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麗
【摘要】目的:分析γ-干擾素釋放實驗在涂陰肺結核中的診斷作用。方法:研究對象為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的肺結核住院病患164例,其中含有涂陰肺結核108例,分為肺結核組與涂陰肺結核組,同時選取132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運用γ-干擾素釋放試驗來進行檢驗外周血淋巴細胞對結核分枝桿菌菌種的特異性分泌蛋白情況。結果:肺結核組中γ-干擾素釋放實驗陽性率為89.63%(147/164),涂陰肺結核組中其陽性率為88.89%(96/108),對照組為19.7%(23/132)。TST陽性率中,肺結核組為68.29%(112/164),涂陰肺結核組為71.30%(77/108),對照組為20.45%(27/132)。結論:運用γ-干擾素釋放實驗可以得到較快、特異性與敏感性高的的涂陰肺結核的檢查情況,對于疑似肺結核的病患檢測具有較高價值。
【關鍵詞】肺結核;γ-干擾素釋放試驗;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1-0429-02
肺結核病患的及時治療干預依賴與有效的診斷,而臨床上涂陰肺結核病患卻因為痰涂片細菌檢測為陰性而存在診斷困難,痰培養(yǎng)方式的診斷敏感性低、檢測周期長都是相關困難因素。而γ-干擾素釋放試驗已經(jīng)成為臨床上肺結核的有效診斷方式,廣泛的應用于全球范圍。該方式利用肺結核病患為周血單核細胞所具有的結核特異效應T淋巴細胞,在結核桿菌特異抗原刺激之后分泌INF-γ而開展的試驗方式,其特異性和靈敏度較高[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的肺結核住院病患164例,其中含有涂陰肺結核108例,分為肺結核組與涂陰肺結核組,同時選取132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核病患者納入標準為:(1)年齡在18-65歲范圍內(nèi);(2)臨床癥狀為咳痰、咳嗽,X線胸片或則胸部CT表現(xiàn)有肺部陰影。排除了妊娠期病患。肺結核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痰檢、影像檢查資料同時參照相關診斷標準進行。涂陰肺結核的診斷標準為:(1)有肺結核臨床癥狀和X線胸片的典型表現(xiàn);(2)抗結核治療干預有效;(3)排除了其他非結核性肺病者;(4)痰涂片細菌檢測為陰性;(5)通過肺部或支氣管組織病理檢查確診為結核性病變者。其他肺部疾病納入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肺癌、慢阻肺、肺炎等。
1.2 方法
所有入選人員均進行了痰涂片、痰培養(yǎng)、痰結核分枝桿菌DNA檢測,入院第二天進行血T-SPOT檢測以及血清結核抗體檢測,以及結核菌素皮膚試驗。
全血T-SPOT試驗運用試劑盒,抽全血6ml,如果屬于白細胞量低或者免疫力低者抽取8-10ml,裝入肝素抗凝管中。在6h內(nèi)進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運用無血清培養(yǎng)液重懸細胞將細胞濃度調(diào)節(jié)到2.5×106/ml,配置成標準的溶液。加入50μl無血清培養(yǎng)液與加入植物血凝索作為兩組對照,結核分枝桿菌的特異抗原A與B于其檢測孔與陰性、PHA對照孔。每份標本添加含有2.5×105PBMCs的100μl標準溶液到對照孔與檢測孔中。拍干之后添加底物顯色溶液,在室溫下進行7min孵育。運用離子水或蒸餾水進行洗滌拍干。將放大鏡做每孔顏色斑點計數(shù),依據(jù)抗原A或B孔的反應做結果判斷:(1)無反應性對照孔的點數(shù)在0-5范圍,如果抗原A或B斑點減去無反應對照孔點數(shù)在6及以上則為有反應性樣本,則為陽性;(2)當無反應對照孔點數(shù)在6及以上,而有反應性樣本是其2倍及以上,則為陽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統(tǒng)計學做分析處理,將計數(shù)資料運用卡方來檢驗,計量資料運用t來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表1:肺結核組與對照組T-SPOT與TST的檢驗情況
注:兩組對比,P<0.05。
表2:涂陰肺結核與對照組T-SPOT與TST的檢驗情況
注:兩組對比,P<0.05。
肺結核組中γ-干擾素釋放實驗陽性率為89.63%(147/164),涂陰肺結核組中其陽性率為88.89%(96/108),對照組為19.7%(23/132)。TST陽性率中,肺結核組為68.29%(112/164),涂陰肺結核組為71.30%(77/108),對照組為20.45%(27/132)。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γ-干擾素釋放試驗在結核病中的運用相關數(shù)據(jù)還在不斷的積累,其技術存在的局限性也在逐步被人們注意到。γ-干擾素釋放試驗的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如病患年齡、癌癥化療、營養(yǎng)不良、感染等情況。結核感染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TST,接種卡介苗與肺結核分支桿菌會影響其特異性,而結果的判讀又受到檢測人員水平的差異影響。有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T-SPOT敏感性高于TST,健康群體中的TST陽性率要高于T-SPOT,而T-SPOT不受到卡介苗疫苗的影響。在臨床研究上,TST敏感性與QFT-G有較高的相似性。本研究中,肺結核組中γ-干擾素釋放實驗陽性率為89.63%(147/164),涂陰肺結核組中其陽性率為88.89%(96/108),對照組為19.7%(23/132)。TST陽性率中,肺結核組為68.29%(112/164),涂陰肺結核組為71.30%(77/108),對照組為20.45%(27/132)??梢钥闯鯰-SPOT在結核感染的敏感性要高于TST,同時有效的在感染與非感染人群中有更高的區(qū)分度。
總體而言,T-SPOT在檢測的敏感度上,要顯著高于其他檢驗方式,無論是涂陰肺結核還是常規(guī)肺結核情況的檢驗,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更強,檢出是速度也更快,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楊新婷,李琦,賈紅彥.全血γ-干擾素釋放試驗在菌陰肺結核中診斷價值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3):42-45
[2]陳紅梅,黃移生.γ-干擾素釋放試驗在輔助診斷活動性肺結核中的臨床意義[J].中南藥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