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菲
世界第一潛能開發(fā)大師安東尼·羅賓曾說:“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p>
積極的心態(tài)是愉快生活的重要元素。善于控制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才能主宰和成就自己閃亮的人生。否則,帶給自己的,只能是不良的后果。本期,我們將給同學們講述幾則相關的古人故事,一起感受保持良好情緒的重要性。
劉禹錫抑憤成就《陋室銘》
唐代中晚期著名文學家、具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在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曾經(jīng)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最后革新以失敗告終,之后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規(guī)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知縣先安排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焙椭葜h知道后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huán)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并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diào)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面對如此刁難,劉禹錫仍然不慍不火。他在自己簡陋的居室里,欣然提筆寫下了超凡脫俗、情趣高雅、千古傳誦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面對劉禹錫安貧樂道的志趣和高潔傲岸的情操,知縣便無可奈何了。
素材解讀:遭貶是古時眾多文人命運的主色調(diào),他們身懷報國之志,步入仕途,卻不諳為官獻媚之道,終究逃不過種種打壓與不快。劉禹錫不幸被貶謫,接踵而至的是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沒想到劉禹錫每到一處都坦然接受,即使住所簡陋到斗室,仍能怡然自樂,還成就了今人口耳相傳的名作《陋室銘》。劉禹錫心中并不是沒有怨氣,而是他善于控制情緒,心胸寬廣,才使得他政治上失意時反而成就了文學上的巔峰之作。
適用話題:控制情緒;寬廣大度;勢利小人;禍兮福之所倚……
林則徐掛匾制怒
林則徐是清朝后期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我們眼中的這位英雄,小的時候卻是一個脾氣暴戾、性子急躁、辦事粗心的人。
父親林賓日發(fā)現(xiàn)他不善控制情緒這一毛病后,認為該毛病有百害而無一益,必須徹底克服。于是林賓日一方面加強自身的涵養(yǎng),平日注意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事謙恭謹慎,遇事不急不怒。即使兒子犯了錯誤,也決不以“長”壓人。另一方面,林賓日冥思苦想,給兒子講了這樣一個“性急判官”的故事:該判官崇尚孝道,兩個強盜溜進一位老太太家的牛棚偷牛,被老太太的兒子發(fā)現(xiàn),要將強盜扭送官府反被強盜給捆了去,強盜說這位年輕人打罵親娘,判官頓時大怒,不分青紅皂白,命人將年輕人一頓暴打。待老太太追至官府,說明情形后,年輕人已經(jīng)被打得死去活來,而兩個強盜卻早已伺機逃脫、不見蹤影了。
這個故事的啟迪以及父親身教的良苦用心,給林則徐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使他認識到了自己不善控制情緒的缺點及其危害。后來林則徐做了高官,他在府衙里總是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制怒”兩個大字,以此鞭策自己、警示自己。
素材解讀:一個人自身的缺點是不易被自己所察覺的,幸而父親的正確教導和自身知錯就改的品質(zhì),使得林則徐從一個暴躁的人轉(zhuǎn)變成時刻以“制怒”為座右銘并極力控制暴躁情緒的人。鴉片戰(zhàn)爭期間,林則徐虎門銷煙,火燒鴉片,昏庸無能的道光皇帝在洋人的要挾下懲辦林則徐。林則徐又氣又惱,但他仍不慌不忙,把公事一一料理停當,回到私衙讓夫人將朝壁上掛著的“制怒”橫幅帶上,并對夫人說:“它比什么都寶貴,我辦事數(shù)十年,時時都記著它,如今年老了,還要靠它養(yǎng)身呢!”真是有此一言而終身行之啊。
適用話題:制怒;沖動是魔鬼;父愛;知錯就改……
范進樂極成瘋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記載,范進是個在科舉道路上對功名富貴保持著執(zhí)著追求的窮酸秀才。他深信“自古無場外的舉人,如不進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他為去省城參加鄉(xiāng)試向胡屠戶借盤纏,反遭辱罵,卻仍不甘心,最終瞞著丈人前往應試。
由于多年考場上的失意,因而范進對這次參加鄉(xiāng)試,也不敢抱有過高的希望。發(fā)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范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去了將近兩個時辰,中舉的喜報忽到,鄰居趕緊去集上把他拉了回來。
范進見到了喜報,先是看了一遍,然后又念了一遍。當他知道自己真的中了舉人之后,他承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刺激,心中多年科舉失意的苦楚連同對榮華富貴的久盼而至,百感交集,不禁喊道:“噫!好!我中了!”緊接著牙關緊咬,昏倒在地。用開水灌醒后又發(fā)起瘋來,不顧一切地跑到集上,拍著笑著,高喊著:“噫!好!我中了!”多虧一個報子出了個好主意,找來范進平日最怕的胡屠戶,胡屠戶狠狠地打了他一個嘴巴,這才清醒過來,不瘋了。
素材解讀:“人有悲歡離合”,我們所產(chǎn)生的各種情緒都應當把握住一個度,控制不好就會釀成惡果。范進因興奮過度而樂極生悲。古代另有楚國大將伍子胥過昭關時,由于過分憂慮和擔驚受怕,一夜之間須發(fā)皆白,這是由于愁緒失控而導致的。黑澤明曾說:“情緒失控的人,不能對事物有更全面更準確的認識,也不能理智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考驗。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贏得成功的人生,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p>
適用話題:情緒失控的危害;樂極生悲;適度原則;鞭撻科舉……
【素材運用點撥】
文題:1.做情緒的主人
2.控制情緒,完善自我
寫作指導:
此類話題的寫作完全可以引用本期主題素材中的名人名言與經(jīng)典國學故事作為寫作素材。首先,依據(jù)話題,應著重強調(diào)控制情緒的重要性。而劉禹錫遭貶抑憤終成《陋室銘》,可算作控制情緒而帶來正能量的典范。此外,善于控制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xiàn),這個能力關乎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乃至人生命運。但人不是生而就會控制情緒的,如果自身情緒較大,那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幫助自己調(diào)控情緒,從而完善自我。林則徐的掛匾“制怒”便是自我調(diào)控的好方法。而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故事則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足以說明情緒失控的不良后果。且范進中舉這一故事被納入了初中教材,學生寫作時引用實為學以致用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