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瑞
【摘 要】歷史是有關(guān)一個民族成長的記載,學習歷史,可以使得我們掌握更多關(guān)于自己國家、民族過去的事實,從而,更好地幫助我們生活下去。當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歷史的目的不僅在于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應(yīng)以怎樣的方式向?qū)W生講述更多的歷史知識呢?這是我們即將要探討的話題。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 新方法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66
歷史是一門具有古典和人文氣息的學科門類,在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中,我們可以廣泛地學習到關(guān)于我們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促使我們對古老的中華文明有更廣泛地了解。讀史可以明志,在歷史課程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同時,也可以通過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服務(wù)。當然,對于初中生來講,學習歷史知識的目的并不僅僅只是這些方面,學好歷史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實現(xiàn)夢想。因此,歷史學習是必要的也是有價值的。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歷史呢?
自從新課改實施之后,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好歷史課程教學這個問題,教師們一直都在認真的探討,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好歷史,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們也是人盡其才,努力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課程教學改革,期待著自己的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有效的幫助。那么,怎樣的教學方式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呢?對此,筆者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教師改革備課方式,更加有效地提高課程教學效率,是促使歷史教學有效開展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歷史知識,助力教學更好地提升歷史課程教學質(zhì)量,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教學形式進行及時的反思,所謂“五日三省吾身”,教師要及時地將那些不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進行適當?shù)娜∩?。在新課改之后,為了更好地滿足于人才培養(yǎng)和教育的需求,我們必然要對自身的教學做出調(diào)整,要及時地摒棄那些不適應(yīng)當前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部分,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更多的有益的指導和幫助。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yīng)于新課改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教師就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改革,力爭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方式,爭取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鞏固和自由交流,為此,教師就需要在課余時間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仔細研究新課標和新課改之后的命題動向,并能夠?qū)⒅匾键c與教學內(nèi)容進行及時的結(jié)合,以便于在教學中有所取舍,在較短的授課時間內(nèi)向?qū)W生講解出最為核心的知識點。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開展好歷史課程教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切不可貪多求全,不然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該重點記憶的知識點沒有記牢,而非核心考點,記憶得扎實,這樣的話,學生在考試中往往會吃虧,在考試中也往往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因此,教師的教學一定要把握住分寸。
第二,理論聯(lián)系生活,盡可能地讓學生以直觀的形式更多的了解到中國歷史知識,也是一種很好的幫助教師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度的好辦法。筆者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在于,歷史是需要以事實作為參照物的。我們在課堂上一味地向?qū)W生傳授理論知識,而沒有實物作為參照,學生們在學習中往往也很難完全地投入其中。因此,筆者認為,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形式其實可以很豐富的,我們可以在上課的過程中,采取PPT教學的形式,盡可能地搜集一些相關(guān)的視頻或者是實物的照片給學生觀看,以便于學生更為直觀而印象深刻的記錄一些必要的史實知識。當然,如果學校距離當?shù)氐臍v史博物館較近的話,教師也可以將教學地點轉(zhuǎn)移到博物館中,帶領(lǐng)學生現(xiàn)場參觀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史料和實物,這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更扎實而主動的掌握好歷史專業(yè)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這也將大大的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從根本上來講,有助于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第三,加強師生互動,將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地結(jié)合在一起,也是一種助力教師提升歷史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好方式。在新的教學語境下,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教師一定要改掉以往教學中慣常使用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主動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積極地帶動學生加強對歷史知識的思考和探究。比如說,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歷史課堂教學的氛圍中來,教師要在教學中隨時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不定時的出一些比較有爭議性的或者是有探究必要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的討論和探究,教師從中選擇一部分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及時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更好的辦法。從根本上來講,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對于當下的歷史教學來說是非常適宜的,通過師生之間的及時交流,既可以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和鍛煉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從而促使師生更好地改進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進一步的提升歷史教學的總體水平。
第四,給學生充分地時間和機會進行歷史課程教學試講。讓學生在親身講課的過程中,進一步地鞏固和加強自身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也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而且,這種教學形式,也完全符合新課改后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相關(guān)要求。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在處理問題的思路方面尚且存在諸多不全面的地方,但是,在學習自主性方面較之小學階段卻有了本質(zhì)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更好的辦法,教師要不斷地鉆研新的教學方式,以期更好地適應(yīng)于學生學習的需求。
筆者認為,適時地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經(jīng)歷來促使自身歷史學習有所長進,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比如說,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歷史新課的講解,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為此,教師可以從課本中選取幾節(jié)比較好把握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試講的部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教案準備,在恰當?shù)臅r間,給學生制造機會,讓他們進行具體課程內(nèi)容的講解,而教師在這個活動中,則要認真負責的做好評委的工作,在恰當?shù)臅r間針對學生講課的實際情況作出針對性的點評。當然,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增強對歷史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點評時,我們盡量地要給予學生積極性的正面的點評,以期能夠更好地助力學生增強對歷史學習的自覺性,進一步促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