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中年級的作文,孩子作文的起步階段,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段的作文要求: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
那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怎樣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消除畏懼心
學生對習作畏懼,是因為是習作時感覺到無話可說,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平時不注意觀察生活和積累素材。只有在寫作之前指導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感知、調(diào)查、閱讀等方式直觀地觀察生活,獲得真切的體驗,學生才會有米可炊,才會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欲望。說起這“吐”,那學生的畏懼心還得從另一個方面去消除,那就是得讓孩子有傾訴的對象,習作給誰看,你的話對誰說,學生得清楚,這一點弄明白了,學生才會有“吐”的欲望。才知道如何去傾訴。比如說:你讓孩子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或特產(chǎn),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有朋友到我們的家鄉(xiāng)來了,你要讓對方覺得我們的家鄉(xiāng)美,讓他愛上這個地方,你會想什么辦法從哪些方面給客人介紹。讓孩子進入情境,畏懼心理不翼而飛,表達自然就會流暢。
二、課內(nèi)常練筆
結合閱讀教學進行課內(nèi)小練筆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方式??梢源偈箤W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消化吸收文章的表達方法,也能減緩作文坡度,提高學生習作能力。如:學習了古詩《山行》,在孩子們領會了詩的意思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后,讓孩子們發(fā)揮想象,改詩成文。那就水到渠成了。
剛進入三年級時,在明確小練筆目的的前提下,我不斷地思考實踐,發(fā)現(xiàn)在中年段閱讀教學中,從形式入手進行片段小練筆,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感受了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之后,讓學生寫一種自然景物,發(fā)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體會不同的美,學生有形可依,再加上觀察體會,片段的完成也毫不費力。學生從形式入手的小練筆有兩種形式,一是學習作者怎樣把一個意思寫具體,做到“言之有物”;對于中年級的孩子而言,這應該是難點所在,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引,一步步深入,達到具體。比如說孩子養(yǎng)魚這一趣事,怎么養(yǎng)的,可讓學生先進行回憶,然后由其他孩子設計問題,步步追問,進而做到把事情寫清楚的目的。二是學習怎樣構段,做到“言之有物”。讓學生在理解內(nèi)容后,以課文現(xiàn)有的語言文字為載體,結合文本的語言形式,設置模仿為中介環(huán)節(jié),運用知識遷移的原理,大量指導學生仿作訓練,形成一種積累性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領悟到文學組合的種種規(guī)則,并實際運用。從而促進知識遷移,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讓學生在具體的語文材料中學會“言之有物”。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第四段“原野熱鬧非凡……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時,啟發(fā)學生在讀中思考:你從哪看出原野熱鬧非凡?學生感悟到從“大豆和高粱”和“榛樹葉子”可看出原野熱鬧非凡。接著我引導學生認識這一自然段作者先用“原野熱鬧非凡”這句話概括地寫出原野的特點,再具體地寫怎么“熱鬧”。這種方式叫先概括后具體。我又指導學生做一株大豆或者高粱,根據(jù)課文對大豆、高粱的描寫表演課文,進而引導學生理解這種把物當人寫到方法叫擬人手法。這種修辭方法一般表達作者對物的喜愛之情。你見過什么地方熱鬧非凡?學生:超市、菜市場、校園的課間……你能不能仿照此段的寫法把你見過的一個場面寫下來。開頭“ 熱鬧非凡”起筆,使學生活學活用,融會變通,掌握這種構段方式。
三、課外勤觀察
許多孩子面對習作,都會感到無從下手,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可寫的材料,而是孩子們?nèi)鄙僖浑p會發(fā)現(xiàn)精彩的眼睛。正如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我們的生活道路上撒滿了金幣,可惜我們沒有去發(fā)現(xiàn)它們?!薄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由此可見,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勤于觀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才能提高習作水平。
觀察要有目的。學生生活中碰到的事、物、人、景太多,在他們腦中的信息量太大,不加以疏導,就不可能全部仔細的觀察。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有目的觀察,有的放矢,才有收獲。觀察的目的,可由學生自己提出,也可由教師引導。
要會整理。整理的過程是在腦中放電影的過程,留下那些給你啟發(fā)的,讓你難忘的,讓你快樂的、傷心的。這也是觀察要有重點,不是事事、物物巨細。
留心觀察,處處是風景。游樂場小孩玩樂時燦爛的笑容是風景;白發(fā)老人揮劍的身影是風景;趴在母親背上熟睡的嬰孩是風景;只要給孩子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那孩子記下來的將是最動聽的,最感人的,最美的故事、風景。
中年級習作基礎要打好,讓孩子們愛上習作是關鍵,就讓孩子們由心出發(fā),從閱讀中,在生活里尋找習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