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平
以往,在一組課文學完以后,由于沒有深刻領會編者的意圖,也沒有充分理解教材編排的價值,老師們對于課后的“回顧拓展”往往只當成單純的練習題講解,也很少有學生進行完整的梳理。因此,本次學習我梳理了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的精彩語段,以“日積月累”中16個成語為例,以“感受成語的魅力”為主題,進行“理一理,直奔學習主題;讀一讀,多多積累成語;寫一寫,恰當靈活運用;說一說,暢談學習感受”等學習活動,讓孩子們整體感受文章的藝術效果,并嘗試在一定語境下學習借鑒,引導學生把閱讀的興趣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多讀書、勤積累。本課使用了“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伯牙絕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我的舞臺》《響遏行云》《看戲》《陽春白雪》《余音繞梁》《膾炙人口》等篇目。
一、理一理,直奔學習主題
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回顧第八單元都有哪些課文,以及這一單元的主題詞是什么。接著,我出示這一組課文中的精彩語段,引導他們再次學習美的語言。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絕弦》
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蒙娜麗莎之約》
翻過來、 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
——《我的舞臺》
孩子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深入感悟,充分領略了語言藝術的魅力。如從《伯牙絕弦》中感受到高山流水的美妙,從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中感受到達·芬奇筆下畫像的惟妙惟肖……在學生們表達時,我有意識地引導他們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些,由這一個單元引向整個六年級的語文學習,從課內的《趙州橋》《圓明園的毀滅》到課外的《看戲》……慢慢地,在逐層的梳理下,學生們的記憶被激活,紛紛背誦、講述學過的課文,那些沉淀在孩子們腦海中的各類描寫性的成語被喚醒,如栩栩如生、玲瓏剔透、古色古香等。他們或想象畫面,或仿寫造句,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讀一讀,多多積累成語
在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學需要進一步深入。就在孩子們興致勃勃地上臺板書自己所熟知的成語時,我點出今天的學習主題——進一步感受成語的藝術魅力,并出示16個示例成語。
隨后,孩子們依照學習單上的方法,參考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提供的相關資料,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有的小組用“讀”的方式,提醒大家認字不能認一半,如“膾炙人口”的“膾”,“不落窠臼”的“窠”等。有的小組在讀準字音的同時,提醒大家正確書寫,如“雕梁畫棟”的“梁”,“曲高和寡”的“寡”等。有的小組善于借助叢書資源,再結合平日里的閱讀積累,給大家講成語的來歷、典故及出處。每個成語背后都有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孩子們從“響遏行云”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秦青技藝的高超;從“曲高和寡”的典故中,了解到它與“陽春白雪”意思相近;從“膾炙人口”的故事中,了解了《孟子·盡心下》所記載的關于孝子曾參的故事。
學習是對已有知識的補充及對新知識的有效吸收。學生通過各小組的展示和老師的點撥,對這些四字成語的理解深入了,明白了它們豐富的內涵,還了解了其出處。有的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自己對這些成語進行分類,準備在習作中嘗試運用。
三、寫一寫,靈活恰當運用
學習猶如闖關,最高境界就是會運用。為了驗證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這些成語,能不能恰當運用,我采用“闖三關”的形式來組織課堂練筆。
第一關——快樂競猜。我出示一系列圖片,包括建筑類、書法類、繪畫類、手工類等,讓學生邊看圖片邊想成語,看看用什么成語來形容最恰當,并說明依據(jù)。
會說單個的成語,還不算是真的會運用。第二關——對號入座。我增加了訓練難度,讓學生試著選用恰當?shù)某烧Z填空,
1.小作者真是(〓〓),寫出的文章構思(〓〓),內容(〓〓)。
2.音樂會上,既有(〓〓)的流行音樂,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終了,(〓〓),令人回味無窮。
3.這些冰雕藝術品太美了,真是(〓〓)、(〓〓)。
一時間,學生們爭先恐后,僅第一句話,填法就五花八門。
有的說:“小作者真是(妙筆生花),寫出的文章構思(別出心裁),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庇械恼f:“小作者真是(不同凡響),寫出的文章構思(獨具匠心),內容(一波三折)。”
同一個意思,不同的表述方法,學生們在練習中確實感受到了成語的魅力。
當學生掌握了單獨的一個詞、一句話后,他們就自然想要在一定的語境中運用這些詞句。此時我適時引入第三關——現(xiàn)場寫話。我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如看畫展、聽音樂會、去某地游玩……盡可能地用上成語寫一小段話,表述要完整,描寫要精準。一時間,學生們埋頭寫起來。一個學生寫參觀“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這一藝術品,可謂別具一格,構思獨具匠心,它特別之處就在于沒有從馬的造型來體現(xiàn)馬的速度之快,而是用被快馬踩著的飛燕側面來展現(xiàn)馬的速度,真是不落窠臼,再加上創(chuàng)造者的精雕細刻,使這藝術品栩栩如生、不同凡響。
四、說一說,暢談學習收獲
在回顧、理解、運用的過程中,同學們充分討論,在交流中更加感受到了成語的魅力。它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和傳播,用起來也極為生動、形象,更令人回味的是成語背后的故事和傳說。課堂最后,我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談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并激勵學生繼續(xù)收集各類成語典故,向他們推薦了《成語故事大全》《成語故事600解》等書。
在一堂課上,我和學生們一起梳理了一個單元的課文,并且綜合運用了“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精彩語段,同時聯(lián)系了整本教材的內容。大量的課內、課外資料給了學生們充分的滋養(yǎng)。在同主題材料的賞析、對比中,學生對成語的內涵領會得更加深刻,精神世界更加豐盈。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