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月姬
【摘 要】 文章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育教學書籍,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特別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的理念,闡述了當前沙縣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對產生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教育教學方面的幾點改進意見,即情感培養(yǎng),轉變態(tài)度;改變學生學習策略;情趣教學;貼近生活,任務教學等,使教師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引路人。
【關 鍵 詞】 課標;學困生;情感;情趣;學習策略;任務教學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位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xiàn)個性、發(fā)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縣的英語教學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教學困境,學校和社會對小學英語教學重視不夠,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學生自身無法掌握較為合適的學習策略……諸多原因導致四年級下學期開始就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即所謂的“學困生”大量涌現(xiàn)。這部分學生在上課時根本聽不懂或不聽課,對英語完全失去興趣,體驗不到任何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那些智力、能力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由于沒有養(yǎng)成一定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習的深入,學習成績落后較多。很多客觀原因教師無法改變,但教師可以改變教育教學的方法。
二、改變教學困境策略
(一)情感培養(yǎng),轉變態(tài)度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有直接聯(lián)系,學生通常喜歡哪位教師也往往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與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育教學的合作者,尊重他們的人格,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方式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扼殺兒童學習的興趣。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者兄弟姐妹般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學英語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現(xiàn)象,作為小學英語老師,一定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充滿愛心,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二)情趣教學,提高興趣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英語進行“情趣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形式多變的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這對教學是不無裨益的。那么,該如何開展“情趣教學”呢?
現(xiàn)代教學,不能停止在過去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應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九年義務教育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利用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片、電影和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所以,作為現(xiàn)代教學教育者,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錄像機等輔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設置情境進行教學。這樣能使低年段的小學生直接、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
(三)貼近生活,任務教學
所設計的任務對學生來說,應該具有實際意義,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使學生樂于參與,有話可說,學以致用。
一次,教務處臨時讓我代一節(jié)課,我正愁沒有準備,不知上什么內容,無意間得知那班上的一名同學是今天的生日,突然我有了主意,何不讓他們進行一次關于生日的話題講座呢。一進教室,我就說今天是某某同學的生日,Ms Deng想對他說一聲“Happy birthday!”接著又為他唱了一首英語的生日歌??匆娎蠋熢谧YR學生生日,同學們一下子就激動了起來,我就問:“你們也愿意祝賀他的生日嗎?”“愿意!”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于是你一句“Happy birthday!”他一句“Happy birthday!”,伴著歌聲回蕩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此時我想這句話已深深地印在學生腦海中。我又抓住機會順水推舟,問大家“生日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學生就說:“生日蛋糕、生日禮物、生日蠟燭、生日面……”我讓同學到黑板上畫了一畫,順勢教了“cake,present,candle,noodle”這些單詞,同學們學得興趣盎然。最后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大家在別人生日的時候,用英語說一聲生日快樂和唱一首生日歌。不久后的一天,我走進教室,全班同學一齊對我說“Happy birthday”并為我唱起了生日歌,是啊,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最讓我高興的是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用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
這節(jié)課雖然是一個即興的任務型教學內容,沒有精心的教學設計,也沒有充分的教學準備,但我感覺它是成功的,它是教師與學生真實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也是語言的自然流露,學生就這樣簡單的學會了語言并正確使用了起來。實踐證明,在這種更貼近生活、更真實自然的任務型交際活動中學習英語,學生更容易產生興趣,更容易理解語言的意義,掌握語言技能,幫助他們盡快地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使用英語這一交際工具。在這節(jié)課中,我就利用了學生生日這一有利條件,它是完全真實的,又是從學生那兒來的,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即使是即興的,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改善策略,提高效率
每個小學生學習外語,實際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策略。有的學生喜歡聽,多講,卻不喜歡動手去寫;有些學生能記住很多詞匯,卻不能流利的對答。所以,當教師想改善學生的學習策略時,實際上需要用一套新的學習策略來遂步代替他們原有的學習策略。如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他很有可能會采用給單詞標注有相似發(fā)音的漢字,這就是他在執(zhí)行單詞認讀的學習策略。不管這種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他學習正確的英語發(fā)音,實際上他已經通過行動來執(zhí)行自己的既定策略。當他在老師的教導下認識到這種學習策略不利于培養(yǎng)自己的正確發(fā)音習慣時,他也不可能立即丟掉這種策略,因為他需要新的行動來代替原來的行動。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他根據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則去記憶單詞的語音,這顯然是一種新的學習行動,伴隨著這種行動而發(fā)生的是他內心的新體驗和反省。這種新體驗可能讓他覺得新奇、憐憫、富有成就感,也可能讓他覺得枯燥無味,甚至無效,短時間內出現(xiàn)學習滑坡現(xiàn)象。在這一階段,教師尤其要耐心細致,不能急于求成,要寬容地看待學生在認讀單詞過程中出現(xiàn)的“卡殼”現(xiàn)象,教師的愛心能盡量幫助他們縮短適應期,讓他們支持訓練正確的學習策略。這時如果沒有教師及時的鼓勵和更加有針對性的細致指導,他們就會放棄新的嘗試,重新使用以前的學習策略。
有人說,教師適時的關心就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教師教法得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好的學習方法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只注重抓成績,而應在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情感溝通等方面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路人,為他們指明學海中的航行方向,為他們黑暗的人生旅途點亮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賈冠杰. 外語教育心理學[M].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3] 禹明,盧福波,梁祝.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 王華. 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學周刊(上旬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