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當我們提出“自然養(yǎng)育”這個理念時,是希望養(yǎng)育與自然重逢,倡導成人和孩子一起,走進自然,感受自然,尋找更為健康自然的養(yǎng)育生活方式。
可當我們踏上這樣一段旅程時,卻發(fā)現(xiàn)大自然還在,只是在今天,無論是成人的世界,還是孩子的世界,都太匆忙了!這樣看來,“自然養(yǎng)育”不僅僅是回歸大自然,更需要從營造我們內(nèi)心的自然生態(tài)開始啟程,從真正回歸養(yǎng)育的本質(zhì)——尊重生命開始。
先來想象一下孩子在這個復雜世界里的處境吧。一切都是快節(jié)奏的,很容易忽視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孩子的成長發(fā)育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需要像對待一粒種子般,允許它慢慢按著節(jié)奏長成自己。我們急切地盼望看到孩子學走路、學說話,學會大大小小的事情,卻偏偏忽略了享受當下的妙處。
今天,當我們談尊重生命,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我們愿意保持耐心,不將孩子的童年看作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而僅僅視為播種的季節(jié)。
——意味著我們愿意放下固有的模式與期待,去接納孩子作為世上獨一無二的生命存在,樂意配合他的天性,而非我們自己的需要。
——意味著我們愿意相信生命自身會帶來訊息,不盲目地向外部世界尋求答案,而有信心在陪伴與互動中找,尋屬于我們自己的養(yǎng)育智慧。
——意味著我們愿意超越“有所作為”的生活,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段歲月。
——意味著我們愿意相信孩子的多種潛能,樂意將他當作家庭主人,而不僅將他當作臨時造訪的小客人,以日常生活小事為元素,培養(yǎng)他面對未來的能力,和他一起承擔責任。
……
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若我們真正尊重生命,便能夠有能力用謙遜穿越育兒焦慮的困境,從而將孩子的身體、心靈、思維的培養(yǎng)融為一體,同時,也會讓為人父母的旅程充滿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