中RhoA/Rho相關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達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1)。結論 ART1基因沉默能夠導致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的侵襲和黏附力降低,可能與ART1基因沉默后ROCK1、RhoA、MMP-2、MMP-9的表達水平下調有關。說明ART1基因在結腸癌的侵襲和轉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結腸癌;ART1基因;Rho相關激酶類;CT26細胞
腺苷二磷酸(ADP)核糖轉移酶ART1對蛋白質精氨酸殘基的單-ADP-核糖基化作用起到特異性催化效果,且在人、小鼠、大鼠中均有表達〔1〕。間位碘代芐胍(MIBG)為ART1的特異性抑制劑。相關研究顯示,結腸癌組織中ART1蛋白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腸黏膜組織,且與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2〕。本研究擬探討ART1基因沉默后對CT26細胞中RhoA/Rho相關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MMP-9表達的影響,及其對結腸癌侵襲力的影響。
1.1 主要試劑 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購于上海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PMI 1640培養(yǎng)液購于美國CORNING公司;胎牛血清購于美國SIGMA公司;ART1基因直接轉染的病毒載體購于上海吉凱基因公司;RT-PCR試劑盒購于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鏈霉素雙抗,兔抗小鼠多克隆ART1、ROCK1、RhoA、MMP-2、MMP-9、β-actin抗體,均購于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強化學發(fā)光試劑盒購于德國merck公司;明膠、TritonX-100、八肽膽囊收縮素(CCK-8)均購于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細胞培養(yǎng)及ART1-shRNA轉染 用含10%的胎牛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實驗分為vshART1慢病毒載體(ART1-shRNA組)、negative-shRNA 慢病毒載體(陰性對照組)、未轉染組(空白對照組)。轉染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取對數(shù)生長期CT26細胞,每孔接種3×104個細胞,觀察細胞生長的融合度達到50%之后,按照MOI值為20時,每孔中分別加入慢性病毒1×108TU/ml進行感染,4 d后觀察轉染情況。
1.3 ART1基因沉默情況鑒定 采用RT-PCR進行鑒定,各組均取感染4 d后的細胞,用Trizol試劑盒提取各組細胞的總RNA,反轉錄為cDNA,進一步擴增對ART1 mRNA的表達情況;擴增產(chǎn)物采用凝膠電泳進行鑒定,并在凝膠成像儀中拍照。
1.4 細胞侵襲實驗 8 μm孔的小室采用Matrigel包被,放于4℃環(huán)境中過夜;向下室中加入500 μl濃度為10%的胎牛血清,上室中加入200 μl含5×105個細胞的懸液,培養(yǎng)24 h后,將上室細胞棄去,細胞固定后用結晶紫染色,隨機選取5個視野,計數(shù)完整細胞。本次實驗各組均設置3個復室。
1.5 細胞黏附實驗 10 mg/L濃度的纖維連接蛋白包被96孔板,4℃條件下放置12 h。用含有1%胎牛血清白蛋白的封閉液在室溫條件下封閉2 h,使用酶標儀在450 nm波長處檢測吸光度,重復實驗3次,計算細胞黏附抑制率。
1.6 明膠酶譜 取三組對數(shù)生長期的CT26細胞分別接種于6孔板中,當細胞生長至80%及以上時,換用無血清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1 d,取上清,4℃條件下離心15 min,置于-80℃超低溫冰箱中保存待測;確保三組質量相等后,4℃環(huán)境下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SDS-PAGE)恒壓電泳,電壓設定為100 V,取含72 kD、92 kD的凝膠放入3.0%TritonX-100的洗脫液中,洗脫完全后放入孵育液中42 h,考馬斯亮藍染色后采集圖像,均重復進行3次。
1.7 Western印跡檢測蛋白表達 抽提結腸癌CT26細胞中蛋白,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測定蛋白濃度。調整三組蛋白總量一致后行SDS-PAGE電泳,分離蛋白,濕轉至聚偏二氟乙烯膜上,用含有5%的脫脂奶粉在室溫條件下密封保存1 h,加入一抗,4℃反應12 h,采用Tris鹽酸緩沖液(TBST)洗膜后加入羊抗兔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4℃反應1 h,分析條帶灰度值并計算內(nèi)參與各蛋白的灰度值之比,均重復3次。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行方差分析和t檢驗。
2.1 ART1基因沉默效率鑒定 病毒感染4 d后,ART1-shRNA 組、陰性對照組均獲得穩(wěn)定轉染的細胞,細胞中GFP水平均達≥80%。RT-PCR檢測顯示,ART1-shRNA 組細胞中ART1 mRNA 表達量(0.021±0.009)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0.246±0.081)和空白對照組(0.298±0.069)(P<0.01)。Western印跡檢測顯示,ART1-shRNA 組的CT26細胞的ART1蛋白的表達量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1)。見圖1。
2.2 ART1基因沉默對CT26細胞中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達影響 如圖2所示,RT1-shRNA組CT26細胞中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達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1)。
2.3 ART1基因沉默對CT26細胞侵襲力影響 ART1-shRNA組CT26細胞數(shù)明顯少于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P<0.05);ART1-shRNA組與陰性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相比侵襲抑制率分別為40.02%、43.64%(P<0.05)。
2.4 ART1基因沉默對CT26細胞黏附能力的影響 ART1-shRNA組CT26細胞與纖維連接蛋白的黏附抑制率為41.572%,陰性對照組黏附抑制率3.148%。ART1-shRNA 組CT26細胞與纖維連接蛋白的黏附能力明顯低于陰性對照組與空白對照組(P<0.01)。
1:空白對照組;2:陰性對照組;3:ART1-shRNA組
圖3 三組CT26細胞侵襲力情況(×200)
ART1能夠對人防御素-1、整合素α7β1、(FGF)-2、(PDGF)-BB四種蛋白進行直接修飾,其中人防御素-1、FGF-2、PDGF-BB為分泌性蛋白,主要與機體中血管生成、免疫反應、細胞生長相關;整合素α7β1為跨膜蛋白的一種〔3〕。相關研究認為,整合素α7β1為能夠誘導MCF-7乳腺癌細胞的侵襲、轉移,還與黑色素細胞惡性轉化相關〔4〕。整合素β1結合胞外基質后可上調RhoA,進一步將RhoA/ROCK通路激活〔5〕。
Rho家族為Ras超家族,RhoA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ROCK1是Ras超家族的下游效應因子。細胞骨架和RhoA/ROCK通路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可對細胞運動能力造成明顯影響〔6〕。MMP-2、MMP-9能夠使細胞外基質降解,促進腫瘤的轉移和侵襲能力。研究顯示,用ROCK抑制劑對膀胱癌細胞進行處理,能夠通過下調MMP-2、MMP-9表達來抑制RhoA對TSGH 細胞遷移的誘導作用〔7〕,提示激活RhoA/ROCK通路能夠使MMP-2、MMP-9表達上調。本研究說明ART基因沉默可下調ART1的表達水平,進一步下調MMP-2、MMP-9的表達,使活性下降,進而對結腸癌CT26細胞的遷徙和侵襲能力產(chǎn)生了明顯影響。以上結果的可能機制與抑制RhoA/ROCK通路有關,但其能否通過降低對整合素α7β1的翻譯后修飾,進而影響下游通路MMP-2、MMP-9、RhoA/ROCK的表達,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1 徐劍俠.ART1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探討〔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論文,2013.
2 熊 薇,唐 怡,王婭蘭,等.ART1基因沉默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黏附和運動能力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40(3):328-34.
3 董天庚,牛偉新,洪信強,等.聯(lián)合激動Toll樣受體的樹突細胞對小鼠結腸癌生長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2;29(2):181-3.
4 蔡 莉,王婭蘭,林 曉,等.PARP抑制劑5-AIQ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PARP/NF-κB復合物和NF-κB活性的影響〔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8;28(11):1156-9.
5 楊 怡,王婭蘭,王潔瓊,等.PARG基因沉默對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肝轉移影響〔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2;32(10):1132-6.
6 吳偉強,王婭蘭,潘 娟,等.PARG基因沉默抑制小鼠結腸癌CT26細胞系體外淋巴管形成〔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31(6):625-9.
7 李 喆,趙 平,王建軍,等.核糖核酸干擾抑制生存素表達誘導小鼠結腸癌細胞凋亡〔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23(7):792-4.
〔2014-07-16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張風華(1975-),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結腸癌治療基礎研究。
R735
A
1005-9202(2015)12-323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