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廣秀
小時候,我的父母感情失和。媽媽因為婚姻生活的不幸,就把我當成了發(fā)泄對象,經常打罵我。我好像一具木偶,被迫按照他們的意愿生活。26歲時,我最后一拼離開了生活多年的環(huán)境,日子依然艱難。我沒有一技之長,每天都在為基本的生活費操心,母親還是想方設法遙控我。
現在,我已經35歲了,父母正慢慢老去,再沒有精力來管我。我終于獲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可是,我驚恐地發(fā)現:我的人生似乎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走完以后的路。我經常覺得孤獨,很少打開心門,這使我身邊沒有可以分擔喜怒哀樂的好朋友,也始終沒有找到可以托付終身的愛人。我渴望擁有一個身心健康、有事業(yè)心,沒有不良嗜好、喜愛我的人。請問,我可以嗎?
湖北 葉小姐
葉小姐:
在別人看來,你父母雙全,他們也并非沒有時間照顧你。只是,你深刻感受到,母親將你當作痛苦婚姻的發(fā)泄對象,操縱你、打罵你,將自卑和自賤的種子根植在你心中,讓你在已經成年、逃離父母的掌控之后,依然無法愛自己,無力經營友情和愛情,成為比較典型的愛無能患者。
你已經35歲,完全是獨立的成年人,再去聲討父母已無意義,朋友也不會因為父母之前對你的傷害就格外遷就你。所以,你想獲得愛情和友情,想走好以后的人生,最關鍵的是自我調適,設法復蘇自己愛的能力,重建人生。
目前的你,無法對別人敞開心扉,一味地自閉自保,如何贏得友誼?收入微薄,自己都輕賤自己,如何吸引一個好男人來愛你,珍惜你?要知道,友情和愛情都講究對等和“欲取先予”。關于友情,最基本的原則是: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先怎樣對待別人。關于婚姻,美滿的婚姻大都建立在夫妻人格平等、經濟平等的基礎上,你既要求對方“身心健康、有事業(yè)心,沒有不良嗜好、喜愛你”,你亦需具備與對方相匹配的健康身心、事業(yè)心以及愛他的能力。假如你不具備這種愛人與自愛的能力,即便是有優(yōu)秀的男人站在你的面前,你也很難長期吸引他。
35歲依然是女人燦爛的華年,與其將羸弱不堪的自己倉促地嫁出去,等待別人來拯救,不如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提升自己的精神和人格,增強內在的力量;好好習得一技之長,讓自己更沉穩(wěn)從容地立足于世。
人先自愛,人恒愛之。如果沒有很好的父母,那我們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做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地愛惜自己、振作自己、提升自己。當你變得足夠強大和足夠優(yōu)秀時,生活中的美好才會次第開放,愛也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