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建
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我們,當代的信息技術要將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讓我們的學生喜歡投入到如今的,具有探究性質的實踐教學中去。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一改以往教學的模式,能夠將聲與形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多元化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對所學內容的了解、掌握、分析、判斷中,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向上的探究氛圍,促進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健康茁壯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多媒體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較大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作用
一、激發(fā)興趣第一位,努力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
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是學生學習素質形成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從內心有學習的愿望及求知欲之后,他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此時必須記住一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教學關鍵一步,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效果。
例如,在“和”的觀概念教學中,我們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植物園”中,畫面中色彩鮮艷的植物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在教師的誘導之下,通過學生的觀察、表達,讓學生明白:松樹5棵,楊樹7棵,松樹和楊樹一共有(5+7)棵。荷花4朵,梅花3朵,荷花和梅花一共有(4+3)朵。整個數學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們的學習興致特別濃厚,發(fā)言積極,自主參與。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學生帶進較真實的情境中,使他們對“和”的概念有了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學生的學習興致帶動起來。
二、以多媒體技術手段作為數學教師的助手,輔佐教師教學
多媒體技術手段在我們的教學領域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為我們的課堂教學進入較大的幫扶作用。我們的教學中較大的,抽象的事物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大的變小、將小的變大、將快的變慢、將慢的變快、將難的變易、將繁的變簡、將靜的變動、將遠的變近,使學生能走近事物,親自去感受知識所給予的那份快樂。讓學生親耳去傾聽,親眼去目睹,親身去感受,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多媒體技術讓數學課堂的導入具有新意
作為數學教師都知道這樣的道理,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事情開頭是最難的。因為好的課堂導入能為學生營造積極、主動、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一年級的數學活動課“拼出美麗的畫”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下面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變形金剛飛來了,一支由變形金剛組成的群體步入了孩子們的視線,變形金剛中有由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長方形拼接而成的,畫面色彩艷麗,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上來,學生們專注地觀察著各個變形金剛,在不知不覺中去數出各個圖形的個數來,三角形多少個,正方形多少個,梯形多少個,圓形多少個,長方形多少個,使學生們對圖形增加了認識和理解,知識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孩子們的大腦。
再如,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學習中,我便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輔佐數學課堂教學,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們都樂于接受的聲、圖、文字有機結合的動畫畫面:“守衛(wèi)智慧寶殿的門衛(wèi)向同學們提出三個問題,只有回答正確的同學才能步入智慧寶殿的大門?!边@樣的導入模式,立馬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小學生帶進積極的教學情境之中,然后教師再適時地將問題引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產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多媒體技術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
多媒體技術手段具有鮮明的直觀性,形象性。它可以拓展小學生的視野,啟迪小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步入求知的領域。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時,數學教師可以這樣引發(fā)提問:“我們家住的房子上面蓋的部分是什么形狀的?房蓋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狀呢?這里面有什么秘訣嗎?”一串引發(fā)提問,激起學生對新知的探求欲望,好奇之心,依然而起。接著,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尋找三角形應用的實例,學生就會很快發(fā)現(xiàn),電線桿拉線,蓋房時模具支架,家具支架等等,很多的應用實例。然后,話題一轉,為什么房蓋、拉線、支架必須做成三角形形狀的呢?做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形狀的不行嗎?學生的好奇心再次被激起,通過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再現(xiàn)房蓋、拉線、支架的利用原理,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到三角形所獨有的特點——穩(wěn)定性。孩子們的臉上無不流露出喜悅的表情來,學生的視野與思維充分地得到了鍛煉與發(fā)揮。
3.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由難變易,攻克重難點
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其聲,形、字同步之特點,在教學領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他的教學手段與之根本不能相比,它以自身所獨有的特點給小學生充分展示生動的教學情境,展現(xiàn)學生完整的思維過程,提供較為豐富的求知情境,為學生真正實現(xiàn)由具體的知識情境過渡到抽象的形象思維,將知識由難變易,攻克知識的重難點。
例如,在突破“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個重點內容時,我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之間內在的關系,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輔之學生手中的學具進行演示操作,加深印象,鞏固新知。用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極為明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大大降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程度,增強學生學習新知的自信心。
4.多媒體技術讓我們的數學課的板書設計更為合理、美觀而形象
板書設計是數學教師每節(jié)課的靈魂所在,是一節(jié)課的中心主線。做好板書設計對學生掌握當堂所學的知識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展現(xiàn)當堂課的中心主線,使板書設計達到合理、美觀而形象,更具有藝術效果,極大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對學生汲取數學新知提供有效的幫助。
5.多媒體技術手段將數學課的練習呈現(xiàn)豐富多彩之局面
數學課中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鞏固數學新知的重要過程,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步驟。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加大數學課的練習數量,習題形式又可以豐富多彩,給學生提供類型多樣的練習內容,讓學生在興致極濃的情境中鞏固新知,其內心又不厭倦,樂于接受。
參考文獻:
[1]姜素玲.激發(fā)協(xié)同提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4).
[2]王艷.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J].中小學電教,2012,(09).
[3]劉愛梅.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16).
[4]沈燕.淺談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