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蓊奕
【摘要】目的:對健康宣教對于改善心內科病患不良情緒與治療依從性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擇取本院心內科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20例病患,將其隨機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60例。對參照組病患行以常規(guī)性臨床護理,對實驗組于參照組之上行以健康宣教,對兩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和參照組護理之后的抑郁自測表“SDS”與焦慮自測表“SAS”的評分均比護理前有顯著改善,但實驗組的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實驗組的服藥依從率及對門診隨訪的依從率都明顯比參照組高,兩組對比,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心內科病患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加健康宣教可明顯緩解病患不良情緒,同時大大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于臨床上有較高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健康宣教;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1-0399-01
由于我國國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升,其不良生活習慣常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產生,為病患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較為痛苦的藥物治療及長期住院,使得眾多病患情緒較差,進而使得其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不利于其身體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心內科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20例病患,將其隨機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60例。參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5至77歲,平均(64.1±1.9)歲,其中高血壓32例、冠心病2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6例,其病程是2至10年,平均(5.8±2.4)年。實驗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48至80歲,平均(64.8±2.7)歲,其中高血壓31例、冠心病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8例,其病程是1至11年,平均(6.1±2.5)年。兩組病患的一般資料之間無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
1.2護理方法
對參照組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具體為:運動與飲食護理,對服藥等給予指導。對實驗組行以常規(guī)護理加健康宣教,主要指:對病患健康情況、生理及心理需要、治療時情緒及其經濟條件等作出全面綜合的調查與評估。再對病患耐心且詳細地介紹其所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用藥須知,并使病患意識到良好的情緒與較高的治療依從性可加快其康復速度,改善其生活質量,同時還能延長其壽命,降低相關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等等。還要強化對病患的心理輔導,多與其溝通交流,同時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進而使其保持良好情緒。若病患出現(xiàn)焦慮情緒,要予以恰當安撫,增強其對抗疾病的信心。向病患分發(fā)健康知識手冊、周期性地舉辦健康知識交流會等等,進而使病患對疾病本身有更科學準確的理解,緩解其焦慮心理。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病患不良情緒與服藥依從性及門診隨訪的依從性進行觀察對比。應用SDS與SAS作出評價,此表各有20項,每項1至4分。其評分的臨界值分別是53與50分,分數(shù)越低表明病患焦慮與抑郁情緒的程度越低[1];依從性則為“依從”與“不依從”。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及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護理前后其SDS與SAS的評分
實驗組和參照組經各自護理后其SDS和SAS的評分較自身之前都有顯著下降;護理之后,實驗組的SDS和SAS分數(shù)都比參照組低,且P<0.05,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詳見下表1。
2.2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
護理后,實驗組的服藥依從率以及門診隨訪的依從率分別是95.00%、91.67%,都明顯比參照組的70.00%、58.33%高,且P<0.05,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詳見下表2。
表1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關于SDS和SAS的評分
注:兩組評分對比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
3 討論
健康宣教屬臨床護理范疇,其具體內容為:將病患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傳授給病患,加深其對疾病的了解,指導其正確服藥,教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改善治療效果,提高其康復的速度[2]。事實證明,健康宣教有助于緩解病患不良情緒,進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通過此次實驗結果可知,對兩組病患行以護理之后,其SDS與SAS的評分都較之前有所減小,而對實驗組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加健康宣教之后其SDS評分是(30.81±1.32),而對參照組僅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之后,其SDS評分是(46.79±1.42),可以看出實驗組的SDS評分非常明顯地低于參照組,說明實驗組病患經過健康宣教后,其抑郁情緒得到了極大緩解,且比參照組效果好;兩組經過行以各自的護理方法之后,實驗組SAS評分是(29.64±1.07),而參照組SAS評分是(46.23±1.2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SAS評分非常明顯地低于參照組,說明實驗組病患經過健康宣教后,其焦慮情緒得到了極大緩解,且比參照組效果好;再通過對實驗組與參照組病患的治療依從性可知,實驗組服藥依從率達95%、門診隨訪的依從率達91.67%,參照組服藥依從率是70%、門診隨訪的依從率是58.33%,可以看出實驗組病患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比參照組高。綜合兩項觀察標準可知,對心內科病患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加健康宣教的護理方式,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僅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為心內科病患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加健康宣教可明顯緩解病患不良情緒,同時大大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于臨床上有較高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孫藝.健康宣教對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2):110-111.
[2]王英.健康宣教對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