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仁
1.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一般特點
(1)回歸學習本位讓教師責任得以實現(xiàn)。“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建構主義理論的深刻影響,學習者在面對建構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是內省,而不是接受教師給出的意義。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知識的獲取不是在教師傳授的時候而得到的,更多的是學生在一種學習的氛圍內,通過教師的幫助在自身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新的學習資料而得到的新的知識,從意義的建構方面獲得。
建構主義理論重視的是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習主體為中心,遵循人本主義原則,重視學習者學習熱情的調動,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以“學案導學”模式為基準,教師的責任被很好地體現(xiàn),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在課堂上講解的主體,而是幫助每一位學習者實現(xiàn)自身的學習主體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在這個時候,教師的教學責任更加重視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學案不但能夠引導學生學習,而且能夠引導教師開展教育改革。
(2)抓準學生發(fā)展區(qū)開展合適的學習活動。20世紀30年代,“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被提出,這個理論中認為學生有兩個基本學習水平,要是對這兩個水平不夠理解,便無法在一個具體的背景下得到兒童進程和受教育性之間的正確關聯(lián)。第一種發(fā)展區(qū)是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而第二種發(fā)展水平則是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其所代表的是學生正在形成與發(fā)展的一個過程。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在使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時候,先進行的是一種動態(tài)性的評估,也就是對現(xiàn)有的學習水平進行檢測,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教學水平的針對性,另外一點就是學習活動的選擇,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習任務和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貼近,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至于覺得難度過大或者過于簡單,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后便是教學支持的提供,也就是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建立學案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完整的成熟發(fā)展。
2.“學案導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1)學案的設計。①一般設計原 則。A.面向全體學生的設計原則,也就是依照學生的思想進行學案的編寫;B.差異性原則,因為學生彼此之間存在差異。像是智力方面的差異、認知能力方面的差異,等等。這些都是在學案編制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C.主動性原則: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尤其在新課程標準體系的建設背景下,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D.參與性原則:在學案編寫的過程中,學生的建議教師是不能夠忽視的,教師要重視學生提出的建議,從各個不同的層面看待所獲得的成就也是多樣性的。②學案的組成。學案當中包括的內容有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學習內容、學習探索以及課后鞏固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學案編寫的排布和主要內容的添加是靈活多樣的,這些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習內容也就是學習當中應用的學習知識點與知識結構,等等,都是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重點探究的內容。
學習的目標便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期望獲得的成績,學習探索的過程就是語文課程對課本知識的探索過程。在習題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的應用,從簡單到困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在題型設計的時候也要重視生活性的加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后所布置的作業(yè)主要在于鞏固知識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中學案的運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案”對學生所起的積極意義是巨大的,這讓傳統(tǒng)學習意義上的低效預習變成了理性而高質量的自主性學習。“學案”最主要的作用和應用價值在于教育質量的提升上,學案編制好了,才能夠獲得良好的導學性學習目標。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學案”,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作用下,自主地開始學習,學生再根據(jù)學習內容做出學習報告;課堂展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舞臺完全呈現(xiàn)給學生,并且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打造一個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這個學習情境中充分地展示自我。
在這種課堂模式的學習背景下,教師的關注點不再是原先的個體,而是變成了學習小組,教師檢驗學生的學習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多表揚學生,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生在學案的帶領作用下,完成學習報告的編寫和展示,將學習課堂變成是一個探究性的課堂,變成是一個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變成一個教師點評的場所,打破傳統(tǒng)教學課堂淡然無趣的學習氛圍,變成融洽學習的樂園。
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本出發(fā)點,將傳統(tǒng)灌注式的教學模式打破,以實現(xiàn)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合作能力的目標,為學生建設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教學內容提出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并且進行學案設計,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手段,選擇各種教學方式使其互相補充,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偉平.“數(shù)據(jù)庫基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78—80.
[2]楊 文.淺析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6):87.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