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祺
摘要:我國近十年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這時人們就會發(fā)現一個現象,景區(qū)礦泉水價格往往比市場上貴,市面上賣1元的礦泉水在景區(qū)里可能要賣3元甚至更貴,是什么導致景區(qū)礦泉水價格與市場價格脫離呢?本文用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分析原理對景區(qū)礦泉水價格安排進行分析。
關鍵詞:景區(qū)礦泉水;供給;需求;價格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游.外出旅行有眾多的優(yōu)點,使人放下工作的壓力,拓寬視野,但外出旅游也有自己明顯的缺點,如節(jié)假日時期游客太多景區(qū)擁擠造成事故,游客給景區(qū)造成破壞。其中景區(qū)礦泉水價格較高也會給旅客們帶來一定的損失。景區(qū)礦泉水價格高的原因,市面上賣1元的礦泉水在景區(qū)里可能要賣3元甚至更貴,是什么導致景區(qū)礦泉水價格與市場價格脫離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解釋這一現象。
一、供求理論
(一)需求和供給
在西方經濟學中,給需求的定義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對某種商品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而供給的定義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廠商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對某中產品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數量。水是生命之源,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下,人們都離不開水。因此人們對景區(qū)礦泉水必然會有某種需求。在市場條件下游客流量和礦泉水的供應量成正比。人們對礦泉水有需求,提供礦泉水有利可圖,景區(qū)的商販就會對礦泉水產生供給。下面我們對景區(qū)礦泉水價格安排做進一步分析。
由需求的定義可知商品價格越低,人們的需求量越大,因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商品價格和需求量成反比,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結論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由此進一步得出需求法則,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價格的下降而增加。同理,我們由供給的定義可知,商品價格越高,供給者產生的供給量越大。因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商品價格和需求量成正比,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結論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由此進一步得出供給法則,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著價格的下降而減少。另外,供給和需求法則都只針對一般商品。由于景區(qū)大部分在深山,交通不便,進貨困難。一個景區(qū)除了自然形成的山山水水與人造景點外,余下來能用來設攤資源就不多了。要是景點大量開店設攤,那無疑成了商業(yè)街,此種喧賓奪主的結果,將與景點的定位沖突。一般的景點不在鬧市區(qū),交通不便進貨困難,因此,景區(qū)的位置與資源約束造成消費品供應不足。如果按照市場價格來定礦泉水的價格,就會造成礦泉水的需求過大,超過了礦泉水的供給量。在這樣的市場下,礦泉水供不應求。這時我們?yōu)榱诉M一步分析,引入均衡價格分析。
(二)均衡價格的形成
在微觀經濟學中的商品價格是指商品的均衡價格。商品的均衡價格是在商品的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這兩種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成的。均衡的最一般的意義是指經濟事物中有關變量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產量和價格呈現這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因為供給方和需求方進行制約和抵銷,導致各方面得到滿足。因此,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往往在于尋找在一定條件下供給和需求最終趨于相對靜止得那一點時的狀態(tài)。我們分析景區(qū)礦泉水的價格可以用靜態(tài)均衡分析方法。如果礦泉水價格太高,消費者減少礦泉水的購買。相反,礦泉水價格過低導致供給者的利益減少供給者沒有達到預期利潤會減少供應者對礦泉水的供應量。所以在需求方的供給方的共同作用下逐步達到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礦泉水價格達到均衡狀態(tài)。
假定均衡價格為,均衡數量為,均衡點為E(如下圖)。如果礦泉水的價格高于均衡價格為,消費者對礦泉水的需求就會減少到,少于均衡時的需求;另一方面供給者因為價格上升會增加供給2大于。這樣就形成了供過于求。由于需求少,供給多,這將會導致價格下降到,降到,供給減少至,達到均衡點E。如果礦泉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為,消費者對礦泉水的需求就會升高到,由于價格低供給者不愿出售自己的商品減少供給,于是供給到了。這樣就形成了供不應求。由于需求多,供給少,將會導致價格上升為PE,供給增加到,達到均衡點E。一種商品在市場需求和供給兩種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過競爭機制的調節(jié),達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狀態(tài),從而決定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三)供求彈性分析
供求彈性,就是反映需求量和供給量對于某些變量變化而做出的反應或者敏感程度。我們將模型理想化,近似看成礦泉水供給量恒定,我們這里只從需求的價格彈性角度分析。上面我們談到如果礦泉水價格按照市場價格出售,由于景區(qū)礦泉水數量有限,會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攤販為了獲取超額利潤,會提高礦泉水價格。當時在一般情況下,礦泉水是一種必要消費品,它的需求彈性小于1,是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而礦泉水在景區(qū)這種資源匱乏的條件下,礦泉水的供小于求,所以在這里它的需求彈性大于1,他是富有彈性的稀有品。因此,景區(qū)礦泉價格變化導致游客對礦泉水需求發(fā)生極大的變化。由于景區(qū)一般都在偏遠地區(qū)加上客流量大,所以景區(qū)礦泉水經常會發(fā)生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只礦泉水的價格升高,游客對礦泉水需求減少,直到達到游客對礦泉水的需求和商家對礦泉水供給相等的均衡點,這樣就造成了景區(qū)礦泉水的價格遠遠的高于市場上礦泉水的價格。
二、成本決定價格
由于某些景區(qū)大部分在深山,交通不便,進貨困難。平時游客稀少,只有在旺季的時候游客多,并且大部分的景區(qū)攤位交全年房租,但能獲得較高利潤的只有旺季那幾個月。某些景區(qū)對于進貨及送貨車輛限制或者需要繳費才能通行,人為推高成本。
三、賣方市場和寡頭
在同一景區(qū)里,所有商家出售同種礦泉水的價格基本相同。一般都高于市場價格。因為在景點中,由于地區(qū)偏遠等各方面原因商品的供給量不多,就出現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商品供給量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所以在景點中,商家之間形成寡頭壟斷市場,因此雖然商家之間是存在競爭關系,但是由于需求旺盛,并且如果他們考慮到因為競爭而削價可能消費者會轉而購買其他商家的產品造成收益減少,所以他們會放棄競價而相互協作制定一個統一的價格體系,以犧牲消費者的利益來增加他們的共同利益。由于寡頭壟斷市場的特征有:廠商為數不多;寡頭之間相互依存;需求曲線的不確定性等。我們可以把這里的市場看成一個寡頭壟斷市場。那么這里寡頭壟斷市場價格是如何決定的呢?1、價格領先機制。大部分商家會依照寡頭市場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商家價格來定價;或者這種商家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它在掌握市場行情方面明顯優(yōu)于其他商家。2、成本加成法。在估算的平均成本上加上全行業(yè)的利潤率。3、科特爾。全行業(yè)互相勾結,組成卡特爾,協調他們的行動。例如,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是這樣一個卡特爾。(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邱家明,李揚林主編.經濟學原理.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01.
[2]侯錫林主編.微觀經濟學原理.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