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瑞
摘 要:語文是教學中的重要科目,小學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小學語文將影響到學生對待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而以往單向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方式早已無法滿足當代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了,只有靈活地將合作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活潑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并不斷地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應用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責任進行明確分工,使他們相互幫助學習,便被稱為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要求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之余,還能夠讓學生在互幫互助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并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
一、小學生字詞學習中合作教學的應用
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受到學生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低年級小學生教學的重點內容便是生字詞的初步學習。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通過老師單向教授學生字詞的發(fā)音和書寫方法來實現教學目的,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由于缺乏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使得學生在字詞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然而在合作學習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分配到各個小組中,然后在小組內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步掌握生字詞的發(fā)音后,可以通過“你來比劃我來猜”等一系列小組游戲加深學生對新學的生字詞的記憶度。當學生對生字詞讀音掌握比較熟練之后,便可在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讀音大比拼、詞語造句等各類小組比賽,加強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減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通過合作學習,便可真正將課堂學習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能力。
二、小學生閱讀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應用
以往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只是根據課后習題,讓學生熟讀課文,然后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答案,最終再由老師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往往會由于老師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而使得學生中存在“偷懶”的現象。通過合作學習法,老師可以將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學生的閱讀學習中,以提高學生對課文學習的好奇心。例如,為了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老師在教授《少年閏土》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角度的閱讀學習主題供學習小組自由挑選,待小組確定好了學習的主題之后,便可在小組內部進行小組齊讀、成員分段讀、個人默讀等方式對課文進行初步了解,隨后便可根據小組的學習主題進行組內討論,最終形成統(tǒng)一的結論在全班進行講述。
三、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應用
在小學生寫作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仍舊是以小組形式開展的,根據作文主題,讓學生在組內進行探討,并選好小組作文題目,然后讓全班學生投票確定,完成合作命題后,學生便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作文提綱編寫,然后各自依據提綱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與修改。之后便可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進行作文評閱,得分最高的作文可代表小組參加全班的作文評選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練習過程中不斷開闊了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通過不斷地對自身寫作過程以及他人寫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以及誤區(qū)進行修改交流,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總結
合作學習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成為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必然趨勢,更是時代所需,因為它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上都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不過由于合作教學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還亟待研究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該不斷加深自己對合作學習的認知,并將合作學習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 蘭.合作學習的情境優(yōu)勢——兼談三種情境對學習動機的影響[J].開放教育研究,2004(05).
[2]方錦明,李東斌.語文寫作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構想[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04):119—122.
[3]何強生,譚文錦.在語文合作學習中進行批判性思維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6):121—123.
(作者單位:河北省平泉縣臥龍學區(qū)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