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崇友
[摘 要] 近年來,我縣水產站結合自身的工作條件,為了完成各年度的水產品養(yǎng)殖任務,在沒有水產苗種基地的情況下,利用池塘流轉模式開展建鯉良種培育推廣工作,先后在城郊流轉池塘28畝生產良種建鯉滿足全縣稻田、池塘、水庫養(yǎng)殖戶的需要,獲得了顯著的推廣效果,完成了水產苗種推廣示范。在生產中實現(xiàn)池塘平均畝產大規(guī)格建鯉魚種468公斤,夏花寸片魚種1.5-2寸6萬尾/畝。年生產出大規(guī)格魚種量為13104公斤,夏花(1.5-2寸)魚種生產量為168萬尾,發(fā)揮了池塘流轉的生產作用。
[關鍵詞] 利用池塘 流轉模式 培育建鯉魚種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9-0280-01
近年來,荔波縣水產站為了確保山區(qū)水產養(yǎng)殖的魚種需求及供應,根據(jù)省州的漁業(yè)生產按排,承擔實施了良種建鯉生產工作。在沒有水產苗種基地的情況下,利用池塘流轉模式開展建鯉良種培育推廣,先后在城郊池實施塘流轉28畝培育良種建鯉滿足全縣稻田、池塘、水庫養(yǎng)殖戶的需求,并發(fā)揮了顯著的生產效果,分析如下。
1 生產池塘的準備
根據(jù)當前荔波的漁業(yè)生產狀況,結合水產良種來源分析,荔波縣水產站因地制宜實施了城郊池塘流轉模式,先后在城郊菜園、羅家寨、坡坪流轉了農戶的池塘28畝,并簽約合同,自籌生產資金進行池塘維修改造及清理消毒,在每年3月份前完成池塘準備工作。
2 苗種生產方法及培育效果
2.1 實施早苗培育:由于荔波縣城氣候水源優(yōu)越,在3—4月份水溫達到20-25度,適宜苗種生產。為此,先后從江蘇無錫、廣西南寧、江西九江等地良種引進建鯉烏仔224萬尾分別安排投入池塘進行培育,平均每畝投放烏仔8萬尾,采取人工配合全價魚料,結合科學生產方法,養(yǎng)殖40-50天,可達到1.5寸左右的規(guī)格魚種,分別可以出售及分塘進行魚種養(yǎng)殖。
2.2 苗種培育效果方面:從3月到5月份期間,進行人工養(yǎng)殖培育后,經過銷售及分塘獲得苗種168萬尾,成活力為75%。供應示范點良種126萬尾,剩下42萬尾分別放入28畝池塘中進行大規(guī)格魚種培育,到11月份經過6個月的飼養(yǎng),通過省州專家組檢查、測產、驗收,獲得平均畝產魚種為468公斤,平均規(guī)格為43g,實現(xiàn)畝產魚種10883尾,達到預期生產的指標。
3 生產效果分析
通過池塘流轉培育建鯉魚種來看,在一年中實施兩輪模式生產,可使28畝池塘獲得夏花魚苗1.5寸左右規(guī)格252萬尾,大規(guī)格魚30.5萬尾,13104公斤,43g/尾均。其效益情況如下:
3.1 按每畝池塘生產成本計算(夏花魚苗效果):
①魚苗成本/畝=8萬尾建鯉烏仔×每萬尾建鯉烏仔250元=2000元
②飼料成本/畝=培育50天×每天飼料平均為50元=2500元
③藥品費/畝=全程需3次×每次10元=30元
④塘租費/畝=1/2年時間×全年800元=400元
⑤水電費/畝=全程需20次×每次30元=600元
⑥工資2人(畝)半年=5000元/2人/月×6個月=30000元/28畝=1071元
合計每畝池塘培育夏花建鯉魚種生產成本為=①2000元+②2500元+③30元+④400元+⑤600元+⑥1071.5元=6601元。
3.2 每畝池塘培育夏花(1-2寸)建鯉魚種產值:
①取值來源:每畝投苗建鯉烏仔8萬尾,培育40-50天后,通過分塘售苗,可獲得出苗6萬尾,成活率為75%,產值為=6萬尾×2000元/萬尾(按當前市場價計)(1.5寸)=12000(元)。
②每畝池塘夏花魚種純效益=12000元-6601元=5398(元)。
③每年夏花魚種總效益=5398元×28畝=151144(元)。
4 魚種產值效果分析(6-11月份)
4.1 從魚種生產數(shù)據(jù)來源:按魚種468公斤/畝產量成本核算,需要苗種費、飼料費、水電費、藥品費、塘租費、工人工資等費用。
①魚種成本/畝=1.5萬尾/畝建鯉魚花×每萬尾建鯉魚花2000元=3000元
②飼料成本/畝=培育180天(6個月)產量為468公斤/畝,扣除基礎量68公斤后,凈增量為400公斤,按生產1斤建鯉魚種養(yǎng)殖飼料系數(shù)1.5計算,需飼料量為1200斤,魚種料價為3/斤元=3600元/畝。
③藥品費/畝=全程需12次(2次/月)×每次10元=120元
④塘租費/畝=1/2年時間×全年800元=400元
⑤水電費/畝=全程需24次(4次/月)×每次60元=1440元
⑥工資2人(畝)半年=5000元/2人/月=30000元/28畝=1071元
合計每畝池塘培育夏花建鯉魚種生產成本為=①3000元+②3600元+③120元+④400元+⑤1440元+⑥1071元=9631元。
4.2 每畝池塘培育建鯉魚種產值按當?shù)噩F(xiàn)行市場價32元/公斤計:
每畝池塘魚種純效益=468公斤×32元/公斤(14976元)-9631元=5336(元);每年魚種總效益=5336元×28畝=149408(元)。
5 池塘培育苗種效果
從上述池塘培育建鯉苗種生產來看,獲得了顯著的生產效果,實現(xiàn)了池塘雙季生模式,培育出充足的春季和冬季建鯉魚種,突破性發(fā)揮了池塘的苗種生產作用,加大提高了池塘的苗種生產潛力,使池塘在兩季生產中發(fā)揮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能讓池塘培育水產苗種畝產值達到2萬多元,純收達到上萬多元的水產技術目標,獲得投入產出比達到1:2。
結論:通過我縣水產站的技術推廣和發(fā)揮,為我縣水產養(yǎng)殖業(yè)提供了優(yōu)質魚種來源,經過生產驗收,為苗種生產樹立了示范,良種建鯉養(yǎng)殖在我縣得到積極推廣,在生產實際中能讓群眾獲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在省州內同行業(yè)中達到先進水平。
作者簡介:本人在貴州省荔波縣農村工作局水產(漁政)站工作,從事水產推廣工作28年,中共黨員,現(xiàn)任高級水產工程師,多次承擔省州水產推廣重點項目10多個,獲得項目課題獎8個,部級獎4個,省廳獎4個,縣政府業(yè)績表彰獎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