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恩來
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小學體育教學,擺正體育教育的位置,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對于小學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那么該如何上好體育課呢?
一、多種教學模式引進體育課,激發(fā)學生興趣
目前,體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然后學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方法單調,吸引不住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如果采用提問式教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針對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猜謎語的特點,在課上我出了個謎語:“兩手用力撐,兩腳迅速蹬,團身如球滾,展體似雄鷹?!敝i語一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易學易記,從而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還有每當遇到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精心挑選與教學有關或與能夠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比賽,利用學校的電視網(wǎng)絡,轉播或重播,尤其是一些經(jīng)典的體育比賽及精彩的片斷,在觀看比賽的同時,思考問題,學習經(jīng)驗,掌握技巧,培養(yǎng)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并且,讓同學們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在觀看比賽的同時促使自己的體育知識和水平得到提高。在體育教學中,應給學生以主動探索的、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做到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發(fā)展的各種需求,精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最大限度的處于主動激活狀態(tài),主動積極的練習。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常變常新,步步深入,開展豐富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和能力,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
二、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教育應注重榜樣教育
1、可以在課堂中運用體育先進事例滲透愛國精神教育
從洛杉機奧運會上許海峰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奧運賽場五星紅旗的頻頻升起,見證中國的不斷強大,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結合多媒體手段介紹我國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為爭奪祖國榮譽而奮力拼搏的事跡,從而激勵學生,頑強拼搏,奮勇向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教師應注意在言行中滲透高尚的人格精神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一個教師要教育學生具有高尚的人格,教師自己必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立教。在學生面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形象,一個高尚的教師,應具有一種嚴格“自律”精神,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自己的“師表”作用,在學生面前輕率的舉動或細小的疏忽,都可能給學生留下陰影,而不利于他們良好品質的形成。所以教師應用自身的良好形象通過課堂教學的實施,用自身的良好形象來影響和感染學生,例如:在進行體操課的教學中,教師以準確、優(yōu)美、規(guī)范的示范動作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動作的力與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詳細的講解和準確的保護幫助下,使學生在技術上嚴謹、心理上放松,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練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自信、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三、倡導身心全面發(fā)展,增強健康意識教育
體育鍛煉主要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維護健康,保護體能發(fā)展?!睂W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是要讓小學生懂得健康的意義,學會保健的方法,形成對體育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身心同步健康發(fā)展,也培養(yǎng)學生具有社會需要的生存能力,競爭意識和本領。在教學中,教師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的達成。要努力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fā)展心理品質。要注意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采取一些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以前的體育正是由于缺乏了應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有許多不愛體育,不會運動,不懂得保健的體育盲加健康盲。小學生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確的身體姿勢會影響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對學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勢不正確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確姿勢應講明危害性。要主動幫助糾正,教會一些矯正方法,加強教育和訓練。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讓學生知道體育和美是緊密相關的,它包括身體美、運動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當然,我對一些比較勇敢的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都進行了表揚,對膽小的學生開始還鼓勵,但次數(shù)一多就不耐煩起來,甚至給予很嚴厲的批評。這樣做其實大大挫傷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和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都是不利的,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而這些做法,在不少體育教師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現(xiàn)。所以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積極引導學生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優(yōu)良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總之,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要能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的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還要從提高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入手,加強課堂管理,合理選用教學策略,保證課堂教學目標實施,真正走向優(yōu)化課堂教學之路,從而推進體育新課程實施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