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華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線,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和發(fā)展他們的自信心;對教材進行取舍,突出重點,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堂掌握重點知識;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設置練習與中考接軌,讓學生學以致用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課后作業(yè)和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且矯正。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 整合教材 以退為進 與中考接軌 及時反饋
課堂教學是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形式,是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能力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線,學生能學到什么、提高什么、在哪些方面得到發(fā)展,這是任何課程改革都必須首先思考的問題。姚利民認為,有效教學特征主要是“教學清楚明了、充分地準備和科學而合理地組織教學,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并與學生合作,教學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以及富有教學熱情”。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和發(fā)展自信心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初中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不夠,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設法把興趣培養(yǎng)成為一種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逐漸養(yǎng)成自覺自愿、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老師對學生要滿腔熱情,幫忙點燃他們自信心的火種。要用放大鏡去發(fā)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對待學生成績出現反復,要反復抓,抓反復。教師表現出對學生的理解、關心、信任,學生也就會有歡樂的情緒體驗。“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教學和要求很容易轉化為學生的實際需要,也就大大地促進了英語學習效果的提高。
二、整合教材,突出重點
為了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先通過游戲、比賽等形式的熱身運動,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這時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精力也最旺盛,我就把一課的重點集中展示并且操練。比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2 Topic3 Section A時,我通過一次造句比賽復習should,shouldnt,must,mustnt,had better,had better not 后,利用卡片和圖片導入本課的重點語法:Must we open the windows? Yes,we must.\ No,we dont have to.\No,we neednt. 并且進行各種形式的操練,爭取讓學生當堂掌握。在展示和操練Must…?句型時,我都圍繞著本課的話題“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SARS?”,所以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1a的對話。而在教學1a時,我先讓學生聽錄音回答以上這個問題,突出重點,易于學生記憶并掌握。對教材進行取舍,整合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純粹地教教材。
三、降低起點,以退為進
中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時有一種新奇感,希望了解它,掌握它,又因為詞匯少,課文短,內容簡單,考試前只要稍下一點功夫,強記一番,便能得到較好的成績,他們興趣十足。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內容豐富了,知識復雜了,要求提高了,學習上的困難必然會隨之增多,不下番苦功夫便考不到好成績,這時,有些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慢慢地減弱了。在學生的興趣有可能喪失的時候,教師的鼓勵、誘導和幫助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道路上的種種困難,使他們的興趣得以持續(xù),并逐步發(fā)展成學習上的自信心。
初中學生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在英語教學中十分普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過不了“單詞”關。所以教師要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困難,度過“單詞”關。指導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告訴他們要掌握規(guī)律,尋求技巧,靈學活用,巧記單詞。我采用張思中教學法集中識詞,在每節(jié)進行中心課文教學前,把與本課相關的詞匯進行復習鞏固,讓學生玩“蘿卜蹲”的游戲,引入競爭機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樣,既檢查學生的學習,又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同時,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課文教學中,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增設階梯,減小坡度,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四、與中考接軌,體驗成功
這幾年中考試卷中的補全對話是學生薄弱的一道題型,所以我在教學對話時,把對話展示出來,逐次去掉一些語句,讓學生根據剩下的語句說出全文。再也不是過去那種“和尚念經”式的朗讀,而是動腦動口的綜合訓練。設計補全對話的練習,把所學對話抽去幾個句子,讓學生來補全,與中考接軌的同時,很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這樣,不同層次的同學,只要有復習準備,都能完成練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及時反饋,及時矯正
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和練習很好地反映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個別問題,我在作業(yè)中批閱講解,普遍的問題,就在課前復習時,把學生的錯誤呈現出來,讓學生一起來改錯,糾正錯誤,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學習知識。我建議學生把自己在學習中的疑問寫在作業(yè)后面,便于解答,一定要及時解決問題。不要把問題帶進考場。
總之,要提高成績,就要在課堂45分鐘內爭取時間。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取得成效,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反思,更新教育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在平時的課堂上要加強情感投入,重視課堂教學藝術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的課文類型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唯有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華.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與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