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繼東
闡述新課標中有關高中體育教學的要求與規(guī)定,在討論高中體育傳統(tǒng)教學弊端的基礎上,指出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實行“分項”教學的意義所在。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高中體育“分項”教學進行詳細的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分項”教學的主要策略和方案。
新課標高中體育分項教學策略研究一、新課標對高中體育課程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對于高中體育課程給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根據社會需要、學科特點和學生發(fā)展這“三個基本要素”,合理規(guī)劃高中體育課程內容。新課程標準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提出高中體育教學必須與終身體育聯系起來,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實行“分項”教學,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體育健康素質情況,讓每個學生個體都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同時,可以發(fā)掘學生的體育特長及潛質,促使他們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二、高中體育實行“分項”教學的意義所在
(一)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式的弊端
第一,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無差別和班級授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這就導致了學生因興趣愛好及體育基礎的不同而產生“熱愛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程安排”的矛盾心理,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人興趣。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進行高效的教學。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授課的,由于高中班級人數多,有些高中缺乏對應的體育器材,且男生、女生學習相同的內容,造成即使教師有能力也很難有效的組織教學。
第三,傳統(tǒng)體育教學沒有注重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由于課程時間所限,體育課程以任課教師的講解為主,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
(二)“分項”教學的現實意義
1.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在高中階段開展體育課“分項”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這樣能夠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興趣,自覺地參與到自己所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中,并且會積極主動地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提升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程度。
2.為學校各項體育比賽選材提供便利。高中進行分項教學,每個體育項目都有單獨的教學班和指導老師。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另一方面,選項班肯定有該項目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說,分項教學為各項體育比賽選拔優(yōu)秀的隊員提供了便利。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運動”的觀念。一方面,分項教學能讓學生得到較為專業(yè)的指導,所進行的都是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獲得充足的信心;另一方面,分項教學對學生強化訓練時間長,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和興趣,促使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的觀念。
三、“分項”教學案例分析
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某高中的體育“分項”教學方案為例,具體闡述實施的辦法及教學效果。
(一)實施辦法
首先,將每個年級每個學期體育課程劃分為5個單元:足球班:142人;籃球班:140人;排球班:138人;健美操班:80人;乒乓、羽毛球班:243人。各單元進一步劃分為20至25人的小班,每個單元由4至5名專長該項目的體育老師授課。
其次,在課時安排上,教務處給每位老師每周安排10次課,每次課的時長為45min。每個班級內學生體育課程上課時間一致,要求學生在相應的訓練場地集合,不再以班級為單位在操場集合。
再次,班主任應告知學生謹慎選擇體育課程,學生一旦報了所學專項以后,不得隨意改動。每名專項教師有各自所帶項目的學生名單,每次上課點名考勤。三次未到者將取消期末考試資格,成績記為零分。
最后,在考核方面,每學期除進行專項技術和素質的考核外,還要進行理論考試,并集中進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測驗。
(二)體育分項教學的效果
通過一年的實踐表明,體育分項教學成效顯著。由于平時的分項教學詳細講解各運動項目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戰(zhàn)術配合以及規(guī)則和裁判法,學生對于所報的專項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學校開運動會期間,有許多學生參與到裁判工作之中,且各項比賽報名的人員素質都有了較大提升,使運動會水平大大提高。在參加區(qū)、市級別的運動競賽時,選拔隊員的工作較以往更為容易,所選拔的人員素質也更滿足需求。其中,學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隊員基本上都來自足球班和籃球班,在市里的三大球比賽中分別取得了第三名、第五名的好成績。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率、優(yōu)秀率都比以前同齡學生提高了4個百分點。
四、高中體育分項教學策略
(一)做好年級計劃、班級劃分
一方面,要考慮到學校的體育器械情況及任課教師的專長,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調查統(tǒng)計,同時結合各年級體育鍛煉的目標及實際需求,合理的劃分各專項單元及單元所容納的學生人數。另一方面,根據各班男女學生的多少,做好男女生分班;根據各個班級課程的設計,可以安排兩個或三個班級學生同時上一節(jié)體育課。
(二)加強體育授課備課教研工作
首先,體育授課備課組要對各項目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并對分項教學中反饋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其次,教學計劃的制定從年度、學期、單元到課時都要精心安排,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做到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選項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并重。最后,備課組教師應當根據經驗,對各專項教學中學生可能存在或提問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方案,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活動不斷更新,且作為學生期末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教學方法手段最優(yōu)化
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身體素質練習與專項技術學習的結合,即專項技術練習與專項身體練習、一般身體素質練習的三者互相融合滲透。不能認為足球、籃球項目需要較強的身體對抗素質而過分注重鍛煉,也并不能將羽毛球、乒乓球歸結為技巧性運動而大量傳授擊球技巧和技術手段。另一方面,注重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和意識的培養(yǎng)形成。“分項”教學的第一學期,以集體練習為主;第二學期,則應當以分組教學和自鍛自煉的方式為主,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四)成績考核合理化、綜合化
一方面,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及時評估與評價,以學習態(tài)度和表現、進步程度為主,從而體現通過體育課程,高中生能夠在健康方面有所提升的新課標要求。同時,要將期末的測試成績作為參照依據,根據期末成績所反映出的學生的基礎及掌握技能的水平去綜合評價。另一方面,對不同項目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和考核標準,慎重地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改變以往趨同的、一致的評價標準,主張全面的、有特點地評價學生。
參考文獻:
[1]王珊.新課標對高中體育教學行為的要求與促進[J].新課程,2013,05(24):56-60.
[2]龍運文.新課標高中體育模塊教學評價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評價的思考[J].當代教育,2012,12(22):83-86.
[3]孫堅.高中體育分項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3,08(10):25-27.
[4]林立才.中學體育實施分項教學改革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運動精品,2010,20(16):44-48.