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
張賢亮突然走了。想起大前年曾和他在銀川相見,一切都好好的,怎么這么快就沒了,不禁唏噓,深感惋惜和難過,回想起許多往事。
一位時代的弄潮兒
和張賢亮相識已有整整三十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成立的時候,他也到場。當天在萬壽寺西路的后罩樓后面的大殿里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典禮,巴金先生親自主持,老中青作家歡聚一堂。張賢亮當時不滿五十,風華正茂,短篇小說《靈與肉》和根據它改編的電影《牧馬人》雙雙得獎,緊接著《綠化樹》又獲中篇小說獎,名聲大振,紅得不得了。當天他穿了一件時髦西裝上衣,配一條牛仔褲,風流倜儻。那時還不講究請歌星來助興,開館典禮后,大殿內音樂響起,人們翩翩起舞。張賢亮帶頭下場,跳一種類似迪斯科的現(xiàn)代舞,非常時尚,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后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政協(xié)開會時,我和他同是文藝組的政協(xié)委員,分在一個組開會,交往更密切。他在會間休息時曾邀我去咖啡廳喝咖啡閑談,而且小聲宣告,由他買單,當時喝咖啡剛開始流行,給人一種印象,他是一位緊跟時代的弄潮兒。由銀川到北京來開會,他居然是乘坐自己的小臥車讓司機把他送來的,那個時候還沒有那么多高速公路可走,他有意無意地在顯示他已是一個私營企業(yè)的大老板。
2011年8月我曾有寧夏之游,在銀川去看望了張賢亮。他知道我來了,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我驅車去了他所在的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他在堡里的百花堂里等著我,這里是他待客的正式客廳。在百花堂里的談話自然是由他的企業(yè)談起,這是他的心血和驕傲。
當代儒商
到2011年,張賢亮的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已是一個有十八年創(chuàng)業(yè)歷史的成熟企業(yè),完全正規(guī)了,每天游人如織,一般的日子平平常常也有一萬人入場,門票價格為六十元,并宣告很快要提到八十元。這樣,每天的門票收入也在六十萬元以上,利潤率是50%,年利潤輕而易舉也能達到千萬元以上。職工人數很多,收入也都很豐厚,每個人都能盡心盡責,把整個園區(qū)管理得井井有序,各個部門都有得力的干部各司其責。張賢亮的第一職責仍是放在出點子上。他說寧夏人忠厚老實,是非常理想的交易對象,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就能賺大錢。他界定他的企業(yè)是“智力企業(yè)”,一開始的“出賣荒涼”,就是建立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上,以極少的投入換回豐厚的收入,靠的是點子多和點子好。問他,最近又有什么新點子?他突然興奮起來,說他擁有土地一千畝,目前只用了三百畝,還可以做許多事情。明、清兩代此地的財主建了兩座土堡,用以防盜,相當于兩座小城,后來荒廢,久而久之牧羊者將它們變成了圈羊的地方。張賢亮突發(fā)奇想,何不將它們用自己的稿費買下來,建成一座中式的迪斯尼樂園,將全國各地的,特別是西北地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類的和工藝技巧類的,一應俱全,全部搞來,每天歌舞升平,宛如辦廟會和過大年,豈不樂哉。當然,偌大的西北荒原,用來充當拍電影的外景也是一大亮點,于是引來了包括《牧馬人》《黃土地》《紅高粱》《紅河谷》等影片的著名導演到這里來取景,終成大氣候。張賢亮說,他正準備辦一個鹿苑,養(yǎng)幾百頭鹿,割鹿茸賣錢,同時用采茸時流出的鹿血勾兌酒,是高級的營養(yǎng)品,專供男人飲用。他還準備將馬鴻奎故居整個克隆下來,再仿建一整條銀川古街,開辦各種名牌店和特產店,把文化產業(yè)搞得更加紅火。
張賢亮就是一個國王式的人物。這么多人聚到這里,特別是在節(jié)假日,幾萬人蜂擁而至,每天吃喝拉撒玩,加上有表演的,有賣藝的,有開店的,有開車的,有采購的,有掃地的,有保安的,有導游的,有搞宣傳的,有辦外交的……不得了,還有無數的糾紛、沖突和突發(fā)事件等著他,外加稅收、衛(wèi)生、安檢、交通、財務等等督查,全都隨時隨地找上門來。張賢亮往那兒一站,指揮若定,但他小事不管,大事也不管;他就是一個牌位,一個象征,一塊吸鐵石,有他在一切都亂不了套,早有專職人員坐鎮(zhèn)指揮,有他的大兒子替他當第一線的總經理,出面處理,對應排解,整座機器運轉自如。他的名聲在外,無數人要來見他,包括各種級別的官員,他一概拒絕,愣是不見,一心籌劃未來,把全部心思用在出點子上。什么叫精神支柱,張賢亮在大西北,就是一例。他就是一個聰明人,大腦發(fā)達,膽大心細,終于碰上了好時代,成功了,發(fā)達了,發(fā)財了,成了一位劃時代的人物——大作家兼大儒商,名揚天下。
他是一個大男孩
張賢亮領我去看他的莊園城堡,看他的演出專場,看他的各種非遺表演,到處是鑼鼓喧天,到處是擦肩接踵,到處是熱鬧非凡,最后他領我去了他的家。家就在城堡里,是他新蓋的,外表樸素得很,和城堡的“土”完全一致,一點不特別,正如他的員工辦公室一樣,后者至今還在土窯中。進了家門,哇,不得了,整個一個豪宅,是他的設計,按老四合院的形式構建。我跟著他去了他的書房、客廳、創(chuàng)作室和文物展廳。我大開眼界。他布置得極富文人氣質,雅致,高貴,而不奢華,到底是位有修養(yǎng)的雅士,不同一般。他的收藏也頗有品味,甚至有散落于民間的來自圓明園的遺物??吹贸鰪堎t亮的晚年生活過得很充實,很安逸,很舒適,將他早年失去的一切都統(tǒng)統(tǒng)補償了回來,他是幸福的。
這里有他的愛,有他的浪漫,有他的理想,有他的完美,有他的歸宿。
張賢亮前半生生活經歷非??部?,但他生性直率,是個很天真的人,像個大孩子,非??蓯邸T谌珖f(xié)小組討論會上,他發(fā)起言來,滔滔不絕,越講越來勁,越講越興奮,忘了時間,動輒就是一兩個小時,形同個人包場。大家非但不反感,反而挺喜歡,都洗耳恭聽,下來還要紛紛向外組的委員介紹:“張賢亮今天又包場了,講得很有趣,也很有見解?!敝挥型趺晌瘑T、馮驥才委員往往鉆他的空子,專挑他的錯,拿他個別的謬誤調侃他,開他的玩笑,拿他開涮。在這種時候,只見他非但不生氣,也不反駁,反而也跟著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他是個開朗的人,在逆境中他曾飽受傷害,但虧得樂觀而挺過來,活了下來。
張賢亮身上繼承了濃郁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士大夫氣,注意自我修養(yǎng),在二十二年勞改期間他由頭到尾讀過五遍馬克思的《資本論》,修得一身正果,有很深的馬克思理論功底。而且,他始終有救國富民的抱負,一有機會便要高談闊論一番,甚至在他的小說中,如在《綠化樹》中,也要大段地讓他筆下的人物大談經濟法則,大講社會變革的基本規(guī)律,引經據典,顯得異乎尋常。其實,他寫的就是他自己。他在生活中就是一個愛談政治的人,熱衷參政議政,愛提建議,很像解放前的沈從文。這又是他的天真可愛的一個突顯的特征。
其實,張賢亮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他愛動腦筋,愛想問題,愛獨出心裁,愛放頭一炮,愛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寫小說,他起頭寫性,打頭炮寫早戀和婚外戀;辦企業(yè),他帶頭下海,全然得益于他直率天真的性格。
真要感謝他的天真可愛,讓中國當代文壇多了一名闖將。他的作品,他立下的轟轟烈烈的偉業(yè)都會長久保存下去。張賢亮,大家會記住你,一個體面的紳士,一個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一個華麗的變身人,一個永不停步的暢想家,一個可愛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