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佳
像當年人稱“白石蝦”、“悲鴻馬”一樣,圈內(nèi)把“立志牛”的稱號送給王立志,無論從他作品或本人來看,都再合適不過。年過古稀的王立志身上,有一種專屬于他這一代畫家的姿態(tài)與精神保持并貫通始終,溫和率真卻不失狂逸之韻,上下求索而又不忘初心。站在人生的“吸煙處”,王立志享受著另一番自由快意。
一頭牛的繪畫“遠征”
5月25日下午,記者走進山東藝術(shù)學院王立志教授的畫室,“撲面而來”的就是三頭黃牛。在王立志筆下,有的公??癖级鴣硗L凜凜,有的小牛犢伸長脖子和學童一起看畫書,有的牛發(fā)起犟來,任牧童使出渾身解數(shù)把韁繩扯的崩直,也難拽得它回頭。
像當年人稱“白石蝦”、“悲鴻馬”一樣,圈內(nèi)把“立志?!钡姆Q號送給王立志,無論從他作品或本人來看,都再合適不過。
“畫著玩”,王立志熱情的招呼記者坐下品茶,并笑言“與牛結(jié)緣純屬偶然”。
在王立志還未出生之前,父親一人北上“闖關(guān)東”,他自幼跟隨母親長大。一次在家中畫畫時母親站在旁邊笑問,“你畫了這么多,不會畫頭牛嗎?”這一句話竟激發(fā)了他的靈感:母親是屬牛的,自己又從小就很喜歡牛,于是便當即回答母親說:“行啊,一準能畫好?!迸d起之下他畫的第一頭牛得到了母親的肯定,也自此走上了“畫牛之路”。
實際上,“?!?,是一般畫家不愿畫的題材。從韓湟、徐悲鴻,到李可染、范曾,歷代不乏畫牛高手,在這方面很難再有新突破。還有,人們對牛太熟悉了,畫得稍有不足,便不會被接受。正如古人所說:“畫鬼怪容易,畫狗馬難”。
不過,上了牛勁兒的王立志背起畫夾到江南水鄉(xiāng)畫“水?!保絻?nèi)蒙古草原畫“蒙古?!?,到陜西黃土高坡畫“秦川牛”,到魯西南沿岸畫“魯西?!?,到青藏高原畫“牦?!薄€畫“西班牙斗?!?、“麝?!?、“瘤?!薄ⅰ跋!?、“非洲野?!薄瓭h化石刻牛的神態(tài)、諸葛亮“木牛流馬”的形貌、蒲津古渡唐鐵牛的作用、華爾街牛的氣勢、深圳拓荒牛的健犟、濟南金牛公園牛的豐富、卡通牛的情趣……各種牛的風格與意向在他的心中堆積沉淀,一個大膽的構(gòu)想在他心中形成了:如果能創(chuàng)造一種牛,使其造型具有各種牛的長處,它的表現(xiàn)語言不將會大大豐富?
王立志筆下的牛并非工筆細作,而似用筆墨肆意涂刷出來。記者看到,《春回大地》中的“立志牛”,身軀異常雄健,渾身透著陽剛之美,鋒利的雙角似有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然而,在風光明媚的春天里,它邁著貓步悠然前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視前方,透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意象?!白罱K畫得不像牛就成了”,王立志此言或許正暗合了大師齊白石那句“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形式與境界,不是在似與不似之間嘛?
一代“畫魂”的道心逸氣
談起丹青之路,年過古稀的王立志直言:“無心插柳柳成蔭,我有許多事都是在道法自然中成功的。”
“走遍大江南北,內(nèi)心最惦記的還是老家煙臺的一條小路”。王立志告訴記者,那條小路當時叫做儒林街,“小時候,我可以拿著滑石從南頭到北頭畫滿整條街”?;貞泝簳r,王立志滿臉的快樂與恬淡。
上學后,老師的培養(yǎng)方式也非常獨特。老師經(jīng)常把畫了一半的畫拿來,讓王立志完成另一半?!坝仓^皮完成,結(jié)果畫完老師一看還不錯?!本瓦@樣,從最基礎的點、線、面和造型構(gòu)圖開始,王立志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繪畫童子功。
初中畢業(yè),王立志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山師藝術(shù)專修科,這個選擇無關(guān)情懷,也并非摯愛,理由很簡單——“一個月12塊5的補貼可以保證不餓肚子。”后來,“1979年,山藝恢復大專招生”,王立志又成為學校國畫班的一名老師。
“當年老師們教導的是潛心做學問,當了老師之后也同樣教給學生們”, 王立志坦言:“當年從來沒想過自己的畫也能賣錢。”
第一次“出賣”自己的畫作是在1985年前后。彼時,王立志擔任學院的藝術(shù)研究所長,因工作忙無整體時間畫油畫而改畫國畫。他先是從師畫魚名家張鶴云,從張老師的“九筆成魚法”入手,兩筆畫頭,兩筆成身,5筆畫魚鰭。某次,一位朋友慕名到辦公室欲求一幅國畫。王立志揮毫畫成之后拱手送給友人,卻被問到“多少錢?”驚愕之余王立志反問:“還要錢嗎?”“當然了!他們都要錢!”“他們?多少錢?”“30一幅”“那我也30”。
“成交”之后,王立志的心情久難平復。糾結(jié)過后,他“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無論對與不對?!泵鎸裉斓乃囆g(shù)市場,王立志有諸多無奈“上次去英雄山書畫市場,四張我的畫作竟然有三張是假的?!?/p>
畫品即人品,風格即人格,在王立志人物畫的一片禪機之中,他的道心逸氣可見一斑——《李白醉酒》中明月青松下酒仙半醒半醉依枕酒壇舉杯邀月;《共飲秋色與菊同醉》中陶淵明野菊叢中向菊敬酒;《蘇學士納涼啖荔圖》中蘇軾遭貶后搖扇喚清風;《鄭板橋敲驢得句圖》中鄭板橋神游天外……“胸中無塵滓,下筆如有神”。王立志認為,“從佛教哲學來看,世界的本質(zhì)是“心”,心體為靜,以心役手,神會融通,方能畫出高品位的作品。”
一畫一世界:渾厚蒼潤中的設色浪漫
“我從作品中感受到的那種意境傳達,是東方的,但絕不是陰柔之美的;畫面中飄灑的狂逸之韻(我尤其喜歡那些“?!保?,是現(xiàn)代的,但絕不是“現(xiàn)代主義”的。也許就是這種介于中西與古今之間的模糊性,恰構(gòu)成了吾師作品中的“個人性”?!鄙綎|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院長孔新苗說。
王立志早年對油畫、年畫、國畫都進行過專門的學習和多年的創(chuàng)作,成績頗豐。早在1959年的學生時期,他和幾位同學以大躍進時期的東平湖腰斬黃河水利工程為寫生底稿,聯(lián)合創(chuàng)作以群體人物為主的48米長的國畫《奇創(chuàng)》,當年入選全國美展并在《美術(shù)》雜志發(fā)表,成為山東名載史冊的巨作。
“同學們分成4組,歇人不歇馬,白天晚上輪流作畫,高處踩凳子畫,中間的站著畫,下面的蹲著畫,足足畫了兩個月?!被貞浧鹱约旱膶W生時代,王立志表示:“我和同學們當時沒考慮那么多,后來一下子竟成了我們的成名之作?!?/p>
此后,王立志先后應邀為《迎春花》、《山菊花》、《大刀記》等著名小說作插圖,更使其名聲大震。他憑借自己的筆墨功力,逐漸形成了融匯中西、渾厚蒼潤的獨特畫風。如今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了王立志一幅題為《過去的歲月》的油畫。畫作描繪了一個黃河邊收麥子的場景,撿麥穗的老人、翻花繩嬉戲的小姑娘、哺乳孩子的母親皆入其畫。
“那是80年代初,我把妻兒趕到親戚家,一個人關(guān)在美術(shù)館宿舍埋頭苦畫一個月完成的。”王立志告訴記者:“你無法想像在那樣一個年代,畫家是怎樣生存下去的”。他以“過去的年代”為名,送到北京參展。“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題材,經(jīng)過眾多專家的考核,最終竟獲獎并被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p>
收到北京寄來的400元收藏費,傳達室大爺感嘆:“王老師發(fā)財啦!”王立志心想:“這張2米長的畫總算有地兒安放了?!苯徽勚谢赝^去,王立志娓娓道來,平靜地出乎我們的意料,用他的話說“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早已漸行漸遠”。
畫家朱新建在《決定快活》一書中說道:坐火車的時候,我經(jīng)??罩煤玫奈蛔硬蛔?,一直搖搖晃晃地站在或者蹲在車廂與車廂連接的地方,雖然不很舒服,卻另有一份快樂,這兒是“吸煙處”?!吘壘瓦吘壈?,另有一番自由自在,可以胡說八道的樂趣,這大概就是人生的“吸煙處”。
王立志的日子好像也是這樣,“傳統(tǒng)的”或者“當代的”、“中國的”或者“西方的”、“民間的”或者“經(jīng)典的”、“年輕的”或者“老到的”……“實在搞不清自己究竟喜歡哪一類,我總是很邊緣”,在人生的“吸煙處”,王立志享受著另一番自由快意。
王立志簡介:
王立志,祖籍濰坊昌邑,1941年生于山東煙臺市。1962年畢業(yè)于山東藝術(shù)??茖W?!,F(xiàn)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美術(shù)家協(xié)會顧問,山東藝術(shù)學院教授,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當代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山東花鳥畫院副院長,齊魯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