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群
【摘要】目的 觀察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的方式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程效果。 方法:選取我院治療慢性盆腔炎的9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和中頻藥物導入結合抗生素治療;對照組只采用抗生素治療方法治療,對比兩組療效。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89%高于對照組57.78%,兩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采用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的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顯著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中藥灌腸;盆腔炎治療儀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1-0325-01
慢性盆腔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常見于成年女性當中。這種疾病難于治療,給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加重了女性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生理負擔以及心理負擔,對患者身心都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在本文研究當中,根據慢性盆腔炎疾病在臨床中常規(guī)的治療手段,采取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的方式治療女性盆腔炎[1]。以此為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疾病提供一些相關資料和依據,現報告過程和結果,如下文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自2010年4月到2013年3月,位于我院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收集90例,經過中西醫(yī)診斷后,符合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標準。將其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這兩組,每組各45例患者。兩組患者均排除不適合進行藥物保守治療的患者,不能堅持或配合醫(yī)師指導治療的患者,在妊娠期、哺乳期、備孕期的女性患者以及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史的患者。治療組中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齡22歲到45歲之間、平均年齡(30.17±7.96)歲,病程時間3個月到20個月、平均病程時間(9.57±5.21)個月;對照組中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齡25歲到50歲之間、平均年齡(34.76±6.58)歲,病程時間4個月到18個月、平均病程時間(10.97±6.25)個月。兩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年齡、病程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灌腸的中藥采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的藥物,包括:敗醬草、蒲公英、三棱、紫花地丁、魚腥草、紅藤、乳香,莪術、沒藥等。避開患者經期,在月經干凈后的3天,開始治療。灌腸方法是將中藥煎成200ml分量的藥液,過濾藥渣后,將藥液平均分成兩份,每份100ml, 分為每天2次給患者灌腸,灌腸時中藥溫度控制在38攝氏度到40攝氏度之間,抬高患者臀部,通過患者肛管循序緩慢的速度注入直腸內,時間保留30分鐘以上。中頻藥物導入方法是灌腸后需按照一天2次,每次30分鐘,采用儀器進行腹部微波照射??股刂委煵扇∽笱醴承?00ml用量,和替硝銼200ml用量的抗生素靜滴治療。兩組均按照10天一療程,治療3療程。
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和中頻藥物導入結合抗生素治療。
對照組:只采用抗生素治療方法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
按照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體征的積分值、中醫(yī)證候的積分值,累計計算積分;在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血沉及陰道分泌物等;婦科B超檢查,觀察盆腔粘連、盆腔包塊的消長情況。
1.3.2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分為四個等級標準:
治愈:體征的積分值、中醫(yī)證候的積分值減少大于95%,實驗室經過檢查,婦科B超檢查結果正常,在停止用藥后的一個月之內沒有病情復發(fā)的跡象;
顯效:積分值在70%到95%之間, B超檢查結果有明顯改善;
有效:積分值在30%到70%之間, B超檢查結果有少許改善;
無效:積分值小于30%, B超檢查結果沒有改善,甚至加重;
總有效率=(治愈數+顯效數+有效數)/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對兩組患者療效情況進行統(tǒng)計處理。采用X2檢驗或者t檢驗兩組患者之間慢性盆腔炎的情況,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分別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且治療組總有效率88.89%高于對照組57.78%。故此,兩組患者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這種感染性疾病,常見于成年女性當中,由于其難治愈,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同時加重了患者經濟、生理及心理等多種負擔。這種疾病的治療,首選局部用藥法,采用中藥灌腸加盆腔炎治療儀結合的手段,療效優(yōu)于單獨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方式[2]。我院采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藥,用灌腸到患者直腸,停留30分鐘的給藥方式,達到易吸收,見效快的效果。加上采取盆腔治療儀的外部治療方法,加快患者盆腔血循環(huán)速率,內外藥物作用雙管齊下,提高藥物的有效程度[3]。最后再配合抗生素,幫助藥物進入組織后促進吸收效果,將藥效顯著提升[4]。本研究當中,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和盆腔炎治療儀結合抗生素治療,加快病部的恢復速度,顯著提高了療效的總有效率,達到88.89%,明顯高于對照組只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總有效率57.78%,故此,兩組患者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的方式,治療慢性盆腔炎能夠讓患者癥狀得以顯著改善,比起單獨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效果要更加具有優(yōu)越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趙秋芳.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7):740-741.
[2]夏鳳艷,劉淑艷,劉春鳳等.中藥灌腸配合VLD治療儀治療慢性盆腔炎56例[J].陜西中醫(yī),2004,25(5):417-418.
[3]張莉.婦科綜合治療儀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3):1723.D
[4]胡偉英.盆腔炎治療儀結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健康之路,2014,(6):3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